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729343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纸的故事》教案3 浙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纸的故事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远古时代还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即“甲骨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又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从此,纸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等地。 2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发明的经过。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讲用竹片做成的书。第3、4、5自然段讲写

2、在丝绸上的书。第6、7自然段讲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第8自然段赞叹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与“发现”。 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时间:2

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1、2、3。(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天用的课本、作业本,看的报纸、杂志是用什么做的? 这一张张又白又光滑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纸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一切。(出示课题)请大家把题目读一遍。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看拼音读准字音; 想办法记住字形; 联系句子想想意思;用字典查出划线字的意思:异口同声 自豪 (3)检查指导(4)读通课

4、文。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放声自由朗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2(用图形投影显示)。3学习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成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2)检查讨论,并板书。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买不起)(3)看板书同桌互说。 4、作业练习。(1):作业本1、2、3。(2)课外作业:抄写生字3遍。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人。 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 2学习课

5、文6一7自然段。(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蔡侯纸”是指什么样的纸?纸是谁发明的?(2)检查讨论。上述问题要注意讨论得出“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的结论。 在各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的巩固及“异口同声、自豪”等词的词意掌握。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读6、7自然段。 (5)指导“谁怎样他说什么”句式练习。先结合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扩散性训练。 (6)完成作业本练习5、6。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读。 (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5由文中人物及插图,启发学生对文章第一句话中“几个同学”进行修改,使语句表达更确切。 6完成作业本练习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