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19816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热身训练 46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号 学校 班级 学号 密封线中考热身训练:46天 总分120 分 时间 120分钟一、 积累与运用(19分)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幸福不喜欢喧xiao( )浮华,它常常在黯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 )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一个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xin( )的字条 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 )夺目。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 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 浪花,你却给

2、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 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 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A一簇 B. 一枚 C. 一缕 D. 一朵3. 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4分) 新华社6月1日电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

3、并说说你的想法。4.仿照示例,改写下列广告语之一,使之更能让人动心。(2分)广告:(某商品)物美价廉,送货到家。改写为:我们为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省事。(1)、广告:(某学校)学习的园地,成才的摇篮。改写为: (2)、广告:(某通讯器材)随时为您提供方便服务。改写为: 5.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斓,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品评每一朵牡丹与茉莉,国色天香与暗香浮动自是不同的境界;联想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既使天又刮风,天又下雨,也潇洒而坦然;咀嚼生活的平凡与伟大,豪迈壮阔是大海的生活,悠闲灵动则是小溪的生活,欣赏月亮的阴晴

4、圆缺,欣赏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种景至都是一种美,每一种感悟都是特别的收获。字词: 标点: 修辞: 6.古诗文默写。(5分)(1)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西北望,射天狼。(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和“去”的对比的词句是: , 。(4)及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后,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7月6日访问大陆。这再次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乡土情结”。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课内外均可)。A , 。B , 。二、阅读品析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4题。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5、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辛弃疾的词喜欢用典,而且这些典故用的非常贴切、寓意丰富,找出本词中的一处用典,并说说其含义。(2分)8.这首词的副标题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在这首词里,“壮”可以理解为“雄壮”和“悲壮”两种意义上的“壮”,试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之。(3分)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

6、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称其气之小大( ) 故其文疏荡( )10.说出下面句中的“其”所指的对象。(2分)(1)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 ) (2)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12.文段中作者要表达的为文主张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13.作者用孟子和司马迁的事例是要说明 和 才是写好文章的关键。(2分)14.学校要举办一次学习经验交

7、流会,班里推荐你在会上发言,请你结合上文,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要写好文章,还有哪些重要环节?(3分)答: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的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

8、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建太空城市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9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约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 ,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顶蓝天,脚踏实地。“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住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太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还有一种设计,

9、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32千米的大圆筒内。圆筒绕竖直径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太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显然,现有的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太空城整体发射上天。因此,建造太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航天飞机能自由的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和完善后,才能负担起如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

10、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的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先在太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太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建造太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实验。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造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15.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太空城的?(3分)16.建造永久稳固,适合人类居住的太空城,需要解决那几大基本难题?(2分)17.请选择下面其中

11、一个句子,具体说说句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1)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2)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18.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做些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据说种树会上瘾,因此有人会一棵接一棵一直种到死掉那天,这个说法不知相信的人有多少,因为我们看到的行为多是上瘾的砍树,一棵接一棵砍,尤其是珍贵的树种,一直看到自己死掉的那天。珍惜植物的生命,甚至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定义为仁慈。一个农人在田地里为他的牲畜收割牧草是应当的,而若在他回家的途中,故意践踏路边的一株野花,那就是残忍。不知有谁会听信史怀哲的劝说

12、,善待卑微的植物。可是植物(尤其是树)的某种特性,恰恰是最有价值的,能成为人类的教师,那就是它的“慢慢长大”,这里面包含了成长和耐性,它们是树的天性。而人类当中,只有极优秀的那一群人,才会在后天意识并且养成“成长”与“耐性”。马克.吐温有次被问到“什么是人最重要的信条”时说:毫无疑问,是成长,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的改变自己,一直到生命的结束。马克.吐温年轻时是个沙文主义者、自大狂。我们年轻时很像他。众所周知,马克.吐温后来“成长”为一个信奉种族、人类平等的人,一个视自由为最高价值的人,一个以幽默和讥笑抵挡所有残忍与短见的人;同样进入了中年,我们倒是没有一个像他了。成长,能让一个人挣脱丑陋的“茧”。

13、可惜的是,我们并不是植物,一生下来就开始成长,永不停歇,直到死亡。我们可以在很年轻时就停止成长,把生命剩下的所有时间用来美化那层丑陋的茧。树木最好的诠释了“成长”的内涵,一是把“成长”视为生命的最本质的特征,自我否认、自我怀疑、自我更新,能使“成长”过程进行到生命体的最后一刻。第二点,成长只能是缓慢的。一株小树只能慢慢长大,拔苗助长行不通,所以,缓慢在植物那里是成长的基本准则。而在人类社会,缓慢则成为稀缺元素,你可以碰到从来不读经书的信徒,从来不写作的文学家和从来不诚实的评论家,从来不做一件小事的救世者与从来不坐书房的大学教授,从来不接受新知的批评家与只相信骗术的投机者一天之内,你可以碰见上百位这样飞快的哼哼着奔跑的人,好像要带领我们到幸福彼岸。其实,只不过是盘旋在一颗脑袋顶上的蚊群而已。让人心酸的是,他们盘旋着的下方,似乎并没有一颗脑袋。让我们种一棵树吧,至少,也得经常看一棵树,看看它们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开始像马克.吐温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