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77203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上学期高中物理 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 沪科版必修1高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上学期高一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测试(沪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下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解析】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无法表示曲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st图象中t1时刻1的切线的斜率比2的斜率大,

2、所以v1v2,故选项B正确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的位移比4的位移小所以3的平均速度比4的平均速度小,故选项C错误st图象中的t2时刻表示速度反向,而vt图象中的t4时刻表示加速度反向,速度还是正方向,故选项D错误【答案】B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选项加速度不一定为g,故A错B选项中物体的初速度不一定为0,运动方向也不一定竖直向下,不符合自

3、由落体的定义,故B错加速度g与质量无关,则运动规律也与质量无关,故C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gt2,s与t2成正比,故D错【答案】C3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 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解析】物体的初速度v030 m/s,g10 m/s2,其上升时间t13 s,上升高度h145 m;下降时间t25 st12 s,下降高度h2gt2220 m末速度vgt220 m/s,向下故5 s内的路程hh1h265 m;位移Hh1h225 m,向上;速度

4、改变量vvv0(2030)m/s50 m/s,负号表示向下;平均速度5 m/s.综上可知只有A、B正确【答案】AB4小李给小王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小王正确地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出发的B故事中的乌龟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在比赛中相遇了两次D故事中的兔子先通过预定位移sm到达终点【解析】由题图可知二者从同一地点出发,乌龟零时刻出发,兔子t1时刻出发;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在t3t4时间休息兔子和乌龟在t2和t4时刻位移分别为s1和s2,即相遇两次;乌龟在t6时刻到达终点,兔子

5、还没有到【答案】AC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变而大小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运动停止D速度不断减小到零后,又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解析】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题中没有告诉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加速度等于零后,速度不变当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使加速

6、度不断减小,速度仍在增加,直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仍未减小到零,而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刚好为零;也可能速度减为零时而加速度还未减为零,然后反向加速直到加速度减为零,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BCD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2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0t2;Bt1t2;Ct1t2; Dt1t2;【解

7、析】如图,0t1内空降兵做自由落【答案】D7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 s内的位移是1 m,第2 s内的位移是2 m,第3 s内的位移是3 m,第4 s内的位移是4 m,由此可知()A此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 m/s2D此物体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解析】题中条件没有说明物体每秒内怎样运动,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否为零,加速度是多少,即A、B、C错但平均速度 m/s2.5 m/s,可以确定D正确【答案】D8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

8、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A. B.C. D.【解析】设某辆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恰好达到v,其前面一辆车运动时间为tt,则s1at2,s1sat2vt.联立上述方程得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t,故D项正确【答案】D9.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 s B8 sC9 s D10 s【

9、解析】由题意知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经时间t5 s停下来,此时物体B的位移为sB25 m这段时间内物体A的位移为sAvAt20 m,sBs257 m32 mxA,此时A还未追上B,A还需继续前进sAsBssA12 m才能追上B,所以所用时间tAt53 s8 s,B对【答案】B10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伞时,为了保证安全着陆,着陆前最后阶段降落伞匀速下落的速度约为6 m/s.空降兵平时模拟训练时,经常从高台上跳下,则训练用高台的合适高度约为(g10 m/s2)()A0.5 m B1.0 mC1.8 m D5.0 m【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v22gh,h m1.8 m可知C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10、5个小题,共60分)11(8分)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 下,如右图所示(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V.(2)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下图中A、B、C、D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其中OA=4.01 cm,AB=6.48 cm,BC=8.96 cm,CD=11.42 cm,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m/s2.(3)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m/s.打O点时小车的速度v0=m/s. m/s0.52 m/s由vAv0at,得v00.27 m/s【答案】(1)交流220

11、(2)2.47(3)0.520.2712(10分)王兵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此相机每秒连拍10张),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 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是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取10 m/s2)(1)估算陈若琳的起跳速度;(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解析】(1)由题意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t=1.8 s设跳台高h,起跳速度为v0,由

12、:得:v0=3.4 m/s(2)上升至最高点所用时间而拍第四张历时0.3 s,所以还处于上升阶段【答案】(1)3.4 m/s(2)第四张照片不是最高点,处于上升阶段13(12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启动加速度a14 m/s2制动加速度a28 m/s2直道最大速度v140 m/s弯道最大速度v220 m/s直道长度s218 m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13、m/s.t1;t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正确得出结论【解析】上述解法不合理,因为加速时间t110 s,减速时间t22.5 s所以加速距离s1t1200 m,减速距离s2t275 m,又因s1s2s,故解法不合理摩托车先以加速度a14 m/s2加速到最大速度vm,又以加速度a28 m/s2减速到v220 m/s,恰完成直道s218 m的距离,这样用时最短则加速距离s1,减速距离s2,所以x,代入数据得vm36 m/s.加速时间t1 s9 s,减速时间t2 s2 s,故最短时间tt1t29 s2 s11 s.【答案】见解析14(12分)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之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 m/s做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 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 000 m,则:(1)追上卡车前两车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解析】(1)由题意得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116 s位移s1200 ms01 000 m,所以摩托车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则追上卡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sm,于是有:at2,所以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