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48742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 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并能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 2、设计实验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实验处理实验现象实验 结论 一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 别放到密闭玻璃罩内 蜡烛,小白鼠植物能够更新 由于蜡烛燃烧 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了的 空气 二点燃的蜡烛和植物同时 放到密闭玻璃罩内 蜡烛,植物。 三植物和小白鼠同时放到 密闭玻璃罩内 小白

2、鼠,植物。 2、后来的科学实验说明,和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知识点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即。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应用 1.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把和转化成贮存能量的(如淀粉),并施放出的过程。 2.公式:。 3.应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 【课内探究】 1、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方案(装置如下): (4)预期实验现象: 。 (5)问题: 你认为还用将两装置进行暗处理吗?为什么? 简要写出你操作的大致步骤:

3、。 2、为了增加蔬菜大棚的产量,利用你学到的知识,给菜农提一些合理建议。 【效果评价】 1、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 A装置 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 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 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 下照射 2

4、4 小时,发现B 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 区叶片 缺少() A 叶绿素B 光C 二氧化碳D 水 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B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5、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表示氧气B Y 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 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 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 (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 叶片是取自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 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 要用于植物的。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