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88661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 23 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 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 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 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 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 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 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作者介绍】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 年 10 月 20 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 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 年, “文革”当中被迫 在全国

2、游走了 22 个省。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 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 学兼职教授。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 梅兰芳与 20 世纪 、 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 余册。经常进入戏 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3、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 / 13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起中国的国粹,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 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 丰厚文化底蕴, 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 黄子孙的喜爱, 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 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板书课题 : 京 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 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 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

4、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 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装饰约定俗成 绱鞋底酒宴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 三、了解京剧特点 1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 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 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 马无法驰骋, 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 的。 (板书:虚拟) 演员手拿马鞭, 骑马

5、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板书:马鞭)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3 / 13 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 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三、演员表演举 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 3作

6、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多媒体播放:京剧中骑马、绱鞋底、举杯饮酒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 楚: 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板书:亮相静止杂技) 4. 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京剧片段,学生结合文字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 处。 六、拓展阅读资料 出

7、示: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 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4 / 13 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 (唱功老 生) ,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 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 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

8、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 性的艺术。 【板书设计】 23. 京剧趣谈 虚拟:马鞭绱鞋底举杯饮酒 亮相:静止杂技 【教学反思】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 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略读课 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 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 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 读懂文章的大 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 阅读,适度拓展和 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

9、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 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 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 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 实践中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 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 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 不能只把 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 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 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 更上一层楼。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5 / 13 【与文

10、章有关的资料介绍】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 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 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 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 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 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 成为介绍、 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 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 年 11 月 16 日,京剧被列

11、入“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6 / 13 第 23 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 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 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 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 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 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 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 3.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 通过自读课文、 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 条理性。 3.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 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7

13、 / 13 教 学 过 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京剧,被成为“国粹” ,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 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 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看个究竟吧! 2.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 师: 同学们 , 上课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徐城北,你对徐城北有哪些了 解? 课件出示: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 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 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 后转入学术研究, 曾 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

14、会会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成果 : 多年专 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 世纪 、 京剧与中 国文化 、等各类著作共 40 余册。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 教师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也引出了学生的学习任务,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教学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师:现在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2. 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控制彻底鲜明虚拟仆人唯恐凸显无穷无尽风雨不透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师指导写生字词。 学生练写生字词。 个别

15、展示,集体评议。 3. 理解词义。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8 / 13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本课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字词的书写, 并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2. 指名分自然段读马鞭 。 3. 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 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

16、特点。 4.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 课件呈现: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 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步骤,一是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二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清了文本的层次。三是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 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地感知。在这一环 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四、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马 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 2出示课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 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师: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发言。 师:从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读出: “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骑马没办 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 部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