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7763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优秀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高频考点串讲 高频考点 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网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主干归纳 抓重点 成体系 1 联系的观点 (1 ) 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 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 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2、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 )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原理内容: 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 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3、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 ) 系统优化方法。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 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 构的优化趋向;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 发展的观点 (1 ) 发展的实质。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2 )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 。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

4、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要求: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 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 ) 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 ( 事物发展的状态 ) 。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求: 要注意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拓展升华 重应用 提灵性 1 关于发展的实质 (1 ) 在把握

5、“ 发展的实质 ” 这一知识点时,应抓住 “ 实质 ”“ 前进和上升 ”“ 新事物产生 ”“ 旧事物灭亡 ” 等关键词去理解。 (2 ) 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变化。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类,不可混淆。 2 关于量变和质变 (1 ) 并非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或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2 )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情形。如:田忌赛马、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 石墨。 (3 ) 一次质变是上一次量变的终结,又是下一次量变的开始,因为事物的发

6、展是无限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3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4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 一定意义上 ” 指出了两者的共同点,但两者不能画等号。虽然两者都强调整体 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还强调层次性、有序性。 疑点指津 明双眼 不失误 1 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 ) 矛盾的观点与联系、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

7、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 ) 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 物相互联系的事物,但每种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失去联系。 3 联系的客观性与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不矛盾。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

8、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4 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但不能据此认为建立越多联系,就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5 人为事 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一方面,它没有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相反,只有基于事物固有联系才能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比如,计算机网络这种人们建立的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并没有否定人们之间的原有联系。只是使全球 “ 网民 ” 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了。 6 联系普遍性与联系多样性的区分。 联

9、系普遍性是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联系的多样性是说事 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 7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 (1 ) 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 ) 只有当部分以最优化的方式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 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其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9 判断新旧事物的

10、几个误区: (1 ) 以 出现的时间早晚为标准,比如有人将某些 “ 人类返祖现象 ”当做新事物。 (2 ) 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为标准。 (3 ) 仅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为标准,比如将 “ 计算机算命 ” 当成新事物。 10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和途径。 (1 )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过程的总方向,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 )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事物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点上有可能是前 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还可能

11、是倒退的。正因为如此,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 ) 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11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同时,也不能认为只有质变对事物的发展有意义。量变和质变对事物的发展都有实际意义。 高频考点 二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网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主干归纳 抓重点 成体系 1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

12、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概念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联系 同一以差别和树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 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 体的存在,事物

13、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 矛盾的观点及矛盾分析的方法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矛 盾 的 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观点 矛 盾 的 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观点 矛 盾 的 普遍 性 和 特殊 性 辩 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14、 学会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 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的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观点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

15、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两点 论和 重点论的 统一 拓展升华 重应用 提灵性 1 全面把握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 ) 区别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 联系 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 条件。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