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7715550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山行鄂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古诗诵读 山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 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 2. 认识一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朗诵古诗及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用字的精妙。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 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块儿背上行囊到山中 去走一走,我们现在就在诗人的指引下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 自由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指导学生断句。 3. 根

2、据正确的断句方法,齐读。 4. 默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5. 全班讨论,解决字、词义。 6. 再次齐读。 三、分析诗意 出示前两句诗的图文。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书:白云生处) 1. 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 全班交流反馈。 第 2 页 4. 师总结: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登上了高山,抬头远望,山上白云飘荡的 地方住着人家。 5. 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 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出示后两句诗的图文。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板书:红于) 1. 自由读这两句诗,提出疑问。 2. 小组讨论交流诗意。 3. 全

3、班交流反馈。 4. 师总结: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傍晚的枫林晚景,那霜打后的枫叶红得 比二月春花还要鲜艳。 5. 指名说两句诗的意思。 6. 齐读两句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总结提高,积累背诵 1. 齐读课文,想想全诗大意。 2. 指导学生看插图,指导学生说说大意。 3. 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4. 畅谈学后所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树林的美丽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美 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杜牧其他的的诗读一读。 3说一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的大体意思。

4、 参考答案 1. 略 2. 略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 傍晚的枫林晚景,那霜打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春花还要鲜艳。 【板书设计】 第 3 页 山行 白云生处红于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从初读扫清障 碍,到理解诗文,再到背诵诗文,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 , 不时引导学生们走上台来 , 操作学习 , 以强化记忆。老师和同学的有 效互动 , 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情景中读懂诗句, 理解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杜牧的 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由“寒山”、 “石径” 、 “白云” 、 “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 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 枫叶的同时, 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 能够激发学生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作者介绍】 唐朝杰出诗人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

6、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 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 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 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山行诗歌原文及白话文译文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第 4 页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

7、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 xi ,为伸向的意思。 6. 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 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 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

8、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 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 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 鸡鸣犬吠, 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 没有一点儿死 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 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 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 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 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 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

9、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 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 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 第 5 页 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 “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 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 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 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 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 人 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

10、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 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 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 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 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 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 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 说明山很

11、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 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 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 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 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 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 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 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 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 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

12、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 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 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 这一片红色, 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 机勃勃的景象。 第 6 页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 哀伤叹息, 他歌颂的是 大自然的秋色美, 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 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 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 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句,看似抒情叙事, 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 陶然而醉的诗人, 也成了景色的一 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 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