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7649755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试题[学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题汇编collection of test questions20XX试题汇编借鉴学习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2分)1、(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2、( B )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 B色情 C低俗 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

2、、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 B色情 C低俗 D平庸 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 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 B文化传播 C信息媒体 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

3、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 B信息关系 C信息义务 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 A精神 B物质 C能量 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 B数字传输 C电信号传输 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A1983年 B1991年 C1993年 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

4、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 B物联网 C通讯 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 D )。A双边合作 B多边合作 C企业界跨国合作 D以上都是14、 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15、 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 B一般劳动力 C各种知识 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 B网络信息战

5、 C网络漏洞 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 B加密技术 C防火墙技术 D网络安全协议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 B加密技术 C防火墙技术 D网络安全协议20、 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 B文化 C生存 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

6、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 B单位组织 C家庭 D学校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 B青年 C少年 D成年23、 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 B成型 C塑形 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 B人的异化 C变异 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

7、,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 B关键 C前提 D补充和延伸27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A家庭的文化素质 B家庭成员 C家庭经济情况 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 B烟雨西华 C百度贴吧 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

8、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 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 C网络在线教育 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 )为基础和起点。A 知 B 情 C 意 D 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 B传统习俗 C科学理论 D宪法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

9、。A网络道德规范 B网络技术规范 C技术法律规范 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 B平等原则 C兼容原则 D互惠原则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A主体 B客体 C主客体 D使用者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A主体一客体一主体 B主体一客体 C客体一主体 D客体一主体一客体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性 B时代性 C实践性 D自由性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

10、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A因材施教 B主体性 C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 D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合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A在线交流法 B关注跟踪法 C虚拟伦理法 D网站吸引法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A在线交流法 B取舍应对法 C虚拟伦理训练法 D谈话法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集体主义

11、45、( C )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A崇拜 B追求 C信仰 D价值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础的分级。A年龄 B性别 C个性 D习惯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A阻止进入技术 B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48、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A3R安全规则 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C诚信自律的公约 D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集体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A诚信 B信任 C信疑 D怀疑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