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修订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7667568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修订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修订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修订编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本单元一开始的单元提示:“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 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告诉 了我们关爱他人是这一 单元的专题。识字课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 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 假如是讲一个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帮助弱者的愿望;日记 两则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写出了浓郁的亲情、 真挚的民族情、 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 ; 古诗 回乡偶书、 赠 汪伦反映的是真挚的乡情与友情。“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 谁好)、 “口语交际” 的话题 (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展示台”

2、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 这是一组很好的培养学生爱心, 获得美好人生体验的情感教育素 材。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感知教材,感悟社 会,关心社会。 1.会认 52 个生字, 会写 38 个生字。 能用自己喜欢的、 习惯的、 独特的方式识字,有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积累语言,训练查阅资料的能力。 4.学习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生活中体会关爱,理解真情。 1.会认 52 个生字, 会写 38 个生字。 能用自己喜欢的、 习惯的、 独特的方式识字,有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3、。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在生活中体会关爱,理解真情。 识字 6识字 6 这是一组与本组的专题非常吻合的句子。强烈的对比,强烈的感 情色彩,给人非常鲜明的印象。 本课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 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那么 和谐,那么富有韵律感。学生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 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 种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

4、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 情。 1生字词的掌握。 2反义词的训练。 教案一教案一 生字词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唱得 真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歌里所唱的那样呢? 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学习前 3 句。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学习前 3 句。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宇。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宇。 1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精选汇编)重点指导: 恨前鼻韵母漠第四声

5、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学生朗读,直到正确为止。 四、学习句子。四、学习句子。 1指名读课文。 2你能从中找到几组反义词。 美一丑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3、读准字音,看清形,想想每对反义词的意思。 4、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真诚”“虚假”“冷漠”“热忱”。 5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几组反义词。 二、(学科教研组期

6、末学业水平汇编)交待练习内容。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交待练习内容。 三、三、复习上节课的四组反义词和 4 个生字词。复习上节课的四组反义词和 4 个生字词。 1指名读句子。 2抽卡认读生字词。 四、初读,找出句中的生字,共并识记。四、初读,找出句中的生字,共并识记。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读,正音。 3重点指导:贫、富、索、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4(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精选汇编)同桌讨论识记字 形。 5教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6学生熟练朗读词语。 五、学习句子。五、学习句子。 1指名读。 2你能从中找出几组反义词。 贫一富冷一暖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3读

7、反义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4(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精选汇编)联系实际帮助学 生理解“索取”“奉献”的意义。 5理解句子的含义。 六、识记字形,指导写字。六、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剩下部分内容。 识字 6 (爱的奉献)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美一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贫一富 冷一暖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 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 材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快乐玩耍的画面,让 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

8、感受中生趣,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在教学过 程中,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认识动物朋友并跟他人 打招呼,帮帮老师,帮帮小鸭子,找朋友,猜字谜等,让学生在活动 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 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案二教案二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朗读课文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朗读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1、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引读课文,

9、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3)朗读单元引言 (如果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 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三、指导认字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汇编)诵读课文二、(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

10、平汇编)诵读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三、指导写字 识字 6 (爱的奉献) 美一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贫一富 冷一暖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幼小的心灵埋下真善 美的种子。从老师设计的教案看,初步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在指导 书写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握要领再详细些,这样对学生们写好字的 要领掌握的更详细些。 在读中感悟词语的意思,抓住了识字教学。对关爱他人有一定的 感受,效果很好。 在指导书写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

11、握要领再详细些,这样对学生 们写好字的要领掌握的更详细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对子(对联)是汉语言的精华,说对子、写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文化,我们的儿童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他们还没有 正式学过关于对子的知识,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有了一定积累。因 此,在设计课的进入时,考虑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做到了向课前 延伸。这既有利于沟通课内外联系,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于相对的词句让学生多练习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几个生疏 和重点的词句的大意,试着运用到句子里加深印象会很好的。考试前 励志的话语 1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期末考试,加油!

12、2认真听讲常常成绩好,认真自学永远成绩好。 3当你在想玩什么,有人在想学什么;当你还在计划,有人已出发; 当你决定放弃,有人却坚信前进就有希望。人生路上,差之毫厘,谬 以千里。期末考试,加油! 4(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精选汇编)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5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 6不要放弃,放弃了今天就是放弃了一辈子。 7 不管什么年纪, 别辜负最好的时光。 把每一句 “我不会” 都改为 “我 可以学”,把每一句“我不敢”都改为“我一定行”。尝试总比永远 不敢开始要强!经历了才无侮! 8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 以希望为哨兵。期末考试,加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9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0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期末考试,加油! 浪花, 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 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天道酬勤。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