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712378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讲--德育模式幻灯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 言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 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呼唤一种 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学校德育新模式已成为 当代德育改革的迫切任务。,2,第十二讲 德育模式,3,一、德育模式概述 (一)德育模式的概念 德育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德育专 家理查德哈什提出。他认为,德育模式是一 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为过程的 方式,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 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4,德育模式 指在一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指导 下,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 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德教育范型。 是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 径等的结合方式。,

2、5,德育模式包括:关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 育的理论观点,促进道德发展和组织德育过 程的基本原则,以及展开德育过程的组织形 式、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评价 机制等。,6,(二)德育模式研究的主要视角 1.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 4.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 5.注重道德情感体验,7,二、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 (一)价值澄清模式 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8,时间: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美)拉思斯、哈明、西蒙等人 理论假设:当代社

3、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 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 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 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 临选择。,9,1、主要观点 (1)认为价值相对; (2)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辨别和认 清自己的价值,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3)价值观辨析过程由三阶段七步骤组成: 选择赞赏行为,10,2、 评价 优点: (1)尊重儿童的主体作用; (2)注重发展儿童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 值观选择能力; (3)注重现实生活 (4)有很强的可操作性。,11,缺点: (1)过分强调价值的个体特性,容易导 致价值相对主义; (2)如何架起个体的价值认识与道德行为之

4、间的桥梁,也需予以深入探讨。,12,(二)认知发展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儿童认知判 断的能力,他们把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教育只有遵循 阶段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13,1、主要观点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 明辨是非的能力; (2)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按 阶段有顺序地发展;,14,(3)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 论; (4)倡导“道德两难法”和“团体公正法”。,15,2、 评价 (1)忽视道德情感的陶冶和行为习惯的训 练; (2)忽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区别;,16,(3)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

5、段的顺序固定不 变,否定了可能出现的“倒退”现象; (4)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的研 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17,(三)体谅关心模式:(英)麦克费尔 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 谅别人 ,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 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 道德的社会公民。,18,教育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关心周围 的人与世界。从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 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 的家人朋友同事,关心其他的物种,关 心真理知识学习,也关心自己与自己的 健康. . . . . .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

6、要,帮助学生 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 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 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20,2、主要观点 (1)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 宿; (2)建立生命线和学会关心系列教 材及其教师参考书。,21,3、评 价 (1)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 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础,并使其在课堂 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教材生命线和学会关心别具一 格,内容逼真,对道德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有启示作用。,22,(3)有助于

7、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 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4)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 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 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23,(四)社会学习模式:(美)班杜拉 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 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 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24,1、理论假设 (1)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 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 成人的复杂行为; (2)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 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 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25,(3)强调

8、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 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 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 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26,2、主要观点: (1)强调观察学习、榜样学习和强化的作 用; (2)以行动研究为主线,着眼于儿童道德发 展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27,(3)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4)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 展阶段。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主 张德育应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 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28,3、评价 (1)吸收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 义的思想,发展行为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 用

9、,在道德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2)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必要关注, 对认知结构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重视不够;,29,(3)从外在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德发 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进家长、教师的行 为,完善、优化德育环境有重要作用。 (4)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 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5)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 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30,(五)完善人格模式:(美)里考纳 1、主要观点 (1)道德教育应以追求儿童完善人格为宗 旨; (2)提出了完善人格三因素理论; (3)提出了12条操作建议对德育工作者有参 考意义。,31,人格三因素理论 1、道德意识:(领会道德价值

10、观、理解 别人、道德推理、作出决定、自我反 思) 2、道德情感:(良心、自尊心、同情 心、自我控制、谦卑、热爱真善美) 3、道德行为:(能力、意志、习惯),32,12条操作建议 1、教师应成为关心者、榜样和学生的良 师益友; 2、创设教室内部的道德交往; 3、实施道德纪律; 4、召开班会; 5、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6、利用合作方式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33,7、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8、鼓励道德反应; 9、教会学生解决冲突; 10、促进对世界环境的关心; 11、建立积极的校内道德文化; 12、学校、家庭和社区配合进行道德价值观 教育。,34,2、评价 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11、人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对确实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35,(六)社会行动模式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纽暑,他提出 了为了公民的行动而改变课程的主要注意中 心,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发现、探索和解 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建议学生既要学习有关 课程也要参加社会 活动。,36,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 有鲜明的行动取向。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行 动能力 : (1)物质能力(影响物体的能力) (2)人际能力(对人的影响能力) (3)公民能力(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能力,37,三、国内德育模式简介 (一)“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是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它以 “学会关心”作为基点

12、与核心,是道德教育从 “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的过程,或者说, 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 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38,“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操作办法,主要 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营造关心性体系, 另一方面是指导关心品质学习的具体方式, 主要包括品德践行作业、设岗服务制、道德 游戏、关爱叙事等方式。“学会关心”采取“践 行一体验一认知”的路线。,39,(二)欣赏型德育模式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道 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 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 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 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让道德学习 在欣赏中完成

13、。,40,一是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二 是德育情境与要素的审美化;三是在“欣赏” 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德育 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 键。因而,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 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和欣赏。,41,(三)对话性德育模式 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 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 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的质 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42,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 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 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 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 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

14、;其三,德育对话是人 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43,(四)活动道德教育模式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 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 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 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 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 体性活动等。,44,“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 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 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 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 任。,45,(五)生活型德育模式 第一,生活型德育是以现时的、自

15、然 的、真实的生活为基本途径对学生实施的德 育;第二,生活型德育主张学校德育是对 “人”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 生的主体性;第三,生活型德育注重转变和 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46,生活型德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在 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去 生活。其目标分解为四个更具体的指标,即 学会品德实践、学会品德体验、学会品德感 悟、学会品德选择。相应地,该模式的基本 框架是:引导品德实践、引导品德体 验、引导品德感悟、引导品德选择,这 个过程由主导性贯穿,可循环往复。,47,(六)主体德育模式 第一,主体德育模式以师生互动为基 础,由此所建构的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目 的性

16、特征。第二,主体德育模式以主体性原 则为基本原则,在德育过程中,应发挥师生 双方的主体性。第三,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 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第四,主体德育模 式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48,近年来,具有主体德育模式类型特质的 具体模式还有:自主构建型德育模式、“自主 选择养成”德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 “激励参与”德育模式等。,49,德育模式综述 (1)各种德育模式虽有差别,然而它们都是当代道 德实践的产物,都是对当代学校道德实践的某一方 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 的价值。 (2)每一种模式仅仅是对道德的某一方面、某一部 分、某一形式或方法的研究,我们了解的道德流派 越多,就会越清楚全面地把握当代道德的发展 。,50,(3)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道德模式都不是相 互对立的。是从不同社会需要出发,对道德 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都对当代 道德某一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51,四、当代德育模式的人本化趋势 (一)目标指向: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性” 1.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2.强调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