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2911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跟踪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0 000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 25 分钟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 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 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真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解析: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因而说刘墉是宰相是错误的。 答案: C 2“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 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宰

2、相制度 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 解析: 本段材料摘自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胡惟庸案的描述。胡惟庸是当时的宰相, 朱元璋制造胡惟庸案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此案,达到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宰相制度被废 除,大大加强了皇权,故选B。 答案: B 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 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依据 “票拟 ”“ 上委之圣裁 ”“ 下委之六部 ” 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内阁的特点,故选C 项。 答案: C 4“ 1402 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

3、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 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 “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B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000 000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事咨询机构”是指内阁。明成祖设立内阁后,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选A 项。 B 项是军机处的影响。明太祖已经废除了丞相,C 项错误。 D 项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 5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4、,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看出明代的阁臣() A位高权重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解析: 从材料信息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 项正确;由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可 知,阁臣权力不大,即使有个别位高权重者、剥夺六部职权者,也最终遭杀身之祸,故A、 C 两项错误; D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B 6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第四集指点江山:“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 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 人。”实现了雍正皇

5、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A恢复明朝内阁B三省六部制度确立 C军机处设立D南书房设立 解析 :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由材料关键词“ 雍正 ”,得出时间。 “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 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 熙成立南书房。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使封建专制 达到顶峰。 答案: C 7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这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解析: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 完全集

6、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答案: D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一课后,用自己的语言 000 000 归纳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皇帝一人说了才算君臣关系如主奴关系法律严酷,视臣民如草芥用察 举制选官,只凭品德取人 AB C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察举制度是汉代实行的,排除含的选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唐书载:“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 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材料二朱元璋

7、在总结元亡的原因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 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 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 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 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10 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 施? (4 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4 分) 解析: 第(1)问

8、解题关键是紧扣“职权 ”和 “影响 ”两个核心词解答。“职权 ”主要结 合示意图归纳;“ 影响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解题关键是结合材料二中明太祖 000 000 的言论理解 “元朝灭亡的教训”是什么。第 (3)问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答案: (1)职权:尚书省为行政中枢,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 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影响:三省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与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 强中央的统治力量;完整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该制度是中国官 制史上的重大改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措施: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9、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3)直接原因:为筹划西北紧急军务,要求严守机密。 职权:承旨、出政。 以下内容请删除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 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理论产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经济因素,所以 D 项最符合要求。 答案:D 2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

10、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 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 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D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 他们就去探求某些 社会科学、社会规律”,可以判断出“发明家 ” 是 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理想社会提 出了合理的设想,但仍找不到实现的途径,答案为B。 答案:B 3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里程碑是() A欧文等人提出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觉醒 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D巴黎公社颁布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1848 年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答案:C 4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解放,必须() A进行罢工B进行暴力斗争 C进行合法斗争D进行 议会斗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解放,必须进行暴 000 000 力斗争。 答案:B 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工人革命的第一点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 阶级。”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 解析: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