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7729022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9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版本(独家)全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年高考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整理 - - 1 - - - - 1 - - 专题一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专题(综合题答题思路和模式) (一)描述类试题: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天气变化特点、生产特点、区位特点、区位条 件、线性地理事物的描述、分布特点的描述 (二)成因类试题:自然地理特征成因、人文地理特征成因、自然灾害成因、环境问题成因。 (三)评价类试题(影响、作用、评价) : (四)规划策略类试题: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农业自然条件改造措施、区域经 济发展规划、人口问题解决途径、资源问题解决措施 (五)比较类试题:空间上的比较、时间上的比较 (六)迁移类试题: 关键词

2、 写出 指出 简述 综述 概述 描述 简要分析 简要说明 扼要说明 分析说明 举例说明 (一)描述类试题 (2011)36 (28 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 万( 2009 年) ,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平 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 千 米。图 6 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7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 分) (2)图 8 为图 6 中 M 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

3、建 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 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 分) 其他描述类答题模式 1、气候特征的描述(案例) 2、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特征:以(五大地形)为主,其他地形分布(复杂,单一); 地势地点:地势由X 向 X 倾斜(降低,升高) ,起伏状况; 个性特征:特殊地貌(裂谷,喀斯特,冰川,火山地貌等);海岸线平直/曲折(沿海) 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 3、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描述 水文: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流速(水能、航运) 水系:水系形状、支流多少、和网密度;流域面积;流程;流向

4、;河道(宽窄,深浅,曲直, 落差) 4、地理位置的描述 经纬度位置:具体经纬度半球位置,温度带 海陆位置:岛、半岛(周围临的海);海陆兼备(哪侧临什么海或洋);内陆(临主要国) 相对位置:哪个大洲的位置 哪个国家的位置-哪个省的位置(或者某地形区的位置) 交通位置:如:世界航线的终点位置、必经之路、交通要道、咽喉之地等 气 温 年均温或冬、 夏气温高低、四季分不分明(寒冷、温 和;炎热、凉爽) 年、日较差 (大、小) 降 水 年降水总量 降水季节分配特点 光照状况(是否充足) 主要气象灾害: 春旱、伏旱、暴雨、台风、寒潮、低温冻害、 沙尘暴等。 水热组合 气 候 特 点 气候 特征 描述 气候

5、类型 名称 位置 方向 特征 特点 现象 因素 条件 规律 - - 2 - - - - 2 - - 5、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 ( 旱作、水田;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作物的种类及分布、作物熟制 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6、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集中或分散 7、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描述 等值线数值高低 (变化方向、极值、数值差异大小) 延伸方向 弯曲趋势 疏密变化(一组线) 8、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空间分布(是否均匀、集中分布、空间变化) 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二)成因类

6、试题 关键词 简要分析 分析说明 解释说明 例如:(2013 年新课程1 卷) 36.(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 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 7a 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 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 分) 37.(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 7 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 毫米, 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 米之间, 自 20 世纪 90

7、 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 分) 成因 原因 理由 依据 为什么 - - 3 - - - - 3 - - 一、自然地理现象和特征成因 1、气候特征成因(案例) 2、河流特征(水文、水系)成因 3、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昼长(纬度、季节)、天气状况、地形地势 4、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 纬度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气候(天气状况) 地形地势(空气稀薄、地形影响天气) 空气干结度 5、地形成因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6、渔场成因 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温带海域

8、:水温适宜 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洋流: (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7、盐场成因 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8、沼泽成因 气候:降水丰富(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水文:河流定期泛滥(如春汛、夏汛、凌汛等)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9、影响雪线高度因素 气温:气温高,雪线高(纬度高低、季节变化、阴阳坡差异) 降水:降水多,雪线低(如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地形:山体坡度大,雪线分布高(不利于积雪堆积) 10、非地带性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引起“缺失”如: 地形、洋流,引

9、起分布“改变”如: 地形的局限,引起“约束”如: 11、垂直自然带影响因素 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12、影响风化壳厚度的因素 气候(气温、降水)、岩性、构造、地貌和发育时间 13、瀑布成因(简单理解:内力:断层、凹陷;外力:流水侵蚀) 二、人文地理现象和特征成因 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受教育程度、生育观念等影响) 机械增长率(人口迁移)=迁出率 -迁入率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

