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74484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4-2-6求索真理的历程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6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1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研成果是“通过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标准宇宙模型预言宇宙22%由暗物质组成,74%是暗能量,剩下的4%是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的普通物质。在这个模型中,96%的宇宙是不可见的。是什么在加速宇宙膨胀?这种神秘力量被称为暗能量,它向物理学提出了一大挑战,至今无人能够破解这一谜题。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总是和谬误相伴而行C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目前还无法揭示宇宙膨胀之谜,故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2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在基层这片沃土

2、中才能发现新闻报道的源泉。2011年8月27日,云南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式启动,全省各主要新闻媒体主动走进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最大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哲学依据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C D答案C解析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可以使新闻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获得对基层的新认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故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说法错误。3下列与漫画所表达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A对着月亮发誓,不如顶着太阳干事B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

3、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作用。漫画旨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C项主要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题意不符。4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 D社会历史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材料强调了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体现了A项;B、C、D三项显然没有说明材料中由主观到现实的转变。5随着观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X波段多普勒雷达的出现,现在气象部门能够每隔一小时提供一份气象预报,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

4、活提供服务。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C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D正确的实践使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答案C解析天气预报变得越来越精准,其原因在于科技手段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即为认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故应选C项。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观点不正确,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本身无对错。62011年“”上,“妇女退休年龄”这个多年来有争议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这说明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同认识B由于立场不同,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

5、C在客观事物面前,真理只有一个D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答案A解析针对退休年龄问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反映了A项;材料没有提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说明各种认识的正误问题,C项与材料无关;D项观点错误。7近三年以来中国汇率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主性、可控制性和渐进性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这表明()A实践是具有目的性、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B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没有的C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答案A解析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排除B项。实践活动并非人的一切活动,排除C项。客观物质性主要指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

6、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8维生素C被发现250多年来,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功效。然而,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显示,维生素C可以将原先每1万至10万个成体细胞才能有一个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低效率提高到10%的高效率。这表明()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的B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C只有科学家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反映D正确的认识会对客观事物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答案A解析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是客观的,人只能改变其具体形态,B错误。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只限于科学家,普

7、通人也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反映,C错误。D不符合题意。9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客观的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答案D解析题干中鱼与水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体现了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A、B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观点错误。10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迷路了。聪明的女孩没有慌乱,而是沿着自己一路留下的脚印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试走新的路线,最终,她离开了茫茫无际的大沼泽。犯下错误后,只要能从中找到失误和欠缺之

8、处,并及时改正,总能看清成功之路。由此可见()谬误可以从反面不断推动真理的发展个人犯的错误与获得的真理成正比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真理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说法忽视了二者转化的条件,错误。正确表述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故选C。11“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A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及考生解读材料

9、的能力。真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因而真理与实践具有统一性,错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而都是确定的,错误,选。故答案为A。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名言蕴涵的认识论道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B认识具有无限性C认识的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D发展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答案B解析庄子的观点说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C错误。D属于辩证法,不是认识论,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3通过人类不断的实践活动,人们深刻认识到太空资源对地球

10、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的航天事业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搞神舟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基础。现在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掌握交会对接和出舱活动为代表的更深层次的技术。应该说“神舟七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已经突破第二阶段,获取了丰富的科学资料,深化了对航天工程的认识,为第三阶段的空间站建立奠定了基础。请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答案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太空资源对地球的重要意义,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神七”和“神八”的成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获取了丰富的科学资料,深化了对航天工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

11、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神七”和“神八”的成功,标志这我们已经突破了第二阶段,掌握了交汇对接和出舱活动为代表的更深层次的技术,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进行航天工程,探求宇宙奥秘,是为了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42011年10月7日,中国科学家在南极陨石中发现丰富的太阳系外物质,这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又一重大突破。近年来来自全国数十家单位的科研工作者“亮剑”南极,用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和精诚的协作,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考察队在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天文观测站成功安装了一台频谱范围更宽的太赫兹傅

12、立叶频谱仪,为我国在冰穹A地区开展天文观测开辟了新窗口。此外,考察队员还安装了“月光闪烁仪”等新的天文观测设备,新天文观测设备的运行将为天文科研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1)南极科学考察有何意义? (2)我国多次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说明了什么? 答案(1)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利于在实践中为天文科研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从而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2)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地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纠错笔记我做错的题目是_错因及改进措施_ _名师支招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我的笔记_ _ 我的心得_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