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7704035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三语文试卷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口口口口口。(诗经蒹葭)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杜甫春望)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孔子见贤思齐,以贤为师,曾有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求教的佳话。论语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6.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

3、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4、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战国策一书,是时期由(人名)编辑整理的。(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2分)修八尺有余()孰视之()私我也()今齐地方千里()11.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分)答:12.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分)答:13.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3分)答:(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邓艾字士栽,少孤。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

6、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注释】陈寔(sh):字仲弓,颍川许人,东汉名士。厚:厚待,优待。计吏:官职名。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重遗其母()15邓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写。选文中,他在任汝南太守前,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2分)答:16.文中“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遗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这句话

7、体现了邓艾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忆萧乾先生舒乙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漫什么乐趣。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也就是说,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并且强调,这是在自己家里,要着便装,怎么舒适怎么来。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萧乾先生的家,表面上看,极乱,极拥

8、挤,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儿。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儿,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萧乾先生有许多小发明。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版,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头上有

9、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会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白嘴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写家写的东西注

10、定又好又多。冰心先生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萧乾先生的确很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有二战回忆系列等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出书。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最想翻译尤利西斯,因为它最难译。有萧乾先生合作,使她终于下决心开始啃这块硬骨头。他们给自己定了“纪律”,在家里开办了“家庭翻译作坊”,是标准的夫妻店,规定每天翻一页原文,翻不完不睡觉,外带要做完那页上的所有注解。注解多得不得了,全是译者自订自拟的,有六千多条。有一幸正文是三万字,注解也是三万字,了不得!为此,两个人都废寝忘食地干,早上五点就起床,醒不来就上闹钟。二人接力,

11、文先生先草译,萧先生接棒,做文学润色,宛如二度创作,一干就是一天,整整四年,此时萧先生已是八十岁老翁,而且只有一个肾。萧乾先生文思敏捷,写东西极快,有时一天能得一万多字。就这样,萧先生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叶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的。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国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他经历复杂,

12、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二十年前,出版家协金决定给老编辑家常君实先生和赵家壁先生颁奖。这二位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上有着杰出贡献,可是偏偏被人渐渐淡忘。此消息一出,萧乾先生立刻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他说,这次授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为全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表彰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专替别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树立了最可敬佩的榜样。此评论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只因为

13、它道出了人们心中想说的话,代表了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伸张了正气。萧乾先生一次在巴金先生的创作成就展上即席讲话,他说:“我也要努力讲真理”,他不无幽默地笑着补充道:“不敢保证我一定不讲假话,但我要尽量不说假话”。表现了一位长者的大胆、机智和实事求是。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活跃人物之萧乾先生吧,记住他的微笑,还有他的慈悲和博爱。(选自2011年第1期中国散文家有删改)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潇洒()犀利()深邃()颁奖()18.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突最了萧乾先生潇洒的特点。品读3-7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潇洒的特点还体现在他生活的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14、4分)答:19.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本文第三段就如实地展现了萧乾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阅读本段,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写法?对塑造萧乾先生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答:20.点滴的生活细节彰显着人物鲜明的个性,平实质朴的语言包含着作者对萧乾先生的无限深情。你如何理解“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21.恰当的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舒乙先生善于运用修辞技巧来塑造人物。本文语言丰富鲜活,温暖而有味道。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4分)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

15、壮观,雄伟,惊人。答:22“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此句独立成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答:23.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萧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了我们恒久的记忆。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萧乾先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答:(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睛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