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4766499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李金玲内容提要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多种因素,本文对传统汇率制度和市场汇率制度稍加以分析,引出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升值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人民币的升值战略思考来预测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文章强调分析汇率问题应该从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影响来评价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关 键 字 :今昔对比 经济政策 未来发展目 录 :引言正文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二、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制度选择三、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四、人民币升值战略思考五、人民币未来汇率预测六、总结七、参考文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的

2、升值行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经济领域专家关乃至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学专家所高度关注。近来人民币汇率创下自汇率改革以来新高,1 美元兑换人民币报 7.7977 元突破 7.8 元整数关口。当下,很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关注起理财问题,人民 币汇率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首先来感受一下当今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中间价图:人民币元 /1 美元 人民币元 /1 欧元 人民币元 /100 日元人民币元/1 港元 人民币元 /1 英镑从此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民币的价值确实是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美元、日元、港元来 说就更为明显。就一个简单例子而言:原本一个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花,须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共计需

3、要 34 万元左右。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本 34 万元的人民币费用而如今只需要 32 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解决了。于是,我们都惊喜的说“ 人民币更值钱了”!正文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传统汇率分析范式具有的一个特征是:强调某一项因素后而构建出理论模型,然后根据这种模式测算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最后围绕这种汇率水平来制订汇率政策。而实际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绝不能 简单用模型来测算汇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实现了全天候的交易,外汇市场相对其他商品市场而言,是最接近完全市场模型的一种市场。一般认为,在 纸币流通条件下引起汇率变动

4、的基本因素大致有:通货膨胀率、经济 增长率、利率、中央 银行干预和市 场预期等差异,是由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分析对于深入认识汇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突发性事件。包括所有不可预知的一些突然发生的事件,如:战争、政府更迭、政策突变、金融危机、突然发生的天灾等。这些因素对于消费和投机两种动机的外汇市场主体都有很大影响,对于汇率水平影响也很大。(二)利率变动。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两国中央银行基准性利率变动就会对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利率走强的一国,其货币自然有趋于坚挺的趋势,反之亦然。 (三)国际投机资本动向。国际投机资本一般

5、以投资基金形式出现在外汇市场上,他们对汇率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他们持有巨额资本。一般的结果是导致这个国家货币被抛售,最终汇率会一路狂跌,使该国家经济和金融处于崩溃状态。 (四)汇率政策。一个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会有一个强或弱的汇率指导政策,这 取决于该国家经济金融的实力与金融制度包括外汇制度的健全性。这 是影响汇率走势的一个现实因素。二、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制度选择 1986 年人民币对部分外币分季度平均汇率表每季平均汇率外币名称外币单位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年平均汇率1986 年人民币升跌的幅度()比利时法郎10000 666.15 698.08 854.04 891.14 777.

6、35 -30.88加拿大元100 228.30 231.35 265.57 267.62 248.21 -14.26西德马克100 136.27 149.38 176.56 185.47 161.92 -32.15法国法郎100 44.41 44. 87 54.28 56.54 50.02 -26.18日元 100000 1707.54 1885.85 2364.95 2319.08 2069.36 -32.05荷兰盾100 120.86 126.70 156.59 163.97 l42.03 -31.83新加坡元100 150.05 145.20 169.70 170.26 158.80 -

7、10.51瑞士法郎100 162.04 171.61 218.44 223.41 193.87 -32.02英镑 100 462.45 482.65 547.97 532.51 506.40 -14.68美元 100 320.68 320.13 368.28 372.02 345.28 -13.99港币 100 41.04 43.05 47.14 47.66 44.72 -14.44注:“-” 表示下跌从改革开放到 1994 年,人民币一直在贬值。从人民币对美元5.7:1 贬到 8.7:1;1997 年人民币升值,从 8.7:1 升到 8.3:1;至今保持在这一水平略有浮动。但由于国内物价水平

8、的不同,人民币的币值也在不断变化,如 1997 年前通货膨胀水平是正的,尤其 1992、1993 年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但 1997 年后,物价水平基本为负数,物价负增长,实际人民币对内价值一直是上升的。从 2002 年开始,国外一些官员及政客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攻击,甚至还通过此事对中国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进行指责。同时,一些投资机构和国际企业也遥相呼应,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国内外经济界谈论的热点。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已经从最初关于币值的争论走向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对国外经济金融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对基础货币理论的探索。 (一)制订汇率政策应首先考虑我国利益 1997 年在亚洲金

9、融危机爆发,周边许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我国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汇率稳定,对抵御金融危机,为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不贬值是为了国家利益,不升值也是为了国家利益。(二)汇率制度选择:管理浮动制度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开始建全,国际竞争力开始提升,承受住了浮动汇制的冲击。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相呼应,经济国际化的部分也在快速增长。因此,国家外汇监管部门利用自己的地位和现行汇率制度干预汇率水平尤为必要。正因为在确定一个国家认为合理、市场可以接受的汇率水平后,才设定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空间,保持 汇率水平一定的弹性,应对市场正常的供求变动留下

