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7704059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拾(sh)级歼(jin)火尽(jn)管给(j)予同情B洗漱(sh)挟(xi)持晕(yn)船劝善惩(chng)恶C自诩(x)匀称(chn)晌(shng)午声名鹊(qu)起D前瞻(zhn)犷(gung)悍瓜蔓(wn)乳臭(chu)未干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为提高城市现代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宁波市将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终生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B宁波,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

2、扼守南北海运之要冲,雄踞河海运输之枢纽,唐代起就跻身中国三大名港之一。C文学艺术家的贡献,虽然不像企业家的成就一样,会产生立竿见影的速效,其对于人文发展、道德发展和社会文明,却是一种巨大而潜在的影响。D为控制在用车实际排放污染,环保部门须在从新车到在用车排放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励行实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雾霾已经无情地窒息了我们的呼吸和生存,我们就必须拿出整顿“四风”一样的决心和勇气治理雾霾。B在中国大幅而快速崛起的今天,过度强调英语这种带有“自我殖民”性质的心态,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反越来越变木加厉。C当前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很危险,千

3、万不要把海量浏览来代替深度阅读,海量浏览就是把自己变成白痴。D好书不可多得,“秒读”实在是暴殄天物,只凭风驰电掣的速度掌握书中内容的“诀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假白岩松语录的出现,是大家因为期待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就以其名义说出。B面对一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出国,有的老师感到担忧,有的则认为无妨,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能力行万里路,就不妨先读万卷书。C富豪并不一定是贵族,只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富豪就达不到贵族的境界,贵族不仅追求前两者,还追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D为了解决面临的人口过快增长、陆地资源锐减两大困境,不少科学家在锐意探索,寻找

4、出路,包括向太空求生路。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书信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满了善意的夸张,虽有点却助我们度过精神饥荒。其实每一封信都充满被偷窥被检查被告密的危险,有多少的故事源于书信引发的祸端。但书信仍在继续着,仍有那么多人。书信是书信年代连通外界仅有的通道,唯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抛洒所有的废话和激情。悲惨痴心不改自欺欺人愿豁出去ABCD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一头驴听说蝉唱歌很好听,便很想跟蝉学习唱歌。有一天,驴向蝉提出了恳切的请求。蝉看了看驴,说“你真想学唱歌吗?也可以,但你必须每天

5、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驴听了很高兴,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几灭,驴就饿死了。7请写一段话,把下列的词语至少用上三个,要求有一个中心,写出一点诗意。字数不超过150个。(5分)古朴情趣欣赏平添恬静困惑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诗言志”观念被近代学者视为“千古诗教之源”,又被现代学者视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我们不妨以“诗言志”观念的演进作为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诗言志”见于尚书尧典,它只是原始乐教的一个关目,沟通人神的一条途径,这致“神人以和”的一种手段。早期的“诗言志”还不

6、是独立的文学观念,而是宗教观念,但它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以后,“诗”被纳入礼乐教化的体系之中,与世俗政教和文化制度紧密结合。“采诗”和“献诗”制度使“诗”成为表达氏族情感和沟通政治情绪的工具,完成了从“神明昭告”向“天子听政”的转变。社会礼乐制度规范和仪式运用规则赋予了诗乐以意义和价值。春秋时期,“诗”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赋诗言志”以摆脱乐教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独立“言志”功能;一是通过“礼”“仪”之辨以摆脱典礼仪式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内在意义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春秋诗教传统,为诗的观念解放

7、和文学观念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使诗进入到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献诗陈志”的礼乐教化增强了诗的社会性功能,文学观念的伦理道德要求可以从这里获取实践理性经验。“赋诗言志”的春秋诗教赋予了诗的独立性价值,文学观念的私人化倾向可以从这里开放出个体人格和精神情感的奇葩。当诗获得独立价值并与个人精神生活和人格修养联系在一起,独立的文学观念也就同时发生了。春秋末年,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诗教传统,强调其“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提倡用诗来培养君子“威仪”和“气志”,并指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学术路径,将重视集体仪式的传统诗教改变为重视个体人格修养的新诗教,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

8、的成熟和文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孔子的文学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源头,无论道家、墨家,还是后起的法家,都从孔子文学观念中得到启发,并循着各自的学术路径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文学观念,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着文学观念的发展和文学思想体系的建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学思想一直被奉为正统,引导着并规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探讨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路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观念的发生路径和建构过程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节选自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有删改)8下列不属于诗言志可作为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的理由的一项是A“诗言志”被近代学者视为“千古诗教之源”,被现代学者视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B我

9、们从“诗言志”观念的演进中,认识和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C道家、墨家和法家都从孔子文学观念中得到启发,孔子文学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源头。D“罢黜百家”后,儒家文学思想一直被奉为正统,引导着并规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早期的“诗言志”虽不是独立的文学观念,但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我们仍可视其为“千古诗教之源”。B西周时“诗”被纳入礼乐教化的体系之中,这使“诗”的社会性功能得到增强的同时也受到了礼乐的束缚。C通过“赋诗言志”和“礼仪之辨”,“诗”的独立性价值得到凸显,这为文学观念的成熟奠定了基础。D孔子将“诗”与个体人格修养联系在

