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718760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课绪论1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绪论,1 学生须知 2 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 3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估计的基础知识 4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2,1 学 生 须 知,1. 每个班按各自的实验循环表上课。请务必记住自己的实验循环号(实验课前统一排序),并按上课内容做好预习。相关问题若有疑问请课代表在值班时间到 S1-418或404询问。 2. 上课时间:下午2:00 3:50 晚上7:00 8:50 。 3. 实验课共上8次:1次实验绪论课,6次排定的跟组实验,1次设计性实验.,3,4.实验课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迟到早退者根据情况适当扣分。 5.若因事、因病而缺课,实验时让班长或课代表向任课教师替交请假条,

2、 并填写“未做实验记录表”, 未做实验者应及时找时间补做实验, 补做后由本人在登记表上签字。,4,6 . 实验成绩以平时为主, 期末根据情况确定考核方法。 规定缺做一个实验期末总成绩为0分, 实验后不交报告该实验成绩判0分。 7. 交实验报告的时间为1个星期, 由课代表将报告收齐后交送相对应的实验室及任课教师。(一般是做下一个实验时,交上一个实验的报告),5,实验课表在S1-418门口, 请课代表提前记录本班的实验内容及其循环号和每一实验所对应的实验室门牌号,并及时向同学公告。 以上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切记!,6,物 理 实 验 基 本 程 序,每一次实验课包括预习、实验和写实验报告三个环节 1.

3、预习 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预习 。预习时应仔细阅读实验教材,着重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的大体步骤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预习时要求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的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包括公式及各量的物理意义、原理图、线路图或光路图等)。,7,2.实验操作(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步骤和要求认真进行调试、 仔细观察和测量有关的物理量。 课堂实验可分为:仪器的安装和调试;观测(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和测量内容步骤并能正确使用仪器后可进行正式观测);记录(记录的内容:日期、时间、地点、仪器及其编号、简图、简单过程、原始数据、有关现象、随时发现的问题等,记录不得用铅笔);仪器还原(将其恢复到实

4、验以前的状态)。,8,3. 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总结和深入理解的一个重要步骤,要认真去做。 报告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及编号、实验原理(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简要叙述,包括画出原理图、电路图、实验装置图等)、简述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将数据按一定函数关系求出结果,最后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讨论(即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或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包括对实验改进的意见)。,9,2.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展、物理理论的形成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科学实验来证实。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

5、,纵观物理学三百多年的发展史,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以实验为先导的。 伽利略的单摆实验和斜面实验为研究力学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库仑通过滑板实验提出了摩擦定律,胡克的弹性实验、玻意耳的空气压缩实验、波雷里的表面张力实验为物理学提供了新事实和新规律。,实验可以发现新事实,实验结果可以为物理规律的建立提供依据,10,在电学方面如库仑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的建立,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解定律和电磁感应现象等,无一不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双折射现象也都是首先从实验中发现的。 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一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也是实验的结果,它们的发现为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奠

6、定了基础。例如卢瑟福从大角度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证实了原子的有核模型的正确性等等。,11,实验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重要判据,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总结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间的争论,能很好地解释勒纳德等人的光电效应实验结果,但是直到1916年当密立根以极其严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之后,光的粒子性才为人们所接受。 1973年丁肇中用高能同步加速器发现了J/粒子,进一步证实了盖尔曼1964年提出的夸克理论。,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是相辅相成的,规律、公式是否正确必须经受实验检验。只有经受住实验的检验,由实验所证实,才会得到公认。,12,物理实验是一门必修课,我们所开设的每个实验题目都经

7、过精心设计、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它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大家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使同学们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诸方面得到较为系统、严格的训练,是从事科学实验的起步,同时在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及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精神方面也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同学们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真正能学有所得。,13,3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3-1 测量与误差 3-2 随机误差的处理 3-3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3-5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14,3-1 测 量 与 误 差,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 完整的测量结果

8、应表示为: 以电阻测量为例包括: 测量对象 测量对象的量值 测量的不确定度 测量值的单位 (Y = y U表示被测对象的真值落在(y U ,y U )范围内的概率即被测对象量值在(y U ,y U)范围内包含着一定的真值的可能性 。,15,测 量,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直接用仪器或器具测出量值的测量。 间接测量是指依据待测量和某几个直接测得量的函数关系求出量值的测量。 不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按其测量次数又可分为单次测量和多次测量。 单次测量是只进行一次的测量。 多次测量又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16,等精度测量的可靠性是相同的,因此只有等精度测量才能进行误差计

9、算。 实验中对同一待测量,用同一仪器或精度相同的仪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测量是等精度测量(否则是非等精度测量)。物理实验中凡是要求进行多次测量的均指等精度测量。 任何测量都可能存在误差(测量不可能无限准确)。,17,测量误差的定义和分类,误差y测量值 y真值 y可能比真值大、也可能比真值小,因此误差y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在这里所说的真值是不知道的,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常用被测量的算数平均值(或标准值)来近似代替真值。 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 y 相对误差 误差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可将误差分为两大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18,定义 由于偏离了测量规定的条