10、因素(经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气 候 特 征 成 因 气 温 特 征 成因 降 水 特 征 成因 太阳辐射 太阳高度(低纬 高纬) 天气状况(晴天 阴天) 热容量(小 大) 下垫面 海陆位置 地形(阳坡 阴坡) 洋流(暖流 寒流) 大气环流 低气压带多雨 风从海上刮来多雨 下垫面 海陆位置(沿海 内陆) 地形(迎风坡 背风坡) 洋流(暖流 寒流) - - 4 - - - - 4 - -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海拔)、土壤、水源(河湖) 、资源 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工农业基础、政治 世界人口密集区: 3、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

11、(了解) 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环境因素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上面问题中已解答过) 5、耕地减少的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占地,生态退耕,土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 6、资源紧张的原因(解决措施P130) 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资源的生产消费不均衡、利用过程中的利用率低及浪费 7、自然灾害成因 气象灾害成因(暴雨、干旱、寒潮、台风、冻害) 暴雨:台风、锋面引起的降水多并且集中 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大气和土壤严重缺水 寒潮:强冷空气入侵,大风降温天气(冷锋过境) 台风:热带、副热带海洋强烈发展的

12、热带气旋 冻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地质灾害成因(火山喷发、地震、滑坡、泥石流) 火山喷发:灼热的岩浆(来自软流层)从地壳的薄弱地带(地质构造带)喷出地表 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滑坡: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山区中的特殊洪流) 水文灾害成因(洪涝、凌汛) 洪涝:来水多:降水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汇水多;流域植被覆盖低,地表径流强。 容水少:无分洪区、蓄洪区、滞洪区;湖泊萎缩(围湖造田);河道的宣泄能力减弱(流 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阻塞河道)等 去水少:河道弯曲

13、,水流速度减慢;无天然入海通道(或入海口狭窄)。 凌汛(冰凌洪水)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 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海洋灾害成因(海啸、风暴潮)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风暴潮: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 (台风、飓风 )、温带气旋 (寒流 )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8、环境问题成因 影响人地关系发展的因素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替代品再生速度-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土地荒漠化成因 自然:气候异常 干旱环境 - 人为:人

14、口压力及不合 理的经济活动- 沙尘暴成因 概念: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 (多发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 三个条件:沙源(物质基础)风、流水携带;河流水位变化,枯水期裸露;近沙漠边缘或土地 荒漠化严重地区 强风(动力条件)近风源地;地形(狭管效应);植被覆盖 不稳定的天气(多发午后、傍晚)冷锋过境 (扬尘天气 )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赤潮) 自然:气候(温度条件)海区环境封闭:水体交换不畅,造成氮磷的聚集 人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污水(农药、化肥)排放 地面沉降成因 自然:地质构造凹陷;地震等 人为:过度开采资源(

15、主要过度开采地下水-沿海地区还造成海水入侵) 地表建筑物稠密、高大 地下施工(如地铁,地下商城) 生物入侵成因 人为:人为活动携带生物活体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如海洋航行) 人为出于功利性目的引进物种(如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改善环境等) 自然:入侵物种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繁殖速度快;缺少竞争对手或天敌 雾霾的成因 自然:空气干燥(湿度小)、无风或微风、昼夜温差大、大气稳定(高压控制、逆温现象),谷地 或盆地地形(逆温) 人为:北方冬季取暖、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施工等 气候:干旱、风力强 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加剧干旱 水文:河流不发去,流水作用微弱 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差

16、 土壤:疏松,砂质沉积物 过樵、过垦、过牧(植被破坏)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不注重环保 - - 5 - - - - 5 - - (三)评价类试题 关键词 评价条件 采取措施 产生影响 1、地形对等值线走向的影响 等值线延伸方向与地形走向一致 2、不合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利、弊) 光照: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昼夜温差:白天气温高,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质,夜晚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分 解有机质数量少,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注:夜间低温,也易出现冻 害) 热量: ( 10积温)影响生长期长短(影响农作物品质),熟制。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条 件(注:冬季寒冷,可减少农业病虫害,也可提高农作物品质) 降水:主要影响土壤的水分条件,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大风:农作物倒伏 综上:气候利于农业生产的同时,同时要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