10、一起,提倡用“诗”来培养君子的“威仪”和“气志”,不再强调“诗”的社会功能。10概括“诗言忠”观念的演进所经历的三个阶段。(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藤鲍尔吉原野藤不是树,不是根,又似根似树。树直立,根在地下爬行。藤选择做一根藤,是植物里的龙蛇。藤想去一切地方。它想知道泉水从什么地方流出,野果边上有没有刺猬的洞。藤从悬崖爬上爬下,把阵线搞乱。没有哪一棵树像藤这么胡闹。树像士兵一样站在哨位,一辈子没往前走过一步。藤直不起腰,它需要挂在什么东西上。藤做的事情叫作借力。它认为所有的地方都是肩膀。它拍过石头、树和草的肩膀,然后向上爬。藤好奇心重,想知道高处有什么,想知道高

11、处的高处还有什么,藤编织了森林里的蛛网。藤被庄子的故事吓住了:树越成材越近刀斧,树一旦丰厚挺直就成了床,供人坐榻,成了桌椅板凳和皇帝的案子。树不读书也被迫充当书架。藤是明白人,“材”勾连着“用”。树成了材也不过是大立柜,变成夹肉的筷子自己却吃不着。藤以不材自喜,它要做一个山野流浪汉,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就这么办了。藤不开花,它情愿寒伦,像穿褐色雨衣的药农。在雨里,藤的衣衫像石头一样黑湿黏滑,不开花。植物开花只是一个富贵的梦想。花开过,花瓣被风撤走,被流水偷走。花记不住自己到底有几个花瓣。开花的树多少有一些矜持,像做家务的男人,更像粉墨面世的梅兰芳。藤没有开花的基因,这不算什么,不开就不开。藤假

12、如开了花,必定妖邪,像身怀杂种的茨岗女人。藤把开花的力量变成皮革般的纤维,坚韧不拔。日本这个地方国小藤多。他们建立户籍制度时国人无姓,阿三阿四,官令民有姓,民取“田、山、松、井”等山野事物作姓,缀以状态助词“中、上、间、下”,也有“藤”。藤野、佐藤不是一根藤。山多藤就多,平地有草没有藤。日本的藤是造床材料、造桥材料,藤条抽人人疼。中国的文人画里,写藤见到笔墨功夫。毛笔先天适合写藤,藤之老劲虬顽,以墨之滞迟枯涩应对之。黄宾虹说,笔做什么?分明;墨作什么?融洽。黄宾虹把笔墨最上境界称为“融洽分明”。他的画语录常说笔法,笔分八面是黄宾虹的标志性言论,但他的画最好的地方仍在墨法,茂朴华滋显示黄墨的神力

13、。有画家研究黄宾虹一辈子,不知他作哪一种皴法。我说黄宾虹山水无皴法。他问是何法,我说不告诉你。画藤也无皴,见清楚笔法,所谓线。朱耷画荷茎与藤何其相似,只是墨性不同。毛笔的线一一齐白石称运笔要迟,石鲁的线却飞快一一在画藤时显出疾徐枯润,显示毛笔的霸蛮,齐白石说毛笔可夺天工。一般画家不画藤,也画不了藤,怕别人说他在画蛇或画井绳。徐渭是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齐白石的藤显露金石章法。藤在文人画里上了厅堂,化大野为大文。文人画的藤叛逆,臣服朝廷的人肯定不画藤。藤在笔墨之间不止纠结,是不求纠结,纠结自来。大师的墨藤肚子里有火,是身在江湖不屑江湖,是好纸好墨,是不皴,是仿家画不来的黑道道。藤是国画里的美人

14、。就这样,艺术远离着生活。在所谓“生活”里,藤变成屁股下的椅子,被屁熏得油汪汪的黄。藤是蛮人孟获的盾,是西南少数民族孩子上学路过的桥梁,是供养苔藓、昆虫的共生体。森林里,藤比树烂得慢,它属于筋一类炖不烂的东西。藤是高加索山民采野蜂蜜的梯子,它见过无数采蜜人摔进山谷。(选自2013年4期散文)11作者为什么说藤“是植物里的龙蛇”?(4分)12请赏析文中第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13第段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请作出赏析。(4分)14第段叙写文人画里坐的藤,有何作用?(5分)15你怎样理解第段中作者说的“艺术远离着生活”?(4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

15、文,完成16-20题。(19分)与萧翰林俛书【唐】柳宗元思谦兄足下:昨祁县王师范过永州,道思谦蹇然有当官之心,乃诚助太平者也。仆闻之喜甚,然微王生之说,仆岂不素知耶?仆不幸,向者进当臲卼不安之势,平居闭门,口舌无数,况又有久与游者,乃岌岌而操其间哉。其求进而退者,皆聚为仇怨,造作粉饰,蔓延益肆。非的然昭晰,自断于内,则孰能了仆于冥冥之间哉?然仆当时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恕媢嫉,其可得乎?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生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圣朝弘大,贬黜甚薄,不能塞众人之怒,谤语转侈,嚣嚣嗷嗷,渐成怪民。饰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生,不知其端,悲夫!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是非荣辱,又何足道!云云不已,祗益为罪。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楚、越间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