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感分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708318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情感分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情感分类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高考复习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写景抒情诗,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爱国、爱情、乡愁、

2、惜春、伤春等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1、写景抒情诗,要注意从三方面入手: 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即事感怀诗,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

3、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咏物言志诗,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无人理解。 2诗人情感:以孤雁自喻

4、。体现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

5、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3、咏物言志诗,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 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内容:描绘某一物象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诗人的精 神

6、、品质或理想。 手法:1。托物言志 石灰吟(于谦 明朝) 千凿万锤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借物言理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怀古咏史诗,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7、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游览越中(今浙江绍兴),有感于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

8、”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

9、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可资比较: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即姑苏台,

10、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

11、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怀古咏史诗特点,1.内容:以历史典故为题材。2手法:借古讽今。 3.思想情感:(1)感慨朝代兴替变化,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2)称颂、仰慕英雄,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感。(3)对自己的境况表示不满,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

12、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 (4)对统治者的昏庸不满,不要重蹈前人覆辙。 4、读法指要 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要弄清史实, 作者“怀”什么“古”; 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边塞征战诗,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第一句怨战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

13、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边塞征战诗特点: 1.常用意象: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2.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悲壮宏浑。 3.思想情感: (1)描写边塞风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单调。 (2)表现戍边将士忠君报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渴望,英 勇杀敌的精神。 (3)反对不义战争,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4)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5)思念家乡,思念亲人。,5、边塞征战诗,读法指要 了解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惜别送别诗,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1)作者在诗中抒发

14、了怎样的情感?,(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2.情感: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鼓励安慰等。,3.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6、惜别送别诗,读法指要 1. 体会景语,体味情语。 2.把握

15、常用意象蕴含的情感。,7、思乡怀远诗,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P213-7,(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1.内容上,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

16、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苦,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2写法上: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7、思乡怀远诗特点,山水田园诗,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天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1)首联、颔联诗人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情怀?试具体分析。,(2)“远岫穿云翠,畲天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穿云翠”是生动美丽的景色,“得雨肥”意味着丰足。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这是乐景写哀情。,此类诗歌的特点 1、描写优美的田园山水风光。.特征(意象)有: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