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8828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中地理 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17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神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下图,回答13题。1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2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增

2、长过快 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3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 45题。 4.甲、乙两图中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5.甲、乙两图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地广人稀;人口稠密 劳动力多 C.地形平坦;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 图完成6-8题。6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7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8若甲城市在河北省,己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回答9-10题。9该种水果可能是A柑橘 B香蕉 C苹果D葡萄10该水果优势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C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D地形起伏大

4、,春旱严重11. 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的国家有( ) 澳大利亚 南非 中国 美国A. B. C. D. 12.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与我国的混合农业相比,相似之处是( )A都是同时养殖业和生产谷物的混合方式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方式D饲养牲畜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等小规模饲养方式13.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交通 D科技14. 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交通便利 B.饮食习惯 C.靠近市场 D. 广阔的天然牧场20

5、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516题。15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因素是( )A气候B政策C科技 D市场16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17. 长江的双季稻种植河套平原的粮棉种植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济南郊区的乳畜业。决定上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C地形 国家政策 土壤 科技 D土壤 热量 地形 国家政策

6、下面是油莱在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18.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题。19.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2021题:20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21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

7、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参加麦收。据此完成2223题。22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河南纬度较低,气温回升早B河南降水量少于山东C河南小麦品种好于山东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河南多23上述现象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A灵活性B季节性C地域性D周期性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2425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多8%92%89%少24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5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

8、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二、综合题(共 4小题,共50分)26.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甲是澳大利亚局部区域的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布图,图乙是该区域农牧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投资在印度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材料三:澳大利亚(图a)和印度(图b)略图(1)简述图甲中墨累达令河径流量特征及形成原因。(2)概述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作用。(2) 试述在图乙的A区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地形、气候、河

9、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该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4) 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2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是 ;这是因为 。(2)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地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 。(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国家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优点? ; ; 。(4)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发展的 生产也属于这种农业地域类型。28.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所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判断新城位于图中A、B、C的 处。(3)试从地理学的角度

10、分析新城中甲、乙两居住区房价的差异及原因。(4)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 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2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的自然条件上的优势是什么?(4)海南岛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请分析其生产特点。答案一、单选题1. C 2.B 3.D4.B 5.D6. C 7.C 8.D9. C 1

11、0.B11 C 12. A13. A14. D15. D 16. A17. A18. B19. B20. B 21.D22. A 23. C 24. A 25. C 二、综合题26. (1)干支流水量不大(少),:由于年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在300500mm之间, 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为主,雨季河流水暴涨,干季支流断流。(2)特点:水库主要分布在河流支流的上游,数量多。作用:水库能够调节河流的径流量(或季节分配);为中下游地区的农田或草地提供灌溉水源;改善了墨累达令河的水质;(答发电效益也可给分)。(3)A区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牧草优良,墨累达令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为牲畜提供饮用水;适应市场能力强,保证稳定的经济收益;附近工业发达的城市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农药等;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政府修建的东水西调工程促进其农业的发展。(4)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29(1)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海盐 水资源 略27. (1)混合农业 两种以上农业生产方式同时进行,而且规模相当 (2)交通便利;有河流提供水源 (3)澳大利亚 两种生产方式是互惠互利的;时间上是互补的;两种生产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