10、汇率调整空间。三、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近来国际社会,特别是美、日、欧盟等国,出于政治的、经济的各种目的,极力敦促人民币升值,有的国家还派官员到中国游说人民币升值,有的 还试图利用议会通过议案的形式向中国施压,在这种态势下,骤然使人民币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遇到了又一次更大的压力。 (一)美元汇率下跌是产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要外因 近年,美国经济增长呈骤然下降,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持续走低,特别是对欧元和日元汇价大幅下降,尤其在今年5 月份,欧元汇价不仅突破了 4 年前发行时的 1 欧元兑 1.1747 美元,而且创出历史“新高” ,达到 1 欧元兑 1.1935 美

11、元。因此,美元汇率下跌就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产生了人民币升值的显著预期。 (二)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才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性内因 尽管人民币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要钉住人民币自身的价值形成基础,这是问题的核心。就是说,两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决定它们之间的比价,而国内物价的变化使购买力发生变化,这就必然产生理论汇率的变动。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对人民币产生巨大升值压力,贬值预期变为升值预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可望在浮动中升值,与国内外通货紧缩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由此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预期不仅与美元汇率变动密切相关,还与人民币购买

12、力平价直接相关,并且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变动才是人民币汇率稳定与否的最内在、最直接、最长远的决定因素。(三)贸易差额与国际资本流动是产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重要诱因 中国作为一个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1994 年 1 月人民币汇率并轨之后,在扩大对外开放和人民币低估的双重刺激下,资本和金融项目、经常项目在 1994-1997 年连续 4 年出现双顺差,据美国商业部统计,仅 2002 年一年,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达到 1031 亿美元。固定汇率和双顺差结合,导致官方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外汇储备余额平均每年增长 200-360 亿美元,从1994-2002 年外汇款占到基

13、础货币比重 47%-87%,巨大的外汇占款额推动了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四、人民币升值战略思考在考虑人民币汇率前景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假设前提,即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依然在向上运行,被掩盖的矛盾暂时不会激化,或逐渐得到消化。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受多重因素决定的,升值与否,要从我们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思考,我们必须理清思路:(一)坚决保持外汇储备与国家整体经济规模相适应 随着我国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度的提高,我们要利用外汇储备增长的机会尽快建立一些原材料生产基地,减少对原材料进口的依赖。并鼓励一些企业进行跨国投资,通过增加用汇赚取跨国利润。因此可以说,当今的外汇储备,不单纯是一种储备资产,而且是

14、一国抵御风险的“ 信心”资产。我 们不能 单纯因为外汇储备的数量多于其他的国家,就单纯减少外汇储备。另外,我们应积极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扩大国债市场规模,使市场上有更多的国债供人民银行去“操作” ,以此来缓解巨额外汇储备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 今天看来,在实施高额出口退税制度 5 年时间里,实际上已造成国家财政的巨大损失。综合平衡计算下来,我国的出口实际上等于赔本向外国出口。到目前为止,中央财政在出口退税方面的欠账已达到2500 亿元。在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时,目前可以适当减低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压力。(三)适当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我国的出口商品,目前在国际上具

15、有很大的竞争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过于便宜。目前,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工人工资水平是东南亚国家的 1/7,是我国台湾地区的 1/30,是日本和美国的1/40。正是由于我国产品的工资含量过低,才使得我国产品价格过低,进而部分地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我国某些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用牺牲国内工人的利益换来的。在提高出口竞争能力的同时,我们应提高出口企业工人的工资,给予工人足够的实惠,否 则再高的竞争能力,也有违对外贸易的初衷。 (四)降低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之初,为吸引外资,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这些优惠措施事实上已经超出了国民待遇,是一种“

16、超国民待遇”,使外资和内资处在不平等竞争的地位上, 挤压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今天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时候,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大量“ 热钱”不断涌入国内,以寻找安全的避风港的时候,我们应适时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在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的同时,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五)推行比例结汇形式的意愿结汇制 选择比例结汇的意愿结售汇制改革方式。第一层次国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结汇比例。第二层次,外汇银行根据国家公布的结汇比例,对国内企业的每一笔贸易、非贸易外汇收入进行按比例结汇。第三层次,批准所有企业开立现汇账户保留现汇, 账户内外汇可以用于进口支付、临时结汇、进入外汇市场,或进行外汇远期买卖、期权交易等规避汇率风险操作。当然,今后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手段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实现,结汇比例的不断提高,中国结汇制度将会最终过渡到意愿结汇制的形式。 (六)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外汇市场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