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7697860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43整理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l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l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l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l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l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维心主义l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特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l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l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l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l

2、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l 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后者以唯心主义为基础l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l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l 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l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l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l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l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l 意识能动作用最重

3、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l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l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 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l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l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去认识事物l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l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l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l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l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l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l

4、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l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或状态l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l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l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的活动l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l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l 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l 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l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l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l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5、间接性和抽象性l 一个认识 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l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l 绝以真理和相以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l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安踏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l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 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l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l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l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l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l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

6、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l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l 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l 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l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l 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l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l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l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l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况的规律l 生产力发展不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l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l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l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l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以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l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l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l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l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l 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是:政治斗争l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l 自由一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l 社会进步的含义是:社会由低级向

8、高级发展l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道路具有多样性l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l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 是:辛丑条约l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l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l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l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l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l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l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9、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l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l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要是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l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的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l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l 毛泽工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l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l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l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l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目是:领导权问题l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

10、大会制度l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l 1931年月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主的地点是:江西瑞金l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l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l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l 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l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l 毛泽江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国七届二中全会l 中国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l 我党对待官僚资本

11、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l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l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l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l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本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l “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l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l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l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l 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l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

12、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l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品的基本方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l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l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l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l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l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l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

13、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l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l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l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l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l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共七大l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l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l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l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l 国

14、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l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l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l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l 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l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l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l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l

15、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l 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的状况l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l 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性文件是: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l 毛泽东在家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l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l 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l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上组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l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l 邓小平理论开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家浪潮的兴起l 邓小平理论开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l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l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和发展l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l “三个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