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饲养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657635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533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饲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3页
动物饲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3页
动物饲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3页
动物饲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3页
动物饲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饲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饲养学课件(5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饲养学,第一篇 动物营养原理 第二篇 饲料科学 第三篇 饲养标准 第四篇 动物饲养原理与饲养技术,Animal Feeding,绪 言,动物饲养学是研究动物体与其食入饲料养分间内在联系,揭示其供需动态平衡规律,并以此指导动物生产实践,以期获得显著(或最佳)效益为目的的科学。,动物饲养学的主要内容: 一、阐明一种联系动物体与其饲料养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物所生存的环境决定着动物的个体表现,同时也是选育改良的背景。动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常进入动物机体组织内一定食物(饲料)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实质上是动物与饲料中所含养分之间的联系。因此,饲料只是外形,而饲料中的养分才是动物真正需要的东西

2、,即养分是内质。不同饲料其外形(形状)可能不同,但其所含的同类养分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动物体与饲料间的内在联系是通过有化学物质组成的养分而产生的联系。因此,对于饲料的养分组成,各类养分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各类养分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养分间的相互作用等,从总体上阐明了动物体与其饲料养分间的内在联系。,二、揭示一种规律动物与饲料养分间的供需动态平衡规律 人的食物称食品,动物的食物称饲料。虽然语言表达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如玉米对人来说可称之为口粮,而对于动物则称之为饲料。饲料是养分的载体,是供给动物养分的形式。 解决好供和需的关系是动物饲养学的核心部分。动物对养分的需要是随时都

3、在变化着的,如环境温度的改变、动物的应激反应、生产强度改变等对养分的需要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以需定供,找出供和需之间的动态平衡规律。供方面包括饲料的养分含量、饲料的可消化性、可代谢性、养分间的互补与拮抗、养分的作用等。,三、学会应用上述规律指导动物生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如根据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对养分的需要及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合理选择饲料原料进行日粮配合,既可节约饲料,又可使动物的生产性能充分得到发挥。大量事实表明,使用全价饲料比单一饲料至少可节约饲料粮1/3,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动物饲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以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知识为基础;同时又与生

4、态学、行为学、繁殖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加工工艺学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第一章 饲料养分与动物体组成,第一节 食物链与动物及饲料,一、食物链 是指以植物为来源的食物,通过动物的摄食及被摄食,动植物最后均被微生物分解等一系列生物能量转移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系统,是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动物与饲料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多数是植物或直接与间接来源于植物。 动物与饲料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均居重要位置,两者紧密关联,第二节 饲料与动物体化学组成,一、 化学元素比较,动

5、物体必需元素(26种),宏量元素 (11) 微量元素(15),有机元素:C、H、O、N,常量矿物元素:Ca、P、K、Na、Cl、Mg、S,Fe ,Zn, Cu,Mn ,I ,Ni ,V ,Co F, Mo ,Se ,Sn, As ,Si ,Cr,乃是就生物活性而言,动物缺乏时可引起生理功能和结构异常,并发生种种病变或疾病。,化学分析结果证明,饲料与动物体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动植物体内以C、H、O、N含量最多(又称有机元素),占饲料与动物体DM重的90%以上。,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游离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构成复杂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二、 化学成分比较,(一)饲

6、料养分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做功等,具有类似化学成分和性质的物质称之。也称为营养物质或营养素。,饲料养分,水分,干物质(DM),无机物(矿物质),碳水化合物 CHO,有机物,蛋白质 CP,脂肪 FAT(EE),维生素 Vitamin,饲料养分可概括为6大类,(二)饲料(植物)与动物体的化学成分比较,1、共同点 (1)都以水分含量最高。 但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大,595%,动物体水含量较恒定,约占体重的6070%。 (2)干物质中都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但动植物体内,同名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作用极不相同。,2、不同点,第三节 饲料养分的一般功

7、能,一、基本功能 (一)作为结构物质 (二)作为能源物质 (三)作为调节物质 如维生素、激素、酶、矿物质 某些氨基酸、脂肪酸等 二、附加功能 产乳、产蛋等。,不同养分的各种功能概要,注:“+”表示具有本项功能,“-”表示不具有本项功能,第四节 饲料养分的测定和表示方法,一、养分测定 有两种方法: 1、概略养分分析法(饲料常规成分分析法) 由德国Hanneberg 1864年提出,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该法经济、适用,已使用100多年。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 2、纯养分分析 测定的

8、是某种单一物质(或成分),而且随着分析手段的更新,分析的成分越来越具体,如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中的各种成分。该种方法通常费用较高,时间长。但现在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已实现快速、低廉的分析(FOSS、近红外分析等)。,二、养分的一般表示方法,(一)百分比() 在100份(g、mg、g、Ib等)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占的比例。 (二)ppm 在1000000(一百万)份(g、mg、g、Ib等)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占的比例。 ppm与%表示的区别,仅在于小数点的位置。由于一百万是10000100,由%变为ppm,将其乘10000即得,或将小数点往右移四位即可。由ppm变为%,将其除以10000即

9、得,或将小数点往左移四位即可。 (三)mg/kg 在1kg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占的毫克数。由于1kg=1000000mg,故mg/kg相当于ppm。,三、养分不同干物质基础的表示方法,(一)饲喂基础(潮湿基础、新鲜基础) 即是不加以任何处理的基础。 饲料干物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00%。动物获得的干物质量=100%一水分%。 (二)风干基础(半干基础) 即是实际的或采食干物质含量的基础。其干物质含量约占90%,水分约为10%。绝大多数饲料在风干基础饲喂 (三)绝干基础 即是去水或100%DM状态。这是理论化的,实际难于实现。其利于比较饲料养分的含量和对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不同干物质基

