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30212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堂知识演练 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并称为四大媒介。回答 15 题。 1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 【解析】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可排除申报 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 【答案】B 2维新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B国人消遣娱乐的需求 C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D广播电影发展的推动 【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大量办报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C 3 1905 年, 中国自行摄制了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 它的出现不能说明() A中国电影制作事业的序幕被揭开 B国粹艺术被用新的形式表现

2、出来 C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在中国出现 D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解析】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D 4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每天去电影院的人达10 万,其根本原因是() A上海等地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上海等地市民阶层壮大 C电影艺术发展成熟 D政府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 【解析】经济状况决定社会生活方式。 【答案】A 5中国互联网获得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A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对时尚的追求 C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中国政府在财力上的积极支持 【解析】互联网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从而发展非常迅速。 【答案】

3、C 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逐步走向繁荣。回答 67 题。 61903 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 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减少文盲传播新知 AB CD 【解析】报纸是读书人了解时事的信息载体,不识字的人无法问津,难以起到扫盲的 作用,所以 并非 “主要影响 ”。 【答案】C 7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发展事实的是() A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B各种专业性报刊纷纷创办 C刊物的种类有所减少 D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恢复了生机,刊物的种类急剧增加。 【答案】C 8我国

4、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卫星传送技术的进步 C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D电视价格的优惠 【解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视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这是电视迅 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答案】A 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在兴起。回答 9 10 题。 9“第四媒介”诞生的时代背景是() A市场经济兴起 B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 C三大传统媒介的衰落 D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 【解析】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产生了“网络媒介 ” 。 【答案】B 10“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能传播文字、 图像和声音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

5、力可查询资 料、浏览新闻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 沟通 AB C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分析判断能力。据教材的基本知识可以判断题 中所列各项都是第四媒介的功能。 【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 2000 年) 1985 年1990 年1995 年1999 年2000 年 报纸总印数 (亿份 )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056 91

6、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 (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材料二: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答案】(1)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原因:一是它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 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 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报刊、看电影、看电 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廉。二是互联网可以高度 互动, 双向传

7、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 时反馈得以实现。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通过互联网,人们可 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且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 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 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12阅读下列材料: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 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 不述荒唐之误, 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

8、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 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申报登载的内容和编辑特点。 (2)你认为申报的创刊会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 【答案】(1)内容:国家政治、风俗变迁、中外交涉、商贾贸易等社会新闻。特点: 贴近社会生活,务求客观真实,做到通俗易懂,服务于广大读者。 (2)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人们的政治觉悟,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求。 课后巩固提高 11872 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 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A传单B信件 C报纸D书籍 【解析】材料的信息显示,诗中的“纸”

9、“ 见闻历历备于此”,需要 “费去十文 ”, 由此可以判断是报纸。 【答案】C 2右图是某电影的剧照,这部电影最早在哪个城市拍摄() A广州B武汉 C北京D上海 【解析】这是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剧照,1905 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 【答案】C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 ”, 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 世纪 70 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 汉口昭文新报 、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 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 揽,学习

10、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 在 18951898 年间, 全国新出版的中文报刊约120 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 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 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 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说明19 世纪 70 年代出 现国人自办报刊

11、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 文化的传 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 区广;社会影响大。 (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 化事业迅猛发展。 以下内容请删除 怎么学习高中文科历史 1.上课好好听讲。这是最基本

12、也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历史这门课,多么不喜欢 这个老师,多么想睡觉,都请认真听讲,不发呆不神游。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有PPT 课件, 可以把特别重要的课件拷回家,打印进行复习。 2.认真完成历史作业,这也是非常基本的。一旦有错题,要及时订正,不懂要问,在书上把 相关内容勾画出来考前复习。不建议一边做作业一边看书,考试你又看不了。 不会的忘记的, 先跳过去,做完后去历史书上找,划出来。 3.有适当的课外练习,不用很多,忙的时候几道也可以。但要保证每天都要做一定时间的历 史题(不管是不是放假),保持感觉。历史的错题要及时解决,不要积累起来。 4.重视历史课本。老师可能出错,作业可能出错,网

13、络可能出错。但课本绝对是对的(起码 对于考试来说是这样) ,一切依据都要去课本上寻找。考前一定要看书。看书要仔细,不要 放过任何细节,但又要着眼于宏观。 5.关于历史错题本有没有必要,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同人适合不同的方法,没必要千篇一律。 有些错题和年代和人物有关(也就是标准答案可以在书上找到,毫无争议的) 值得记下来反 复复习, 但一些理解题, 存在争议的就没必要了。最重要的是有了错题本一定要去看去复习。 6.学会利用历史大事年表。时间对于历史这门课非常重要,虽然大事年表书店里可能有,但 建议自己制作, 即摘录上书本上每一个时间和对应的事件人物,再按顺序排列。 着有助于理 清思路。 如何能

14、学好高中历史 1.以史为论据,理清线索历史都是存在的,即使有些误差也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以我们书 本上讲述的为依据,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错误,但是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应该是少之又少。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史为论据,不要片面的去理解和批判,理清我们需要的线索,不 要断章取义。 2.唯物的历史观, 辩证的思维方式首先以史实为依据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更加应该掌握 史实, 尊重史实,这些才是我们解答历史学科问题、提高自己作答的能力前提。在学习过程 中,我们应当养成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去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 的问题思维习惯。此外, 历史也是一门内容比较丰富的社会学科,涉及我们人类

15、的各个时期 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活动和科技、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还需要 注意中西的结合比较,以及注意它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比较,看待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具体历 史背景和世界历史大背景的前提下去思考问题。小编推荐: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 3、加强训练,注重总结历史学习注重理解和记忆,更注重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 的提升,所以通过适当的练习强化对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的掌握,提高概括、比较、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对重点知识、重点内容、 重要结论、 重要线索、典型题目、解题规律方法以及小专题的总结和掌握,以及注意对知识 的理解和概括,进而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