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729317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安全心理学-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幻灯片(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2,心理的器官在哪里? 脑 or心脏?,3,问题,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否所有的动物都有脑? 脑是如何进化来的呢? 人脑和动物的脑有何区别 ?,4,脑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发生 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 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这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5,(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

2、为链状神经系统。 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6,(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 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 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7,(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8,9,人脑和动物的脑有何区别?,(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脑重占体重的比例增加 成年人脑重只占

3、体重的2%3%。 出生新生儿脑重是成人的25%;六个月新生儿脑重近成人1/2;三岁儿脑重为成人的3/4。,10,(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大脑皮层的容积增加,厚度2-3毫米, 面积2200平方厘米; 人脑新皮层的容积是非灵长类动物新皮层容积的3.2倍。 140亿个神经细胞,1000多亿个胶质细胞,11,(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小脑:低等动物占比重大,人占的比重小 人脑功能更复杂。例如,视觉区的数量:松鼠4个, 猫12个,人至少20个。,12,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13,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

4、的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14,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轴突:一根,把信号传离细胞体树突:多而短,接受信号,把信 号传向细胞体,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按其性质(功能)分为三种: 感觉神经元(传入):将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元(传出):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负责其动作反应的细胞; 联络神经元(中间):介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其功能是整合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当刺激作用于神经元时,神经元就会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17,电传递(单个神经细胞内的传递方式)化学传递(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式),神经

5、冲动的传导,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CNS),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PNS),人体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间脑,脑,边缘系统,脑的结构图,脑干,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脑干的功能在于维持个体生命,如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与脑干有关。 由脊髓传至大脑的神经冲动,呈交叉方式进行。脊髓右(左) 脑干的左(右)半部分。,间脑,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的高级感觉中枢,在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的通路上起中继站作用,来自身体各个感受器的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均经过丘脑。丘脑对传入信息进行粗糙的加工、选择,然后出入大脑。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

6、下中枢。它控制着身体多种机能,是内脏活动与情绪反射的中枢。,23,边缘系统,24,杏仁核 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 幼儿自闭症似乎也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 海马 负责外显记忆,小脑,小脑的功能在于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协调肌肉运动,使个体随意完成随意动作。 小脑受损表现:随意运动发生障碍,表现为运动的速度、范围、力量和方向不准确,如步态失调,动作笨拙;平衡障碍,如躯体不易维持直立姿势,而向受损侧倾斜。,大脑,人的大脑分两个半球,分割大脑两半球的深沟叫纵裂。每个大脑半球又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连接两半球的部分称为胼胝 体。(裂脑人),27,盖奇的故

7、事,盖奇原来是铁路建筑工程队的一名领班,他的工作是在铁路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障碍物。1848年9月13日,正当盖奇用一根铁撬把甘油炸药填塞到孔中的时候,一颗火星意外地点燃了炸药。当时他的头正歪向一边,提前引爆的甘油炸药将他手中的铁撬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然后从头顶飞出,落在身后二十几米远的地方。这根铁撬长约1.1米,重5.04千克,一端直径为3.18厘米,另一端的直径为0.64厘米。,28,发生事故的那一年,盖奇只有25岁。当他被铁撬击倒后,尽管颅骨的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毁了,但他并未失去知觉。在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哈罗的精心治疗下,盖奇在10周后出院了。此后,他的体力逐渐恢复,又可以工作

8、了。,29,盖奇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他仍然可以说话、走路,严重的脑损伤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盖奇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法计划和安排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说,“他不再是盖奇了“。,30,出院后的盖奇已无法胜任领班的职位。他后来在一家出租马车行工作,负责赶马车和管理马匹。几年以后,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1860年2月癫痫发作,同年5月21日去世。,31,菲里尼斯盖奇在严重的脑损伤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3年

9、,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脑损伤患者之一。 盖奇事件发生以后,脑与人格的关系引起了科学家强烈的关注。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动物实验,人们对脑与人格的关系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32,裂脑人表现,1、出现在左右眼睛的视野光束,右撇子裂脑人只能看到右边的光线。如果只呈现左边视野的光束,裂脑人说自己啥都没看见。但是,如果要求患者指出光线出现的位置,他竟然指出了左边的光束,而且,依然说自己看不见左边的光线!实际上,裂脑人并不是在瞎指。他的右脑其实确实看到了光线,但是言语脑左脑无法得到右脑的信息,所以表达说没有看到任何东西。 2.突然给一个女裂脑人左脑呈现一个裸体女人的照片,女裂脑人大笑,并说这个