10、础间饲料成分的换算,第五节 影响饲料养分的主要因素,一、植物生长所处的条件,(一)土壤 黑土:由于其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通透性好,所以可生产出优质饲料。 粘土:通透性差,常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少,生产出的饲料较为粗糙。籽实CP含量低,茎叶CF含量高。 泥炭土、沼泽土、干爆砂土则生产出的饲料营养价值更低。 (二)肥料 施用不同的肥料可改变草地植被的植物组成。 氮肥:豆科比例下降,禾本科比例上升。 磷、钾肥:豆科比例上升,禾本科比例下降。 另外,肥料还影响饲料中元素的含量。如土壤缺Se则饲草中相应也缺乏。 (三)气候 雨量、气温、光照等对植物的收获期及其养分含量都有很大影响。,二、植物的品种、收

11、获期和贮存时间,品种 不同品种养分含量有差异。 ( 收获期 幼嫩时:水分高,CP高,CF低。 枯老时:水分低,CP低,CF高。 ( 贮藏时间 由于植物细胞的呼吸、酶、微生物发酵等作用使饲料养分减少或发生变化(如糖分增加)。 贮藏时间愈长,养分总量减少的程度愈大。,第二章 水与动物营养,第一节 水的功能与用途,一、体内水的含量与分布 1. 动物体内水的含量 动物体内水的含量较恒定,约为6070%,但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之间的动物之间也有较大差异。 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规律 : 幼龄成年动物;廋动物肥胖动物;雌性动物较雄性高。,各种动物体脂及水分的含量(%),不同年龄猪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

12、异(%),2. 动物体内水的分布 动物体内的水通常是以与溶解在其中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蛋白质等)和无机物以体液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在动物体内没有纯水存在。,水在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均匀,肌肉中大约占有总水的55%,皮中为10%,血液和骨骼中各占总水的67%,肝中相应为5%剩余部分含在软组织中。脂肪和骨类组织中含水量低,肌肉、肝和血液属中等,脑的灰质、淋巴、弹性组织等含水量很高。(郝正里主编,畜禽营养与标准化饲养),二、水的生理功能,1参与生化反应 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过程中的许多生化反应都必须有水的参与。 2参与物质的输送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其粘度小,流动性好,所以有利于体内养

13、分的输送、奶汁分泌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等。 3参与体温调节 水的比热值大,需要失去或获得较多的热量,才能使水温发生明显下降或上升,因此动物的体温不易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 4参与维持组织器官形态 水能与蛋白质结合成胶体,使组织器官呈现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5参与润滑液的组成 水是润滑液的主要成分,使骨关节和内脏组织器官保持润滑和活动自如。,第二节 动物体内水的代谢,一、水的来源,代谢水,即养分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 氧化:1g碳水化合物0.6ml水; 1g脂肪1.07ml水; 1g蛋白质0.41ml水 代谢水的数量是有限的,通常只能满足动物需水量的510%(沙漠反刍动物为1620%),但

14、在缺水时对机体水的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水的排泄(去路),动物体水的排出主要由肾、肺、皮肤、消化道和乳腺来完成。,1肾 肾是调节水平衡的重要器官。通常经肾随尿排出的水分可占动物体总排水量的50%左右。动物排尿量受其种类、饮水量、活动量、饲料性质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动物的每日排尿量(L),2肺 由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水分,湿度较大,在散热上起着重要作用。每天蒸发排出水分的多少,随空气干湿、基础代谢率高低、呼吸深浅快慢及汗腺发达与否而变化。 3皮肤 体内水分由皮肤排出的有两种,即无感觉水分和有感觉水分。在适宜环境又不出汗的条件下,每天由皮肤消散的水分称为无感觉水分。它和由肺

15、呼出的水分一起被称为蒸发水分,但肺呼出的水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不出汗的动物。 4消化道 以粪的形式排出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饲料和水分,其排出的水量与动物的种类、饲料的性质等因素有关。例如,奶牛粪排水量较高,可达80%左右,常超过尿中的排水量。 5乳腺(或产蛋活动) 泌乳动物通过乳汁的分泌也是体内水分排出的重要途径。例如,牛乳中平均含水量达87%。另外,产蛋动物产蛋也排出大量水分(禽蛋含水量为70%)。,各种动物由蒸发排出的水分占总排出量的比例(%),第三节 动物对水的需要及其影响因素,动物为了补充体内水的损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补充水分,使体内的水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动物体水的三个来源中由于

16、饲料水和代谢水的量难于测定,而且所占分额不太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将动物的饮水量粗略地视为动物对水的需要量。,一、动物对水的需要,猪的水需要量,二、影响动物对水需要量的因素,影响因素较多,如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生产性能、采食量、饲料性质、水质、环境温度、水温等。现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叙述。,1动物因素 妊娠、泌乳动物较高,高产动物较低产动物高。 2饲料因素 通常随干物质采食量的升高而升高。日量中矿物质、蛋白质、纤维含量高时需水量增加。 3环境温度 产奶牛在气温30以上时,需水量比10以下时高75%。空气干燥时,需水量增加,相对湿度高时,饮水量则下降。,三、缺水的影响,1缺水的影响 缺水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都是有害的。当动物体失去占体重12%的水时,开始有渴感。如果失水量达到10%,则可引起代谢紊乱,如果超过20%,则会引起死亡。 缺水,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渴感更为强烈,此时出现食欲废绝,消化机能迟缓直至完全丧失,机体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