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716530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课时跟踪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 25 分钟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 面”是指 () 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 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 C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 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的扇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也借深圳的发展 来带动内地的发展。 答案: C 2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 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 伐。这

2、一步是() 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沿江港口城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材料中的“大连、青岛 ”是沿海港口城市。 答案: B 3下图中属于我国开放的14 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是() AB CD 解析: 是指厦门和深圳,它们是经济特区,故应排除;而是指福州和北海, 它们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答案: C 4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A广东、福建沿海B海南省 C上海浦东D广西北部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1979 年,我国开始在

3、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试点,因此,这个“圈”是指广东、福建沿海。 答案: A 5下列有关对外开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80 年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B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C 1992 年正式批准上海浦东的开发 D 1985 年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可采用排除 法解题, C 项发生在1990 年。 答案: C 62011 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前十位中江苏占七 席。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

4、洲开辟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浦东划 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B CD 解析: 中有江苏的连云港、南通, 都能直接促进江苏的发展。距离过远,对 江苏的发展不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答案: A 7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引进外资为主 B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C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D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 为主,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不具 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答案: C 8.右图所示地区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 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

5、桥梁”,这里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上海浦东 解析: 题干材料评价的是某一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是对上海浦东的评价,故 选 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1992 年邓小平 “南方谈话 ” 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 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

6、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 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2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92 年“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 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 E、F 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 市和地区 )(8 分) (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 放有什么本质区别?(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问比较简单,从春天的 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老人 ”是指邓小平,这里“春天 ”

7、比喻改革开放的春天;第(2)问 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逐一填写 即可; 第(4)问根据教材说明特点,再抓住题眼 “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 说明 “本质区别 ” 即可。 答案: (1)“老人”:邓小平。内涵:改革开放。 (2)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3)A :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E:福州; F:闽东南地区; G:海南; H: 浦东。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本质区别: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 强逼迫下打开国门有本质区别,今天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8、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平 等互利基础上的对外开放,而过去的开放是在被迫的、不平等条件下开放的,无独立自主 可言。 以下内容请删除 怎么学习高中文科历史 1.上课好好听讲。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历史这门课,多么不喜欢 这个老师,多么想睡觉,都请认真听讲,不发呆不神游。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有PPT 课件, 可以把特别重要的课件拷回家,打印进行复习。 2.认真完成历史作业,这也是非常基本的。一旦有错题,要及时订正,不懂要问,在书上把 相关内容勾画出来考前复习。不建议一边做作业一边看书,考试你又看不了。 不会的忘记的, 先跳过去,做完后去历史书上找,划出来。 3.有适当的课外练习,不用很

9、多,忙的时候几道也可以。但要保证每天都要做一定时间的历 史题(不管是不是放假),保持感觉。历史的错题要及时解决,不要积累起来。 4.重视历史课本。老师可能出错,作业可能出错,网络可能出错。但课本绝对是对的(起码 对于考试来说是这样) ,一切依据都要去课本上寻找。考前一定要看书。看书要仔细,不要 放过任何细节,但又要着眼于宏观。 5.关于历史错题本有没有必要,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同人适合不同的方法,没必要千篇一律。 有些错题和年代和人物有关(也就是标准答案可以在书上找到,毫无争议的) 值得记下来反 复复习, 但一些理解题, 存在争议的就没必要了。最重要的是有了错题本一定要去看去复习。 6.学会利

10、用历史大事年表。时间对于历史这门课非常重要,虽然大事年表书店里可能有,但 建议自己制作, 即摘录上书本上每一个时间和对应的事件人物,再按顺序排列。 着有助于理 清思路。 如何能学好高中历史 1.以史为论据,理清线索历史都是存在的,即使有些误差也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以我们书 本上讲述的为依据,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错误,但是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应该是少之又少。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史为论据,不要片面的去理解和批判,理清我们需要的线索,不 要断章取义。 2.唯物的历史观, 辩证的思维方式首先以史实为依据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更加应该掌握 史实, 尊重史实,这些才是我们解答历史学科问题、提高自己作答的

11、能力前提。在学习过程 中,我们应当养成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去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 的问题思维习惯。此外, 历史也是一门内容比较丰富的社会学科,涉及我们人类的各个时期 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活动和科技、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还需要 注意中西的结合比较,以及注意它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比较,看待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具体历 史背景和世界历史大背景的前提下去思考问题。小编推荐: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 3、加强训练,注重总结历史学习注重理解和记忆,更注重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 的提升,所以通过适当的练习强化对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的掌握,提高概括、比较、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对重点知识、重点内容、 重要结论、 重要线索、典型题目、解题规律方法以及小专题的总结和掌握,以及注意对知识 的理解和概括,进而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