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

上传人:GO****月 文档编号:147792075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教材课本(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一、会计的概念(理解)(一)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例如: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主

2、要计量单位,例如: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是奔驰,但是如果夏利是08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如果直接以金额表述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了,即表述为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万以上,此时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是货币也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春兰空调公司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记录: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2000台,如果被盗则很容易发现。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二)分类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

3、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

4、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2)计量(记多少)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 ,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3)记录(怎么记)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例如:北京2002

5、年单选题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三、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是指

6、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结果。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目标当然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或者说会计目标是经济管理总目标下的子目标。在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会计终极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研究会计核算的目标,即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和提供何种信息。根据会计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以帮助决策。会计的目标,决定于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要求,也受到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的制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

7、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上述会计核算的目标,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它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满足于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管需要。如资金委托人对受托管理层是否很好管理其资金进行评价和监督;工会组织对管理层是否保障工人基本权益的评价;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绩效评价和税收的监管;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职能的监督等等。第二方面是满足于相关团体的决策需要。如满足潜在投资者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债权人是否进行借贷决策需要等等。会计的目标是会计管理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要求。会计的目标决定和制约着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在会计理论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同时在会计实践活动总,会计目标

8、又决定着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改进及人们对会计认识的深化,会计目标会强烈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四、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一)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

9、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2.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3.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三)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

10、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五、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确认(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资金运动)的具体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反

11、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项:1.资产(1)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具有三个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注: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现作为知识面扩充,将来职称或注会要求掌握)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3

12、月8日销售货物,价款30万元,对方没给钱。那我们就确认应收账款增加30万元。到年底出报告时需要对这30万元债权进行检查。假如发现最多能收回20万元,也就是有10万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即这10万元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要将其从债权中减掉。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拥有是指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通常判断资产属于谁,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例如购货意愿或者计划,不能确认为资产。

13、(3)分类按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种。(4)确认条件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2.负债(1)概念: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切记,非现实义务)(2)特征: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或借款意向书,不形成企业的负债。(3)分类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4)确

14、认条件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所有者权益(1)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2)特征: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只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3)企业资金来源: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4)分类按其构成不同,分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活动所

15、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得、损失有的计入所有者权益,并入资产负债表;有的计入营业外收支,并入利润表。(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1.收入(1)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收入;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均为收入。而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罚款(营业外收入)等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不能算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例如,法人不是人。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如股东增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如前言讲的,上货花费1000元,全卖得2500元,赚1500元,2500元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即收入。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不能考虑费用),形成利润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2.费用(1)概念:费用是指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