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47728870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圈地运动的进行C手工工场的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解析:联系所学过的有关历史知识,英国是世界上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这也是英国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答案:D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提供了生产原料又提供了廉价自由劳动力的是()A圈地运动 B海外扩张C海外贸易 D殖民争霸战争解析:联系圈地运动兴起的背景可知,当时是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导致羊毛需求量大增,羊毛价格上涨,一些贵族地主看到养羊比种植谷物更加有利可图,于是进行圈地养羊,原先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流浪,后来陆

2、续进入工厂做工成为工人,所以圈地运动既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羊毛),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A3下列关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瓦特于1875年改良成功B蒸汽机首先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运用C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D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解析: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在1785年而不是1875年。答案:A4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突出的标志是()A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B工商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C电的发明和利用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A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A新航路开辟后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后C第一次工业革

3、命基本完成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航路开辟后产生雏形,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世纪初最终形成。答案:C6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支持圈地运动 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C不断挑起争霸战争 D自然科学理论成就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主要是因为英国具备了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则是其物质基础,因此B项正确。答案:B7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以蒸

4、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都是”这一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应排除;题干中的说法表明了蒸汽机在英国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因此正确,应选D。答案:D8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首先要注意图中时间信息是1750年至1865年,此时正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其次要注意它反映的是资本总额的增加,没有体现出

5、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和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大规模对外输出资本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答案:D9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A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大量人口迁往殖民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图中时间信息提示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后,尤其是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使工厂逐渐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答案:B10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图示,正确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示中提取有效

6、信息的能力。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外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答案:A11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准确含义是()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形成C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D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注意题干中“社会结构”这一限定,A、B、C三项都不是指社会结构方面的影响。答案:D12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解析:本题考查工

7、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内燃机、电灯、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13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A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要转移贸易对象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用他们的土地产物”反映了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反映了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商品市场。答案:A14如果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所处位置是下图中的,那么,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的位置应是下图中的()A BC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及推断能力。首先明确,工业革命由于工厂企业的大量出现,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农耕文明如果反映图中的,工业文明则可能反映图中的和,依据材料中的“18世纪”这一时间可知,当时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还不是对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时期,因此选B项。答案:B1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外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据18世纪末这一时间可判断当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它使欧洲

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原料产地,因此对中国资源感兴趣。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

10、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3)材料二所说的“文明”是指什么?(4)材料二分析的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第(1)、(2)题要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有关工业革命含义及影响的知识回答;第(3)、(4)题要明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是世界历史的潮流和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然后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答案。答案:(1)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2)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

11、阶级。(3)指资本主义。(4)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进一步摧毁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使资产阶级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征服世界。核心: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能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17世纪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时期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数16世纪337.5万112.5万19世纪前期400万左右800万左右材料

12、三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四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农村居民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导致农村居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农村居民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根据材料四,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题时,应从农村自耕农的减少及城市居民的迅速增加两个角度分析“变化”;对于第(2)题,应结合材料三从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两个方面分析农村居民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回答第(3)题时,可从英法和俄国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得出结论。答案:(1)变化:从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说明:英国出现了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情况;英国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2)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影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使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3)认识: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环境;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