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147791660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至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稿合编2021-2025年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1730字文稿“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水利发展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是落实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科学编制好“十四五”水利规划,事关我县水利事业长远发展。根据省、市、县有要求,结合我县水利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一)指导思想以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

2、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导,积极践行治水新思想,抓住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不断强化水利行业监管,研究制定我县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为描绘水利发展新蓝图提供科学的政策指引。(二)编制原则1、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把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用水方式向节水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2、坚持空间均衡,协调发展。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约束和规范各类涉水行为,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相均衡,推动高质量协调发展。3、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进流域系统

3、治理,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4、坚持两手发力,强化监管。在水利投入、建设、运行、管理各环节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5、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防洪、饮水、生态环境问题,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一)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围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从补短板、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任务。(牵头单位:设计室、计财股,责任单位:局机关有关股室

4、,配合单位:局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水务站)(二)编制水利专业规划围绕细化和落实省市水利改革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任务,编制农村供水保障“十四五”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中型灌区项目“十四五”规划、农村水电增容改造“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节能减排规划等水利专业规划。(责任单位:局机关有关股室,配合单位:局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水务站)三、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1、现场调研。深入有关乡镇和局直单位,选择问题突出,短板严重,以及发展有特色有亮点的地方,进行调研,分析原因,听取基层意见。(完成时间2020年4月底)2、起草规划。加强与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县发改委的衔接,在规划思路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调研

5、情况,研究起草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完成时间2020年5月底)3、研究论证。广泛征求局直各单位、各乡镇水务站意见,召开咨询会,进行论证。(完成时间2020年6月10日)4、出台规划。经研究论证并修改后,正式印发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告;农村供水保障“十四五”规划等水利专业规划原则上与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完成时间2020年6月底)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县水利局成立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设计室。2、明确责任分工。设计室、计财股负

6、责协调推进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局机关有关股室是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水利专业规划编制的责任主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细化落实水利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要求。局直各单位、各乡镇水务站要按照方案,配合做好规划编制工作。3、加强协调沟通。局直各单位、局机关有关股室要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发改委的沟通协调,准确掌握水利发展最新动态,深入研究本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精心谋划规划项目。4、组建精干队伍。局机关有关股室要相应地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专干,组建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队伍编制规划,同时,股室负责人应严格把控项目及报告

7、的质量,把控规划的时间节点。2021-2025年某集团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工作规划7480字文稿“十四五”是公司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同时也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智能制造风起云涌,人们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安全环保,传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智能替代等竞争压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大力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释放出裂变式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

8、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给世界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为集团公司加快由大变强、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公司自身发展要求看,行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主战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集团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公司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这些大趋势、新形势,既为公司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同时也给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五大”发展战略,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来补短板、提能力、促创新,对内推动运营模式、管控方式转变,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和

9、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方式,对外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新业态,推动各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形成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新能力。“十四 五 ” 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和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互联网+”为主攻方向,按照“统筹推进、融合发展,集成共享、协同智能”工作方针,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十四 五 ” 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

10、建成集成共享的经营管理平台、协同智能的生产营运平台、互联高效的客户服务平台、敏捷安全的技术支撑平台,构建齐全有效的信息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控机制(简称信息化“421 工程”),公司整体信息化能力和“两化”深度融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持续保持在国家信息化水平第一方阵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十四五”将着重围绕四大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展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一、建设集成共享的经营管理平台,构建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模式,促进管理创新、管理提升。1、进一步加大 ERP 等系统建设力度。完成集团公司 ERP 大集中推广和集团直属单

11、位 ERP 建设,实现 ERP 在集团范围内全面覆盖。优化财务合并报表架构,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合并效率。建设集团一体化投资优化管控、财务预算管理等系统,提升投资组合管理和分析决策能力,实现资金和预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成共享服务技术平台,支撑财务、人事、IT 等共享服务运营。2、进一步加强系统优化和深度集成。从经营管理全局角度出发,全面梳理财务、投资、物资供应等管理领域业务流程,优化专业线条的业务链,完善提升 ERP、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审计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公开等系统功能,实现端到端业务贯通以及系统紧密集成和数据共享,整体提高经营管理平台的集成共享水平。三是加强综合协同应用。

12、建立定制化的个人工作平台,形成统一入口、集中待办和移动化的协同处理机制,实现日常办公的业务协同,提升用户工作体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二、建设协同智能的生产营运平台,提升生产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1、推进供应链与物流、安全、环保、质量等系统建设。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开展全产业链优化、专业公司优化和区域优化应用,提升一体化优化水平;建设大物流系统,实现上中下游物流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强化施工作业过程安全管控,完成 6 家企业推广。完成环保管理、质量管理系统在企业推广,实现企业环保的过程管控、原料及产品质量的可追

13、溯。深化智能化管线系统应用,完善智能巡查、完整性管理等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安全运行、风险防控水平。2、推进资源企业数据资源应用和智能资源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数据云服务体系,构建大数据分析环境,高效支持生产和科研应用。完成资源信息化业务协同系统(EPBP)推广建设。开展资源信息化业务软硬件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处理、解释、数模建模等主流软硬件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信息化业务综合研究能力。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形成专业化、系列化软件产品,打造核心业务能力。稳步推进智能资源信息化业务建设,开展资源信息化业务动态监测与分析、设备资产管理等应用,打造 2 家智能资源信息化业务示范区。3、推进智能

14、工厂建设。完成 MES 系统升级,实现调度指令与物料移动协同联动。完成能源管理、工艺管理、碳资产管理和公用工程管理等系统推广建设,深化流程模拟技术应用,新建 20 套先进控制系统,提升企业生产控制、节能减排水平;开展 3 家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智能工厂升级版,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供应链协同一体化和设备资产设计运营一体化,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升资源优化、安全环保、降本增效水平,培育 1 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4、推进销售企业站级一体化系统和智能物流服务站试点建设。完善提升零售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LIMS)等系统功能;建立站级标准化体系,整合升级卡系统,实现各类卡统一管理,支撑物流站一体化运营;基于

15、供应链协同和大物流系统,搭建销售物流专业应用,支撑一体化物流计划调度优化,提高物流管控水平;试点建设站级设备物联网,实现标准、高效、一体化与自动化业务运营,打造智能物流服务站试点示范。5、推进工程单位信息化建设。在专业工程单位开展生产运行管理、远程作业支持、项目管理等系统建设,实现现场施工数字化和移动化管理,实现钻井和压裂施工现场动态跟踪、实时监督,提升一体化工程服务能力。在专业工程单位开展集成化协同设计、数字化交付系统、工程设计数据库的完善提升,进一步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提高工程软件资源利用率;实现设计系统与 ERP、项目管理等系统集成,为工厂数字化交付奠定基础。6、推进科研单位信息化建

16、设。建设科技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科技项目门径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知识管理等一体化管理,有效支撑总部、企业(含直属研究院)两级科技管理;完善电子实验记录、实验室信息管理、科技情报分析等科研专业系统,建设远程技术诊断与支持系统,为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开展协同工作、远程技术诊断提供平台支撑;建设科技协作创新平台,支持科研资源共享和科研方式创新。三、建设互联高效的客户服务平台,助推“互联网+ + ”商业新业态发展,促进服务创新、价值创造。1、提升统一电商和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功能。建立统一的客户标准化数据体系和客户模型,整合各类交易数据、客户及行为数据、运营数据,为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客户潜在商业价值、科学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支撑;实现统一对外服务窗口(95XXX)、服务标准,通过客户识别、语音导航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客户精准化服务。2、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