10、是裸体女人。而突然呈现在右脑,这个裂脑人说自己啥都没看见,但是非常明显的是,她开始莫名其妙地格格笑,问她笑的原因,她吞吞吐吐,然后说机器真有趣。这个实验说明虽然右脑无法说出物体的名字,但是存在着情绪反应。,中央沟,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顶部控制下肢运动,下部控制头部运动,躯体各部分的运动都由运动中枢的一定部位控制。皮层中的功能代表区的分布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见下图。,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 听、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看、能

11、写、能 说、不能听),书写语言中枢书写障碍(能看、能听、能说、 不能写),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失语症(能听、能写、能 说、不能看),优势半球,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是有一定分工的。左侧大脑半球主要掌管抽象思维,即借助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来进行思维,故称为优势脑。右侧半球主要掌管形象材料的知觉以及情感活动称为非优势脑。优势脑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为了开发人脑的潜能特别是易被忽略的右半球的功能,有些科学家提倡做左侧肢体体操和加强音乐、绘画教育,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图示:左右脑的关系,39,40,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主要问题:脑是整体发挥作用?还是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还是即分工又

12、合作?,41,定位说,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施普次海姆)提出的颅相说。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 颅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完好,有很好的能力;而颅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不足,能力下降。 加尔进行了上千次的观察;提出了37种重要的官能,如聪明、探究精神、忠实、竞争性、自爱、好色等。,42,在定位说风行的时候,另一些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 20世纪中叶,整体说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拉什利。 整体活动原理:指在个体从事学习时,大脑皮质的各部位是一起参与活动的,而不是某一特别区域发生作用。 等势原理:指在学习时,大脑皮质的每一部位是一

13、样重要的,对个体学习发生同样的作用。,整体说,43,机能系统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利亚及其同事们对因战争而造成大脑损伤的病人,进行了机能恢复的工作。 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病人的训练,鲁利亚批评了关于大脑机能狭隘定位的错误理论,指出传统的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为某些分割的机能,并且把这些机能与大脑某一严格限定的部位联系起来。 鲁利亚从脑损伤的病人身上看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可见,某种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的损伤部位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44,模块说 模块说(module theory)是20

14、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 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45,脑功能开发,一、 脑的分工与协调 (一)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二)关于大脑功能的渐次认识 “左脑革命”-石器时代 “电脑革命”-20世纪50年代 “右脑革命”-20世纪80-90年代 “全脑革命”-近几年提出 全面开发人脑的三层含义: 1.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开发; 2.脑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 3.人脑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现有水平、潜能水平和自我调控水平),46,二、 脑潜能开发

15、的途径 (一)保护和利用大脑 1锻炼与大脑 促进大脑的发展;是一种积极休息方式; 是一种良好而有效的健脑方式;有规律的锻炼,47,2睡眠与大脑 与创造有关;有助于记忆; 对学习有重要作用;对大脑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3营养与大脑 早餐要吃饱吃好;注意营养平衡 4烟酒与大脑 5疾病与大脑 6学习、记忆与大脑,48,(二)脑潜能的开发 1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 2挖掘大脑潜力 应该敞开心灵的大门 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 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 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49,脊髓,脊髓位于脊椎骨组成的脊椎管内。具有两种传导功能:一是提供躯体与脑部之间的神经双向传导通路。二是,作为低级反射活动的反射

16、中枢。如膝跳反射。,50,51,脑神经,52,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也称自主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当中。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减慢、减弱。,53,回顾,5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通过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 成。,反射弧模式图,反射弧作用模式,55,膝跳反应,56,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就是一种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先天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如新生儿是生下受冷空气的刺激就哭;针刺其手,手会缩回;奶头放进嘴里就会吸吮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是有机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训练和学习逐步形成的反射。,57,项目,比较,先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