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719731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3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面与孟德尔观点相符的是()A豌豆的高茎性状是由生殖细胞内的微粒决定的B与豌豆红花相关的遗传因子在卵细胞中仅有一个C与豌豆绿色种皮相关的基因在卵细胞中仅有一个D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生殖细胞的两倍解析:选B。由于研究技术水平等多种原因所致,孟德尔仅猜测到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所控制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里单个存在,故B为正确答案。2摩尔根是一位伟大的遗传学家,曾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其突出的贡献是()A发现了减数分裂B提出了染色体学说C

2、实验证明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D成功提出了三联体密码学说解析:选B。摩尔根通过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表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B符合题意3在有丝分裂的分裂中期所见到的染色体由_螺旋折叠而成。()A染色质丝B螺线管体C超级螺线体 D核小体答案:C4以下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选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按分裂的先后排序为。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解析:选B。一个四分

4、体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如果题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A、两个a、两个B、两个b出现四个黄色和四个绿色荧光点。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只能出现四个黄色荧光点或四个绿色荧光点。6下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解析:选C。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且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表示两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5、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表示两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7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解析:选A。据图分析,甲、丁中d的数目为零,而细胞中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有可能为零,因此,d为染色单体数。乙、丙中b的数目为c的两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只有DNA分子数有可能为染色体数的两倍,因此b应为DNA分子数,c应为染色体数。8

6、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蚕豆的雄蕊桃花的雌蕊蝗虫的精巢小鼠的卵巢A BC D解析:选C。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而桃花的雌蕊中减数分裂已经完成,形成了卵细胞,观察不到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动物的卵巢中的卵细胞的生成只能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也观察不到整个过程。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B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C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D精子全部进入到卵细胞内解析:选D。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是有性生

7、殖特有的现象。精子和卵细胞各含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二者结合后,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在结合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卵细胞外。10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对维持染色体数目恒定和促进植物遗传多样性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A受精作用和种子萌发B开花和传粉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解析:选C。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1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能够基本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D

8、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析:选C。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此后代个体呈现多样性,不可能保持亲本的一切性状。12下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A BC D解析:选D。实验中活的R型细菌在S型细菌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细菌,且该性状能遗传,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为了排除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性,需要设一系列对照实验。题中均分别与构成对照。说明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后,以及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等都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

9、成S型细菌。即证明了DNA水解产物蛋白质和多糖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答案:C1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解析:选D。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合成的。

10、15下图是对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答案:A16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核糖脱氧核糖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A BC D解析:选C。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17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A9% B27%C28% D46

11、%解析:选C。这是一道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在DNA结构方面的计算题。解答此类题目须从以下三步分析:搞清题中所给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是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比例;画一个DNA分子的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和未知的碱基,如图所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计算据题意:G占整个DNA分子的27%,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27%,GC54%,那么AT154%46%,又因为它的任何一条链中AT46%,其中A18%,则此链中T46%18%28%,另一条链中A28%。18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

12、扶手”、“扶手”与“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遵循的原则依次是()磷酸和脱氧核糖氢键碱基对中心法则碱基互补配对A BC D解析:选B。从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可以看出,位于最外面的“梯子”的“扶手”应该是磷酸和脱氧核糖,而“扶手”之间的“阶梯”应该是碱基对,连接“阶梯”的化学键应该是氢键,也就是说碱基和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接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相互配对,而鸟嘌呤和胞嘧啶相互配对。19做“DNA的粗提取”实验时,选用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因是()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取提到DNA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D用

13、鸡血提取DNA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解析:选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猪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B项符合题意。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解析:选B。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包括:基因和染色体行为明显存在着平行关系,但细胞质中也有少量基因存在;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这也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12分)如图所示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_分裂过程中的染

14、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2)图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3)图中表示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4)写出DNA含量变化的规律_。(5)写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_。(6)处于CD段的细胞名称是_,处于EF段的细胞名称是_。解析:从图中甲曲线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两次减半,由此断定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曲线。分析如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完成复制,DNA含量增加一倍,经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减少一半,经减数第二次分裂DNA含量再次减少一半;而染色体的变化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减半。答案:(1)减数(2)乙(3)甲(4)2a4a2aa(5)2NN2NN(6)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22(14分)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