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719756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 试题汇编酸碱(2) 人教新课标版1.(10邵阳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B.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2010山东莱芜,7)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2(10邵阳9)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2、D.由无色变成红色4. (10内江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 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氧气可用作火碱的高能燃料20(10红河3)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所学知识选出表中酸性最强的物质 ( )(2010甘肃兰州,23)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CH4CO2 HNO3HCl CaOCa(OH)2 Ba(OH)2NaOH CCuA B C D2.(10张家界7)、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 B、食盐 C、料酒 D、味精 【10桂林19】下列对

3、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10本溪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食品袋里充人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服用熟石灰治疗胃酸过多症 D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4.(10本溪8)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 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

4、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10河北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2010. 浙江杭州)2.2007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pH低于6. 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

5、C加入适量氯化钡 D加入适量明矾答案:B(10四川甘孜15)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钙溶液敞放在空气中会变质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2010上海31)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A.NaCl B.Al(OH)3 C.CaO D.NaOH1.(山东烟台9.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氧化物都含有氧

6、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0新疆】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ABCD图像实验或事实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2.(10邵阳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氮气 生石灰 碳酸氢钠 熟石灰 二氧化硫 酒精。回答下列问题(均填序号):(1)可作燃料的是_。(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3)能形成酸雨的是_。(4)常用来改良

7、酸性土壤的是_。(5)可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6)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_。(1) (2) (3) (4) (5) (6)1.(10云南楚雄18)(3分)小明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物质肥皂水雨水糖水柠檬汁洗洁精pH10.25.27.02.512.2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_(填一种物质即可)。(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_(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1.(1)柠檬汁(2)肥皂水(或洗洁精)(3)属于2.(10长沙42-2)(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8、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请列举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2.(2)Fe2O3+6HCl=2FeCl3+3H2O 涂油(或刷油漆等合理答案)(10海南4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_(4)复分解反应_(1)2H2O2 2H2O +O2(2)CaO + H2O = Ca(OH)2(10河南16) 16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

9、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o1、(10重庆綦江21)21(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l)为了验证反应,小明将无色酚嗽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红 色。(2)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 CO3 + H2 O.(3)小明用徽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2NaOH + H2SO4 = Na2SO42H2 O.。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徽观粒子有N

10、a+和SO42-。(4)为了验证反应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C 。ANa2CO3 BHCl CCuSO4 DNaCl21(10红河29)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硫酸钠、碳酸钙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

11、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丽认为: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只有碳酸钠 认为:只有氢氧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 NaOH(或NaOH和Ca(OH)2)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丽的猜想正确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明的猜想正确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22(10红河2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12、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1) 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2) 探究反应终点问题: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红 ,理由是 如果盐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也不变色 。(3) 关于实验中的

13、细节和意外情况:1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盐酸过量 ;2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反应充分、快速 ;3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NaOH溶液变质 (2010辽宁鞍山,22)(7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 猜想:全部是NaOH 猜想HI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