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仿真检测(修订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7668306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仿真检测(修订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仿真检测(修订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仿真检测(修订编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4 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仿真检测高一上学期期末仿真检测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 “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 “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

2、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 治思想, 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 印度思想中的 “不害” 、 伊斯兰世界 “天 下一家” 、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 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 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 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 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

3、主义的政 治思想, 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 印度思想中的 “不害” 、 伊斯兰世界 “天 下一家” 、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 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 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 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 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

4、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 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 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 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 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 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 盟等的重要依据。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

5、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 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 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 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 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 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 盟等的重要

6、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 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 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 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 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 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 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 隘地理解共同

7、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 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 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 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 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 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 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

8、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 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 第 2 页 共 14 页 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 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 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 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

9、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 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 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 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 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 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 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

10、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 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删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 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 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 值得辨别和警惕。 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 值得

11、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 际主义的论述中。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 际主义的论述中。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 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 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解析:选解析:选 DA 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错误,原文只有第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错误,原文只有第 2 自然段表 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

12、部秩序问题” ,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 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 。 自然段表 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 ,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 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 。B 项,原文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 , 此处扩大了范围。 项,原文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 , 此处扩大了范围。C 项,“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理解错误, 原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 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 项,“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理解错误, 原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

13、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 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 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 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 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

14、通过对比突 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 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 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 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 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解析:选解析:选 C“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

15、文没有相关表述。“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表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第 3 页 共 14 页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 问题,且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 问题,且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 类

16、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 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 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 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 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解析 : 选解析 : 选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题。 材料一 : 一个总榜,是指材料一 : 一个总榜,是指 2017 年城市阅读指数总排行,对内地年城市阅读指数总排行,对内地 36 个主要城市个主要城市(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 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阅读指数进行排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