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25848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第2课时(教师版)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合作探究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明确: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2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的理解?明确: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3、文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明确:,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 “忧劳兴国”4、结合课文内容和课下注释

2、,列出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时间表。从这个时间表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时间 年龄 事件908年 (23岁) 受命继志 ,受三矢912年 (27岁) 系燕父子以组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926年 (41岁) 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突出“逸豫亡身”这个主题。5、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呢? 明确:使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手法二、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少牢()仇雠()伶官()B.俳优()欤()契丹()C.盛以锦囊()溺()汾州()D.度曲()沾襟()李存勖()解析:A项“少”应读“”;C项“盛”应读“”;D项“勖”应读“”。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及用法相同

3、的一句是()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解析:D 。A项,“从事”,古义为一般官员,今义为做某项工作;B项,“人事”,古义指人的作为,今义为人事工作;C项,“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D项,“凯旋”,古今义都是胜利归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解析:B。例句中的“其”为代词,代庄宗。B项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期望。4、下列各句中加

4、点的“与”字跟其他三句意义不同的一句是()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六国与秦皆诸侯解析:B项“与”是动词,意为“给”;A、C、D三项“与”均为介词,意为“和”。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殚其地之出,竭其地之入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函梁君臣之首 D.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解析:A项是动词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 B、C、D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6、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分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C.请其矢,盛(

5、之)以锦囊 D.未及见(于)贼而士卒离散解析:D项无省略介词。 7、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智勇多困于所溺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解析:D项“于”是介词,引出处所,不表被动。8.下列各句的诵读,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世言/晋王之/将终也C.抑本/其成败/之迹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解析:C项应为:抑/本其成败/之迹。 阅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完成1012题。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我得兄事之C.忧劳可以兴国D.而智

6、勇多困于所溺10、下列句子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燕王,吾所立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1、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9.解析:A项“函”名词作动词;B项“兄”与例句“夜”都是名词作状语;C项“兴”是使动用法;D项“困”无活用现象。答案:B10.解析:D 。A项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省略句;D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11解析:B项两个反问句,第一句否定“得失难易”之说。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