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54692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第1章-第1+2节学习专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一、二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当代环境问题 的产生及其特点 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难点) 3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基础 初探 教材整理 1什么是环境 阅读教材 P2,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 类的环境。 2环境的分类 按照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类型概念实例 天然 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仍保留着天 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 极地苔原等 人工 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 经长 期社会劳动所创造

2、的、 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 畜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 的环境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 因 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正误判断 : (1)环境可分为天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2)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 (3)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4)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提示】(1)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 工环境两类。 (2)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4)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教材整理 2人类与环境 阅读教材 P2,完成下列问题。 1关系: 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2发展过程 正误判断: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影响环境,环境不会对人类施加影响。() (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3)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总是有益的。() (4)人类与环境不可能相互协调。() 【提示】(1)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3)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益的方面,也有破坏的方面。 (4)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与环境就会和平相处。 教材整理 3环境问题的表现 阅读

4、教材 P4P5,完成下列问题。 1资源短缺 人类需求无限增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2环境污染 环境中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并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生态破坏 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4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 填空 (1)_和人均 _的增长,形成了一种对资源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 (2)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_受损害、环境质 量下降、 _、土壤肥力降低、土地 _等。 (3)全球_、臭氧层破坏、 _、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 问题,已经成为公众、传媒、科学家和政治家的热门话题。 【提示】(1)人口总量需求量 (2)生物多

5、样性水土流失荒漠化 (3)气候变暖酸雨 教材整理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阅读教材 P5P7,完成下列问题。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正误判断: (1)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2)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3)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提示】(1)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需求 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2)控制住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

6、模,成为解决当 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3)人口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环境问题。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教材整理 5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阅读教材 P8P9,完成下列问题。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 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3规模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 酸雨问题、 生物多 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填空 (1)_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CO2大

7、量排放后引起 _;多种重金 属有毒性和 _、致_ 作用。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_的地面;已灭绝的 _不能重新 出现;_的破坏、大气圈 _浓度的持续增加, 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巨 大影响。 【提示】(1)氟利昂全球性增温致癌畸变 (2)千沟万壑物种臭氧层CO2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人类与环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境 合作探讨 材料一在 50 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 大溶洞里,过着渔猎采集、 茹毛饮血的生活, 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 却为后人留下了

8、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 材料二在青藏铁路建设中, 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 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 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 探讨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 是什么? 【提示】旧石器时代, 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 水平低、猿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探讨2:青藏铁路建设中预留野生动物通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什么关系? 【提示】青藏铁路修建从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出发,体现了尊重与善待自然。 核心点击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人类活动影 响了环境, 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

9、 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具体 关系如图所示: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模式图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 周围的环境。 (2)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表示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 到环境中去。 (4)箭头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资源,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二是人类向环境索 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供给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人类如果

10、能够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资源,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那么 环境就会给人类一个良性的反作用;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 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或者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 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那么环境就会给人类一个恶性的反作用,会影响人类的 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 历史时期生产特点人地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以采集和渔猎为主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伐林垦田、取木建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工业社会掠夺式开发资源,排放大量废物征服自然、人地对立 当代社会反思慎行、破坏治理并存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 体验评价 1“牧童经济

11、”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 只顾放牧 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 E 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 自然界进行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当成一个取之不尽的 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 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 (1)(3)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 C构造地震D温室效应 (2)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地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3)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

12、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的模式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解析】“牧童经济”是人类自然界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 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体现了人类活动 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答案】(1)C(2)B(3)D 环境问题 合作探讨 在一篇有关世界地球日的文章中读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 /钢筋 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 /那海水的碧 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 /那空气的爽朗呢。

13、” 探讨:上述诗词中描述了哪些环境问题?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该诗词中的环境问题有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它们产 生的原因分别是人类不当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植被的破坏; 工业生产排放到环 境中的 “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生态恶化。 核心点击 1不同环境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图示说明:因环境恶化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 三者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2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1)根据环境问题的类别和性质进行分析 不同的环境问题其成因不同, 必须针对这种不同进行具体分析。环境污染

14、是 因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破坏是因为人们获取资源的数量 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 (2)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导致环境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如环境污染包括大气、 水的污 染以及垃圾、噪声等污染,不同的污染方式具体成因各不相同,又如生态破坏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包括土地沙化、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不同方式,其成因又是各不相同 的。对于这些不同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原因。 (3)根据人类活动的几对矛盾进行分析 矛盾类型区别 备注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 盾 是根本原因 在尽可能短的时 期内,使世界人 口稳定在适度的 规模,成为

15、解决 当代环境问题的 关 键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是直接原因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属 于 社 会 伦 理 道德方面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体验评价 2 绿色 GDP 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 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 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 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 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图,读图完成 (1)(3)题。 (1)该图反映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可以征服自然D完全对立 (2)分析图示,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 B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污染减轻 C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D经济越落后,环境质量越差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 【解析】第(1)题,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第(2)题,从图上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随着经济 的发展,环境质量会逐步提高(即环境污染会减轻 )。第(3)题,上图反映的是 “经 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而没有涉及 “人类的认识能力、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战略、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等。 【答案】(1)A(2)B(3)A 课堂 小结 对点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