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719640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第20课人类迈入教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含课件)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讲授新课: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里经常使用的电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2)学科知识整合:请你结合物理学科的有关知识说一说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

2、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电

3、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明确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传送,并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等。 并引导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从而掌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取代蒸汽,进入“电气时代”。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师:你知道世界上的发明大王是谁吗?生:爱迪生。师: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生:1879年发明的耐用炭丝灯泡。留声机、电灯、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等。师: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们的先人采取哪些方法照明?这些方法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生:答略师:谁能讲讲有关他的

4、故事?生:讲述(略)师:人们都说爱迪生是个天才,可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生: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认识的?生:答略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教师投影爱迪生的名言,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汽车的问世师: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种汽车,你能说出一些吗?生:奔驰、林肯、宝马等等。师:你知道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生:内燃机。师:谁能说说有关内燃机的情况?生: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提出

5、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

6、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师: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生:归纳: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辩论:正方: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反方: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业发展汽车工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可以补充一些具体事例,以便对汽车工业的负面效应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 2、飞机的发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直观认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究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巩固、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课内容,作全课小结,投影如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