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776129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会员独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学年度下学期段考高二级物理科(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36分)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若把甲固定,使乙逐渐向甲移动,直到不能再靠拢为止。在这一过程中,下列有关分子力对乙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对乙总是做正功B.分子力对乙总是做负功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

2、转换为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它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个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C大小的变化和液面高度h变化的关系是( )。A.电容C增大表示液面高度h减小B.电容C减小表示液面高度h增大C.电容C增大表示液面高度h增大D.电容C的大小与液面高度h无关一只氖管的起辉电压与交变电流u=50sin314t(V)的有效值相等,若将此交变电流接到氖管的两极,在一个周期内,氖管的发光时间为( )。A. 0.02s B.0.015s C.0.01s D.0.005s正弦交流电甲和方波交流电乙的峰值、频率完全相同,把此两电流分别输入完全相同的两个电

3、阻中,经过相同的时间(足够长)后,两电阻中消耗的电能之比W甲:W乙为( )。A.1:2 B.1: C.1:1D.1:4相同温度的质量均为m的冰、水、水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分子势能一定相同 B.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C.它们的体积一定相同 D.它们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大C.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

4、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小碳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共24分)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铝的摩尔质量为M,铝的密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3铝所含的原子数目

5、为 B.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C.一个铝原子的体积为 D.1kg铝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把一个物体竖直下抛,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关于下落过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加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分子势能却增加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内能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一定,为使输入功率增大,可用的办法是( )。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C.只增加负载 D.只减少负载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灯泡A、B分别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上(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1,电源的电压为U,则( )。A.通过

6、A、B的电流之比IA:IB=2:1B.A、B两端的电压之比UA:UB=1:2C.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UB=D.A、B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1:1三、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准备了以下器材: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管、痱子粉、浅盘、玻璃板、彩笔,还缺少的必须器材或物品是 。(至少写出两种)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先取1ml的纯油酸,加入酒精配制成体积为V0的油酸酒精溶液;再取该溶液1ml,再次加入酒精配制成体积为V1的浓度较低的稀油酸酒精溶液,则1ml这种稀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油酸的体积为 ml。经测试,假设1ml这种稀油酸酒精溶液可使用滴管分为N滴。并

7、将其中一滴滴至水面形成单分子油膜,经测量,油膜的面积为S。由以上数据,可测得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用题目中的字母和有关物理常量表示)实验中痱子粉的作用是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正常时输出恒定的电流1A)、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在以下器材的实物图(图a)上连线。实验中的主要步骤:a.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流,调节并记录电流输出的电流值。b.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记录 ,断开开关。c.重复步骤b.若干次,测得多组不同的数

8、据。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如图所示的R-t图线(图b)。根据该图线可得该热敏电阻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式R= ()。(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分析题。(12分)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在B=0.2T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100cm2,匝数为N=500匝,线圈的电阻为r=5,负载的电阻为R=25,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300V,求:该交变电流电源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此发电机的输出功率。(14分) 某水力发电站,通过发电机的水流量Q=2m3/s、水流落差为h=5m。若发电机的总效率为=50%,输出电压为U1=240V,输电线路的

9、总电阻为r=30,允许输电线路上最大的损失功率为输电总功率的6%,为满足用电需求,该输电线路使用的理想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各是多少?若用户使用的电灯均为“220V、100W”,则最多可使用多少盏这种规格的电灯?装 订 线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2010学年度下学期段考高二级物理科(理)答卷座位号: 。(至少写出两种) ml。 。(用题目中的字母和有关物理常量表示) 。连线 。R= ()。四、计算分析题。物理段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DDCCADADD二、选择题。题号10111213答案BCCDBCBC三、实验填空题。14、量筒、坐标纸、水(写出其中两种)、

10、1/(V1V0)、1/(V0V1NS)、显示油膜的形状15、连线略、电压表和温度计的示数、R=10+0.04t()四、计算分析题。16解:发电机正常工作时,Em=NBS,电压表的读数数U=300V,为路端电压的有效值,故,得发电机转动的角速度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e=Emsint=720sin720t(V).此发电机为纯电阻R供电,则输出功率为17解:水的密度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输出电压U0=240V;输电电流为I送,输电损失功率为P损,得,高压输电电压为U送,则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40:5000=6:125;输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为U损,U损=I送r=1030V=300V;到达降压变压器的电压为U降,U降=U送-U损=5000-300V=4700V用户电压为U用=220V,则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3:n4=4700:220=235:11;输送到用户的功率为P用=P送-P损;设灯泡的功率这P灯,最多支持可以正常发光的灯泡数目N,则盏。-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