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777443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耳部穴位反射图.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2、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

3、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图1081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图1082常用耳穴示意图 (三)常用耳穴的

4、定位和作用。(表1020)(四)耳针的应用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表1021)1选穴处方原则(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

5、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表1022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解剖分部穴名定位主治耳轮脚膈在耳轮脚上呃逆、黄疸耳轮部直肠下段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便秘、脱肛、里急后重尿道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尿频、尿急、遗尿外生殖器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耳尖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尖端处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耳舟部指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相应部位疾病腕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肩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肘与腕与肩穴之间锁骨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肩关节在肩与锁骨穴之间对上耳脚轮部趾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相应部位疾

6、病踝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膝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对下耳脚轮部臀坐骨对耳轮下脚外12处对耳轮下脚内12处相应部位疾病交感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消化、循环系统疾病对耳轮部腹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等。胸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胸、胁部病症颈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落枕、颈部扭伤、瘿气脊椎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在直肠下段和肩关节同水平处分别作两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和颈椎。相应部位疾病三角窝子宫(精宫)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神门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

7、失眠、多梦、烦躁盆腔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盆腔炎、腰痛耳屏部外鼻在耳屏外侧的中央鼻疗、鼻渊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与外耳道口相对处咽喉肿痛内鼻在耳屏内侧面,咽喉的下方鼻渊、感冒屏尖在耳屏上部外侧缘炎症、痛症肾上腺在耳屏下部外侧缘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咳嗽、气喘高血压点在肾上腺与目穴中点稍前高血压屏轮切迹脑干在屏轮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对耳屏部平喘(腮腺)在对耳屏的尖端哮喘、咳嗽、痄腮脑点在对耳屏上缘,脑干与平喘穴连线的中点遗尿、崩漏、失眠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失眠、多梦、炎症、痛症睾丸(卵巢)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是皮质下穴的一部分生殖系统疾病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厥额在对耳屏外

8、侧面的前下方头痛、头昏太阳在对耳屏外侧面,枕与额穴之间偏头痛耳轮脚周围食道在耳轮脚下方内23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处13处恶心、呕吐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处13处胃痛、呕吐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消化道病、心悸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痢疾、腹泻、便秘阑尾在大肠与小肠之间肠痈屏间切迹目1在屏间切迹前下方青光眼目2在屏间切迹后下方近视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底部生殖系统病妇科病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胰(胆)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

9、、胆病肝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眼病、胁痛脾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脾胃病、血症耳甲腔部口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面瘫、口腔溃疡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心悸、癔病等肺心穴的上下外三面肺系病、皮肤病气管在口与心穴之间咳喘三焦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便秘、浮肿耳垂部牙痛点1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牙痛、拔牙止痛牙痛点2在耳垂4区的中央上颌在耳垂3区正中处牙痛、下颌关节痛下颌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心眼在耳垂5区的中央眼病面颊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耳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方耳鸣、耳、听力减退扁桃体在耳垂8区正中乳蛾耳廓背面降压沟在耻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高血压上耳背在耳背上

10、方的软骨隆起处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中耳背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下耳背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耳背部耳迷根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2操作方法(1)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2)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精脱碘。 (3)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

11、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刺激。多数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6)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摘录者按:可用火柴或小木棒代替针。3注意事项:(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见针眼

12、发红,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治疗作用穴位备用穴镇静,安神神门,肾,额,枕心,皮质下镇痛神门,耳尖,枕,皮质下,交感,相应部位,患处所主之脏腑(如齿痛取胃)外生殖器止惊肝,神门,心,皮质下胆,脾,肾,枕中枢兴奋心皮质下,交感,肾上腺肝强心心皮质下,交感,肺,肾上腺小肠高速心律心,皮质下,肺,小肠神门升血压心皮质下

13、,肺,肾上腺肝,脾降血压神门,降压沟,心,耳尖,皮质下降压点,交感,耳背静脉放血抗利尿内分泌,肾,交感神门,皮质下止泻神门,小肠,交感,肾脾,肺通便三焦,大所,直肠皮质下制酸交感,内分泌,肝神门,皮质下,耳尖(禁刺胃)助消化胃,脾,小肠右肾,三焦,胰,胆止吐神门,交感,胃晕点,枕解平滑肌痉挛交感,神门,相应脏器平喘,肾上腺解膈肌痉挛膈,肝,神门枕,皮质下镇咳、祛痰神门,肺,肾上腺,咽喉,枕内分泌止喘神门,肾上腺,肺,症喘肾,枕抗过敏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平喘,肺,大肠消炎枕,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耳尖解热皮质下,大肠,耳尖,肝,肾上腺耳尖,神门,肾上腺放血抗眩晕晕点,肾,神门枕,肝止痒神门,内分泌,肾上腺,肝枕,肺,相应部位明目肝,眼,肾,枕目1、目2新眠调经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调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交感,皮质下,睾丸(卵巢)肾,外生殖器解毒肝,肾,肾上腺,三焦解颠茄类毒神门,心,肾,肝,交感,皮质下咽喉晕点在颈、平喘穴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