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779355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5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30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义)(教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1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讲练测 分项解析分项解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2 考点考点 3030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讲)(讲) 一、必备知识一、必备知识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诗人(泛指文学家)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 ”所谓“诗歌中的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 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还记得苏轼曾写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雄健的身姿展现出无比的豪情;也读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2、马” ,衬出了断肠人落寞的身影;还有那“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彰显了文人孤傲的气质。这些人物、事物、景物形象,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 题型题型 11鉴赏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如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后者如唐 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 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

3、(肖像、行动、语言、神态、 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 解题指津解题指津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情、理、志等方面,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和意义。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说来,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通过语言、 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 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衬托主人公的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 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的特征和典型意义。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

4、考3 题型题型 22鉴赏事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如:风、蝉、柳絮)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特 定主旨的诗歌。古代诗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 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着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 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 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等。 解题指津解

5、题指津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鉴赏也要从“形”入手。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因此,必须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寓之理、所言之志。 3. 写作技巧:托物言志(理)、托物抒情。所以,要从“形”到“神”体味所咏之“物” ,体会诗歌中 流露出的诗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的道理、抒发的情感。 题型题型 33鉴赏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 “事物” ,指单一的对象,而“景物”则是多种事物的组合体,也可视为一组“意象群” , “意象群” 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意境” 。(人,有时也是景物中的重要元素;特定的人,也可

6、视为诗歌中的“意象” 。 编者)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景语”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 诗人的情感一旦激活,其触目所见之物之景,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针对景物形象命制的试题,常见 的考题可分为四类:考查意象内涵、感受意境氛围、体悟情景关系和分析写景作用。 ( (一一) )考查意象内涵考查意象内涵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沉淀了特定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4 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解

7、题指津解题指津 1找到相关诗句,体悟意象内涵,并根据具体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2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指出指定意象的作用和效果。 ( (二二) )感受意境氛围感受意境氛围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 文心雕龙)。鉴赏这类 抒情诗,要善于体会诗歌由意象所创设的生活画面而呈现出的艺术境界。一般说来,诗歌意境或雄浑壮丽, 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解题指津解题指津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8、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概括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概括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看其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仅答“表达了 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分析为什么而“哀伤” 。思想情感一般有: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 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 概括意境特点的角度:察物象,看空间,辨色彩,听声响,感冷暖。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1描图景。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

9、景画面。 2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析感情。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5 ( (三三) )体悟情景关系体悟情景关系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情和景有以下几种关系:以乐景抒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抒哀 情;以哀景抒乐情。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即二者的密切度)来分析,有如下说法: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可以 说, “寓情于景”这种关系,情与景之间是零距离,才真正说得上是情景交融。 体悟情与景的关系,实质上是在感受意境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写景的目的,是意境分析的延伸。 解题指津解题指津 1把握情景关系的几种类型,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关注这一点,逐渐提

10、高这一方面的审美能力。 2熟练掌握并真正理解关于情景关系的一些方法,便于答题时信手拈来,使答案既准确又精练。 3关注这一类题的题干在表述上的差异:有的只要求概括;有的还要求赏析,就要联系诗歌中的具 体对象具体分析。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1)描绘景物所构成的画面(视题干要求)。 (2)点明情景关系。 (3)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 (四四) )分析写景作用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 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 解题指津解题指津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事件发生的

11、时令、地点。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6 萧瑟、落寞氛围。 (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梅、松、 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 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5)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孕着对晚唐衰败的叹息; “青山遮不住,

12、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哲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 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快意。 2分析写景的作用 ,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 ,一定要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 (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 (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亮明观点并作具体分析。 二、关键能力二、关键能力 提问模式:提问模式: 1.1.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2.2.诗人眼中 XXXX 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3.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高考复习

13、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7 4.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赏析。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人物形象”答题规范: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先“盖帽” ,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 ,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一论点 进行分析论证。 “事物形象”答题规范: 1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的神韵。 2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理、志)。 “景物形象”答题规范: 1明确指出要分析的对象,即“象” 。 2揭示对象的内涵,即“意” 。 3必要的情况下,分

14、析意象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一、 【2020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8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 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15、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 【答案】 1C 2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 与生俱来的“苦节” ,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 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 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

16、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 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 “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 “勿多取” 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故选 C。 2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 高考复习讲练测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9 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 要求,分点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 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 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 “苦节”是与生俱来的。 “耿介”指正 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 。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 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