10、件或测量方法不完善等因素所引入的按某些规律出现的误差。 特点 测量结果向某一确定的方向偏离(即测量结果相对于真值或标准值总是偏大或偏小)或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所以系统误差也称恒定误差。 产生原因 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者个人带入的误差。,系 统 误 差,19,系统误差分类 已定系统误差恒定系统误差 如:电表、螺旋测微计的零位误差、 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外接由于忽略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消除的方法:调节零点或对零点进行修正。,20,电流表外接,电流表内接,21,未定系统误差可变系统误差 如:螺旋测微计制造时的螺纹公差,齿轮、光学分度头中分度盘等安装偏心引起的齿轮齿距误差、分度

11、误差等。,22,消除的方法: 应从产生误差的根源上寻找原因。它要求测量人员对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具体的测量条件和误差的性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相互抵消或补偿。 线性系统误差:由于它随某因素t按比例递增或递减,因而对任一量值而言,线性误差依赖t而相对该值具有负对称性。因此,在选取测量点时,注意取关于t的左右对称处,两次读数平均,即可消除线性系统误差。此方法称对称补偿法。如机械式测微仪、光学比长仪等,都以零为中心对称刻度,一般都存在随示值而递增(减)的示值误差。用对称补偿法可以消除这类误差。,23,周期性系统误差:可以相隔半个周期

12、进行两次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即可消除误差。如仪器度盘安装偏心、测微表针回转中心与刻度盘中心的偏心引起的刻度示值误差呈周期性变化。 复杂规律系统误差:对于一些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当不方便分析或分析需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时,常常采用组合测量法来消除。(略),24,随机误差,定义 在实际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出现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 产生原因 由于某些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例如: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变化、震动、电压波动、操作读数时的视差影响等。 随机误差的出现从一次测量看是偶然的,但若测量次数充分多,结果中就会出现规律性统计规律,即服从“正态分布”。 如下图所示,25,随

13、机误差分布的四个性质:,1.单峰性,2.有界性,3.对称性,4.抵偿性,26,特点 单峰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比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有界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近于零。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抵偿性对同一量的测量其误差的算术平 均值随测量次数增加而越来越趋近于零。,27,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精密度:重复测量数据相互分散 的程度 正确度: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 程度 准确度: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 反映,28,29,任一次的测量误差:,(近真值),(偏差),m次:N1,N2,Ni,Nm,(m ),直接测量结果最佳值算术平均值,3-2 随机误差的处理,30,31,随机误差

14、的处理举例,例:用标准米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共10次,其数据如下(单位cm): 试计算算术平均值 测量列的标准偏差S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32,解:,33,在 范围内 p=99.7%,真值落在 内的置信度也是68.3%,对于不同的置信区间,真值被包含的概率P不同。,在 范围内 p=95.4%,只是一个通过数理统计估算的值,表示真值的一定的概率被包含在 范围内,可算出这个概率是68.3%。称之为置信概率或置信度。,是一个误差范围,称为“误差限”或“置信限”,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34,拉依达准则,凡是误差 的数据为坏值,应当删除,平均值N和误差S应剔除坏值后重新计算。,注意:,拉依达准则是建立在

15、的条件下,当n较少时,3S的判据并不可靠,尤其是 时更是如此。,极限误差,3S:极限误差,测量数据在 范围内的概率为99.7%,坏值的剔除,35,36,3-3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不确定度的概念 由于误差的存在而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是被测量值在某个量值范围内的评定。 不确定度用U表示 误差以一定的概率被包含在量值范围(-U,+U) 中 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被包含在量值范围 中 不确定度反映了可能存在的误差分布范围,即随机误差分量和未定系统误差的联合分布范围而不确定度总是不为零的正值,是可以具体评定的。,37,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估算,不确定度分为两类: A 类分量UA 多次重复测量用统计方法

16、评定, 与随机误差 有关的分量。 B 类分量UB 用其他非统计方法评定,与未定系统误差有关的分量。 总不确定度的合成 以上两类分量在相同置信概率下用方和根方法合成总不确定度: (物理实验教学中一般用总不确定度,置信概率取为95%),38,A 类分量 简化估算 由于测量次数少,数据离散度大,测量结果将不符合正态分布,而是符合t 分布规律。此时对随机偏差的估计,要在贝塞尔公式的基础上成上一个因子。 即 当置信概率P及测量次数确定后, 也就确定了。教材11页给出了在P0.95时的部分数据。 当测量次数在68次时 误差并不大,此时A类不确定度可以简化为,39,B类分量简化估算 作为基础训练,大学物理实验课中B类分量一般只考虑仪器误差所带来的不确定度。 即: 不确定度的合成,40,A.由仪器的准确度表示,B.由仪器的准确度级别来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