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776189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水的特征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通过问题驱动,从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中找出水,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探究、认识水的特征。初步认识研究计划,感受研究计划的作用,按一定顺序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细致观察。学生对观察的方法在上学期已经有了认识和体验,知道可以通过眼、鼻、耳、舌头、手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声音、触摸感等进行观察。但对于研究计划的接触还是第一次。本单元将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指引学生对研究计划进行初体验,帮助他们认识到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的帮助指导。www-2-1-cnjy-com本课的实验材料较为简单,都是生活中常见,

2、容易收集的材料,老师只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卫生安全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了。【教学目标】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 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www.21-cn-【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生:可以。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你的

3、方法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征来判断。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征吧。二、制订计划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 观察水的 ”(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研究水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器官)生:讨论汇报交流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更全面、细致、准确。(出示“水的特征”研究计划)。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那么谁有好办法呢?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

4、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21教育网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用舌头品尝不明物体的,有时候能判断出来是什么物体却不能保证安全卫生,也不能用舌头品尝。所以用舌头品尝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一节课,老师会准备安全卫生的水给大家观察,同学们可以用舌头品尝,不过要注意卫生,品尝时要把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品尝,避免交叉污染观察的物品。三、观察师:(用干净的透明杯子给每个小组装一杯干净的温水)下面,请大家按这个计划表仔细、认真地观察水有哪些特征,每观察完一个,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小组观察,师巡视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师:有的同学认为水是没有颜色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水的白色的。请你观察一下粉笔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再请你观察一下牛奶的颜色(出示透明杯子装的牛奶),这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那水应该是什么颜色?(没有颜色)(板书:没有颜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师:大家都认为水是透明的。你是怎么观察到的?生:我们把手放到杯子后面,透过杯子和水,能看到手,说明水是透明的。生:我们在水里放了一个笔盖,也能很清楚看到它,说明水是透明的。生:师:对,纯水是透明的,加了其他东西的水就有可能不透明了。(板书:透明)师:对于水的气味和味道,大家都认为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6、板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就是我们一起观察到的水的特征:(板书)水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1cnjycom四、得出结论那么现在,你能分辨出来这5杯液体哪杯是水了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我们发现2号杯是白色的,4号是褐色的,肯定不是水,可是其他2个杯子都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还需要再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分辨出来哪杯是水。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再闻一闻、尝一尝这4杯液体,把观察到的特征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生:(观察、记录)师:现在我们能找出哪杯是水了吗?生:1号、3号、5号都没有气味,但是3号是咸的,5号是甜的。所以符合水的全部特征的只有1号。师:你们太厉害了!这么难

7、的难题都让你们解决了。小结:这节课,我们按“水的特征”研究计划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进行了观察,知道了水的特征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我们也发现了按计划进行观察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哦。21cnjy【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给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像科学一样进行探究,认识到了在探究前有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在之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想所做,考虑如何恰当地指导,遵循“不干涉”原则。对于探究教学而言,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

8、上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度的指导,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又不能放手不管。【总结点评】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与突变。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早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来源:21世纪教育网】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21世纪*教育

9、网1.2水和盐的故事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通过小红军巧送盐的连环画阅读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根据研究计划探究小红军把盐“藏”起来的方法,仔细观察盐颗粒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理解“溶解”的概念。这一课的能力培养要在上课认识研究计划的意义基础上,让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每完成一步,打个“”,进一步体验研究计划对实验的指导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之前学生的观察对象以静态的居多,缺少观察动态的物质变化的经验,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并仔细观察整个变化过程。食盐的颗粒比较小,观察起来不太方便,为了使溶解前后对比更明显,也可以考虑用稍粗的盐粒进行实验。但也需要注意,过粗的盐粒溶解

10、时间会明显变长,所以具体使用什么样的盐建议做好课前试验。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于持续集中,食盐溶解也不是瞬间发生的,这就需要老师巧妙引导。食盐溶解实验所需材料简单,只要烧杯、盐、水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溶解。(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烧杯、盐、水(2)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阅读提问师:同学们,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解放战争时期,敌人限制红军买盐,为了能买到盐,并送过关,小红军想了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插图。想想看小红军把盐藏在哪里了?生:小红军好像是把盐到水里了,这样盐就会化到水里。生:我们看到小红

11、军是穿着湿湿的衣服过关的,这衣服很可能就是浸泡了盐水。师:同学们都对小红军的妙计感到很好奇吧,好奇心是科学探究最好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盐能“化”到水里吗?www.21-cn-三、制订计划师:我们还是按计划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更有条理。请大家阅读“把盐化到水里”研究计划,说说看我们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生阅读、讨论)生:第一步是先倒一杯水,然后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察。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生:倒水、倒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撒出杯子外面。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放进去的盐有变化了呢?生:要仔细观察,盯着看。生:盐倒进水里后会慢慢变少了,就是化

12、在水里了。师:最好是只倒入一小勺很少的盐,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清楚地看到变化。留下来的盐,正好和水里的盐作对比,看看是不是真的变化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四、实验师:我们领到材料后,按照计划表,每完成一步,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计划表上打勾。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观察,师巡视指导实验及记录。师:有的小组一不小心盐放得太多了,最后剩下一点盐一直在水里,可以再加点水试试。(实验结束)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观察到盐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生:盐先是慢慢变小、变少了,最后都不见了。师:盐是不见了还是看不见了?生:是看不见了。师:那盐去哪里了?生:化到水里了。五、得出结论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盐是怎么藏到水里的?生:

13、盐是化在水里的。师:对,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但并不所有的盐都能化在我们这一杯水里。盐多了,水也要更多。所以,准确地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板书: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21教育网现在你知道小红军是怎样把盐带过关的吗?生:把盐化在水里,再把衣服浸泡到盐水里面,穿着浸泡了盐水的衣服走过关的。师:真棒,你们和小红军一样聪明。想想看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盐能化在水里师:准确的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这种现象我们叫它做什么?生:溶解。师:你合格了!我们是怎样知道盐能溶解在水里的?生:做实验。师:我们是怎样做实验的?生:先倒一杯水,再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察。师:

14、也就是按我们的研究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的,对吧?研究计划让我们非常清楚实验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的实验也变得更容易。【教学反思】本课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光有探究热情还不行,还需要老师恰当的指引,也不会使探究变得混乱无序。在本课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实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引导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进一步得到提升。一年级要准备理解溶解的概念有较大难度。我们只要告诉学生,他们看到的类似盐这样“化”在水里看不见了的现象就是溶解就可以了。21cnjycom【总结点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

15、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恰当的引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忘了要探究什么,在表达时又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或怎样表达。这些都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强化学生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加强观察指导,表达过程中如何做到语言简洁、正确、完整。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同时要避免老师过渡指引,如何在引导过程中又能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21cnjy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察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