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50023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人教部编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备课讲稿 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 珠鸟 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写的都是事物,体裁都是散文,语言优 美,内蕴丰富,能够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关注 和热爱之情。 白鹭 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 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落花生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 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

2、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珍珠鸟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 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 制定班级公约 , 旨在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习作” 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自己对 事物的喜爱之情,通过练笔,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和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交流平台”讲了描写事物的文章中往 往也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感情,包含着或深或浅的做人处世的道理。“词句段运用”要求学 生体会三个例句在描写事物的方法

3、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比较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学 会用多义词造句。“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李白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 会认 24 个生字, 会写 29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便、挨” 。 2、 正确、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4、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训练学生写事抒情的能力。 5、 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次感知课文内容。 6、 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 道理。 教学重点 1、 会认

4、24 个生字, 会写 29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便、挨” 。 2、 正确、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1、 了解写物文章的特点,学会描述事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 2、 了解事物描写的不同方法,学会运用多义词。 3、 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描写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图片展示等形式,介绍课文描写的事物,让学生直观地把 握不同事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或道理。 2、 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

5、生感受散文之美,在朗读中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在 头脑中形成画面,慢慢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比较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在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 文的基础上,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谈做法,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 白鹭 2 课时 落花生 2 课时 桂花雨 2 课时 珍珠鸟 1 课时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1 课时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2 课时 语文园地2 课时 第二单元 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选编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 快 这三篇课文。 搭石 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 献的精神

6、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围绕着“将相和” 这个题目 , 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连 的故事,以 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塑造了蔺相如和廉 颇;两个人物形象以及将相之间“和不和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 畏强暴、 先国后私”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凸显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家国情怀。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普短文,通过比较人、鸵鸟、 猎豹、 游隼、 飞 机、 火箭、 流星体和光的速度,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习作”

7、 的主题是“漫画”老师,要求大家用文字吧一位具有特点的老师“画”出 来, 这一定会让同学们很感兴趣,且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情。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让大家交流怎样提高阅读的效率;“词句段运用”要求 大家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以及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日积月累”中是 一些劝勉大家珍惜时间的诗文名句。 教学目标 1、 会认 23 个生字, 会写 34 个生字 2、 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 释义。 3、 培养学生借助关键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4、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5、 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

8、点的,受到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的熏陶。 教学重点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 教学措施 提高阅读速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方法有:浏览筛选阅读 法、 关键词提取阅读法、字群意群组读法等。 课时安排 搭石 2 课时 将相和 2 课时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2 课时 习作: “漫画” 老师1 课时 语文园地1 课时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 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和一篇以“讲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口语 交际,一个以“缩写故事”为主题

9、的习作,此外还有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 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 质。 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 割, 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也方便学生 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 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 诚 实、 命苦的孩子,从小与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 里, 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郎娶到织女为

10、妻。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 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生 活, 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 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 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的一天。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通过“讲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 掌握, 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审美情趣,在听故事中感受 故事内容的熏陶和教育。 “习作” 则要求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

11、胆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独特的想法 与人分享。 同时学会在作文和交际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凝练简要的语言。其中“日积 月累” 中要求学生掌握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一诗,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感受意 境, 领悟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传递的美好愿景。 “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中外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内涵和人物形象, 丰富个人积累,并且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 24 个生字, 会写 29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挨、转” 等。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12、。 4、 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5、 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会认 24 个生字, 会写 29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挨、转” 等。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2、 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措施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影片,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 象, 便于在教学中激发

13、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领悟故事中传递的美好的精神品 质。 2、 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讲、 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 质, 体会古诗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感受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引导学 生把握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并学习有重点的提炼故事精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 教学课文内容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教师要注意把 学生的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 趣。 课时安排 猎人海力布2 课时 牛郎织女(一)2 课时 牛郎织女(二)2 课时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1 课时 习作: “缩写故事

14、”2 课时 语文园地2 课时 快来读书吧1 课时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国” 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 木笛 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 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饱含爱 国情怀的古诗。示儿是一篇遗嘱,是诗人对直接儿子的谆谆告诫,表达了陆游对南宋 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以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题临 安邸 通过写当政者在杭州城纵情声色,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以及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通过创造“风雷”“万马” “天公” 这样浩大的意象, 抒发了诗

15、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少年中国说写创造出这个“少年 中国” 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表达了作者强 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 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 的信念, 增强了我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木笛通过一个报考乐团的木笛手宁 可失去录取的机会,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演奏欢快的乐曲这件事,歌颂了中国人民崇 高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习作” 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旨在培养学生 大胆想象、 具体写作的能力。

16、通过列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在写人叙 事绘景中,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教会我们怎样通过朗读 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懂得辨析褒义词和贬义词,以及掌握顿 号和逗号的不同方法。 “书写提示”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诗歌的书写。“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褒义词和贬 义词。 教学目标 1、 会认 37 个生字, 会写 28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重、降” 等。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 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具体写作。 6、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教学重点 1、 会认 37 个生字, 会写 28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重、降” 等。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 1、 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