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72905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权与相权之争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唐时期皇权与相权之间权力失衡解释: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框架的探索,丁姿 王洪川 杨默 张辉,结论与进一步讨论,多元框架分析的皇权的先天优势,文献梳理与基本概念,框架,分析框架的提出,3,皇权与相权,绝大部分文献都从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讨论皇权和相权的关系,而且他们仅仅锁定在内朝、外朝、三省的职能分工等问题研究上,针对这些内容的解释也仅限于从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中央集权、以及封建统治的角度。他们更多采用的是历史资料的阐述和过程结果的描述,较少从组织理论角度分析皇权与相权制衡过程中的组织变革及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借用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结构、人力资源、政治以及符号这四个维度,来分析和解释

2、皇权与相权制衡中组织变革的原因。,4,从皇权与相权的权力制衡角度。王名德(2010)提出皇权和相权抗衡导致了内朝和外朝关系的演进。 从研究尚书权力的变化角度。郝松枝(1998)得出尚书省职权的起落体现了封建社会官职制度的日趋完备,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的结论。 从封驳制的沿革角度。封驳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对政策、制度、法律的监督,和对皇帝的权力限制等,以发挥监督作用(吴枫,1982)。 本文从资源依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皇权在与相权抗衡中占据上风的真正原因。,有关皇权与相权的研究,5,皇权与相权,皇权。即皇上所拥有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括。“天下独占,地位独尊,势位独一,权力独操,决事独断”(刘泽华,2

3、007) 相权。即丞相或宰相所拥有的治国理政的权力。丞相相当于最高行政内阁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汉书) 皇帝和宰相是主和辅的关系 钱穆评述,6,演变过程,7,从皇权与相权关系看官僚组织的生命周期,8,一是获得权力的组织发展期;一是抵抗外界干扰的组织衰落期。 这两个关键周期决定了组织的兴盛和存亡。而决定这两个时期组织走向的是组织的资源依附情况。当组织资源依附情况较好时,可以延长组织寿命,延缓组织衰老,当组织资源依附情况差时,则会加速组织衰减乃至灭亡。 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较好地解释了组织生命周期走向的影响因素。,组织生命周期中的两个关键时期,9,资源依附理论则认为,所有组织都是与环境进

4、行交换的开放系统,并由此获得生存: 一方面,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附程度; 另一方面组织有能力与环境交换,并有能力对环境做出反应。在与环境的主动交换中,发现机会和威胁,并由此趋利避害。,资源依附理论(Bolman & Deal,1991),10,环 境,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工具,11,多元框架分析视角下的皇权的先天优势,12,结论,皇权与相权争夺的核心是政治权、决策权 中国历史上存在政策与行政的分离,唐代后期的尚书省即是一例。 皇帝先天具有决定宰相权利范围、岗位职责、人数的权力、皇帝决定政策由谁制定,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尊君思想和皇权思想主导着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多重的分析框架,将这一过程重新描述和定义,使皇权倾轧相权的史实更加清晰。,13,讨论,“有丝分裂”说。,14,其次,皇权倾轧相权的两种手段,一是权力析入说、二是权力稀释说。 历史上相权制约皇权的情况确实发生,但有其发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人治、不成文法,导致好大喜功的皇帝插手政府事务。 第五,皇帝依靠宰相来统领朝廷,治理国家,但历史的经验教训使他们更加信赖自己的内朝。 第六,皇权倾轧相权对传统官僚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15,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