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71157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学习精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首先用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 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 介绍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章共分4 节: 1.第 1 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通过对电话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电话工作的原理;通过数字通信和 模拟通信的对比学习,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 2.第 2 节“电磁波的海洋” , 学生们已知道用小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空气中会产生声波. 而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

2、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 传播的,并给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3.第 3 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讲述了广播、 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大致工作原理和过程. 4.第 4 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通过介绍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 的发展方向 .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电话、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了解电磁 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 话的大致工

3、作过程;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 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通过动 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 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

4、解 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电磁波的传播;广播、 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电磁波的产生;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 网络通信

5、的优点和原理. 【课时建议】本章共4 节,建议5.5 课时 . 第 1 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 课时 第 2 节电磁波的海洋1 课时 第 3 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 课时 第 4 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5 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 课时 1.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更加深入地观察、认识电话话筒和听筒的作用. 2.分析归纳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磁波的存在,及电磁波的产生. 3.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阅读等方法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原理. 第 1 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课题现代顺风耳电话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

6、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 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 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 的观念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 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 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 重点 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 递到远方的 .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的基本

7、区别 .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视频资源、 演示电话机一 部、电话挂图一幅. 教学 难点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 课时 1 课时 课前 预习 1.电话的组成及其作用: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话筒的作用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交换机: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电话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巩固 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对应练习(教师可有针对 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 导入 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

8、可以怎样做?(由此 导出新课:电话.) 进行 新课 一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 教师取两部手机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 进行 新课 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电话的基本构 造是什么?电话是怎样传声的?请同学们看挂图,讨论得出答案. 生 1: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生 2:话筒由金属盒、炭粒、膜片构成. 生 3: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炭粒,使金 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信 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 生 4:听筒由电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9、生 5: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 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 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 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能使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 音传到远方 . 板书: 电话:话筒把声信号变 二 电话交换机 师:思考下面问题,一 部话机接通, 要使这 5 部话机 (同学们都在画,并讨 生:要架设10 对电话线 师:你能否想出一个办 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 生:装交换机,这样只 师:大家请看屏幕(播 以及电话使人与人拉近彼此 师:电话“占线”是怎 学生看书、思考. 师:占线时对方话机并 使用,长途时比较常见. 三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师:让一组同学做一个 作重复一遍,

10、 第三个这 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 板书: 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 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 一动”,所以这种电流传递的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 大的过程中, 信号电流的波 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 2.数字信号 板书:数字信号:用不 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 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 3.莫尔斯电码 莫尔斯电码的点和画的 4.体验数字通信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注意区分话筒与听 筒的工作原理.话筒的作 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声 信号,听筒是通过电磁铁 磁性强弱来控制膜片振 动实现声音的还原.电话 的信息载体是电流. 备课笔记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

11、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 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 生 1: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 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 1” ,无光代表“ 0” , 通过“ 0” “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生 2: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 “1” , 不举手表示“ 0” ,通过“ 0” “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生 3: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0” ,旗向下代表“1”. 教学 板书 课堂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认识了现代电话的一些基本常

12、识,如交换机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等知识.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的,话筒把 声音转变成电流, 听筒把电流再转变成声音.老式话筒利用的是改变话筒电阻的方 式把声音转变为变化的电流,而新式话筒则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声音转变为电 流,方式不同, 但目的是一样的.交换机的作用就是把众多的电话线有效地进行整 理,节约了导线. 教材 习题 解答 想想议议 (P146) 解答:见下图. 教材 习题 解答 动手动脑学物理(P149) 1.解答:当话筒膜片由静止向左运动时,带动滑动头向左移动,电路中电阻 增大,电流减小,听筒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小,对听筒铁膜的吸引力减小,铁膜向 右运动; 当话筒膜片由静止向右运动时,

13、带动滑动头向右移动,电路中电阻减小, 电流增大,听筒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大,对听筒铁膜的吸引力增大,铁膜向左运动. 2.解答:利用磁生电的耳机是话筒,利用电生磁的耳机是听筒. 3.解答:由表知, “学”的对应电码为:1331,其数字码为:01111、00011、 00011、01111. 难题 解答 【例】为了探究电话的炭粒话筒的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小文 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电源、小灯泡、两 另一根上形成十字形,这时 用手将上边的炭棒往 亮.则: (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 (2)该实验与实际炭粒 答案: (1)两根炭棒压 所以此实验说明改变炭棒接 ( 2)该实验是将压力转 电流,二者都是利用炭粒与 外界的变化转化成变化的电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 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 容。 教学 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不多, 2.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 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 式电话的原理;可以利用电 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 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 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 4.通过设计几种电话的 换机相连确实是一个好的办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 靠话务员人工操作,后来 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接线, 现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 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