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7649726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9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试题库[整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题汇编collection of test questions20XX试题汇编借鉴学习美学概论试题库绪 论一、 填空题1、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是很 的,但是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却又是十分 的。(古老、年轻)2、 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观点是 提出的。(墨子)4、早在纪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的 就根据“数的原则”来剖析美。(毕达哥拉斯学派)5、 在他的美学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要辨析“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柏拉图)6、 年,德国哲学家 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

2、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750、鲍姆加登)7、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以吕荧为代表的 、以蔡仪为代表的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 和以为代表的 。(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客观社会派)8、围绕着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 、 、 三大方面,便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美感、美的创造)9、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方法论,体现为两条基本原则,即 、 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也构成了美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两条方法论原则。(理论与世界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二、 选择题1、以汉语为例,“美”字最早见于 的甲骨文。a、殷代 b、春秋 c、战国 d、汉代 (a)2、 说:“口之于味也,

3、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d)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观点是 提出的。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c)4、早在纪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的 就根据“数的原则”来剖析美。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学派 (d)5、 在他的美学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要辨析“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希庇阿斯 (b)6、 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1725 b、1750

4、 c、1825 d、1850 (b)三、 解释题1、美学答:美学是专门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它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四、 简答题1、为何称鲍姆加登为“美学之父”?答: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是很古老的,但是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却又是十分年轻的。无论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古代的西方,美学思想都十分丰富,但这些思想毕竟还比较零碎,没有独立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一直到18世纪,由于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推动,美学发展才进入了新的阶段。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美学”这一名称才逐渐获得学术界的公认,美

5、学也就成为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艺术理论等的独立的学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2、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答:对象: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范围:围绕着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美、美感、美的创造三大方面,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3、美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答:美学曾长期隶属于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才逐步分立为独立的学科,所以,它与哲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学科,它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美学研究起着指导的作用。美学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关于审美观的学科。美学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往往会直接

6、涉及到哲学中的许多基本原理,有的就是哲学问题在审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正因为如此,人们又认为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性学科。但是,美学却不是哲学的附庸,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如何?答: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伦理学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准则,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等。简言之,伦理学研究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它的基本范畴是善与恶。美与善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说来,美的对象应该是善的,恶是事物不可能美(恶可以采取美的形式,那是另一个问题)。所以,不能把美学与伦理学截然分开。但是美善分属不同的范畴,相互不能混淆,善只是美的基础,

7、并不是说任何善的事物都是美的。因此,伦理学与美学是有严格区别的。伦理学着重于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之间合理关系的研究,帮助人们明辨善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美学则研究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启迪人们树立正确的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我们既不能割断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也不能把美学与伦理学简单地等同起来。5、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如何?答:美学与心理学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是探讨人类心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而人类的审美活动从其意识活动的心理形式来说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因此,美学的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学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对于审美心理的不仅有十分细致的分析,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精到的见解。

8、近代西方不少美学家也十分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美学问题,并把这种研究称作自下而上的研究,以区别于从哲学角度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当然,在考察美学于心理学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审美心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活动,而美学研究的范围又不仅仅限于审美心理,因此,绝不能简单地把美学等同于心理学。6、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如何?答: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尤为密切。我们知道,一切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美的,而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又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样,美学与艺术理论势必都会研究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可是,美学的研究范围又远远不止艺术

9、美,现实生活中的美以及人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等问题,在美学研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一。其次,美学对艺术的研究,是围绕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个中心的,因而一般艺术理论中有关艺术与政治、艺术技巧及其训练等方面的问题并不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也不赞成把美学与艺术理论简单地等同。至于分门别类的艺术理论,有时也被称为音乐美学、绘画美学、戏剧美学、电影美学等等,这是因为它们研究的基本内容确实也属于这一艺术领域中的美学问题,鉴于这一原因,它们也可以在美学殿堂中占有自己的地位。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总论与分论的关系,前者是总体美学,后者是部门美学。五、 论述题1、试述美学研究的对象

10、和范围。答:美学是专门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既然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它的研究范围自然首先要包括构成这一关系的客体(美)和主体(美感)这两大方面。同时,人的实践活动,决不仅仅局限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改造世界,以适应人类的发展的需要。人类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因此,美学研究的范围,势必还应包括美的创造的问题。这样,围绕着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美、美感、美的创造三大方面,便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就客体方面而言,美学要揭示美与丑的区别,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内容与形式、美的形态、美的范畴等。就主体方面而言,美学要研究美感的本质、美感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美感的心理要素、审

11、美标准等基本问题。美的创造,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在这个问题上,各美学派别之间存在分歧。对于这些,美学都应认真地加以研究。2、如何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美学研究?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所遵循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于各种科学的研究具有一般的方法论的意义,因而对于美学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逻辑的方法是运用概念和范畴的体系及其辩证运动的方式,来揭示事物内在本质与必然规律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自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建筑在剖析和论述历史进程中个别的、具体的、甚至是偶然的、曲折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的,而事物的历史进程是不可能逆

12、转和颠倒的,因而它同逻辑上的分析和综合显然不是一回事。对于美学研究来说,逻辑与历史统一就是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与审美现象的历史规律相符合,与人类审美历史的发展规律相符合;但是这种符合不是双方各个发展环节的机械对应一致,而是按照历史规律对审美现象作逻辑“修正”而达到的符合,从而使对于审美现象进行考察的美学理论更深刻地揭示其历史本质和规律。美学理论应该是对于审美现象历史过程的逻辑总结,同时又是审美现象历史发展趋向的 深刻预见。我们既要防止单纯的逻辑推理,牵强地把审美现象的历史进程硬塞进逻辑体系之中去的简单化做法,同时,又要防止离开审美现象的必然性规律而使历史的链条模糊不清。因此,在美论、美感论、美的

13、创造论以及美的范畴、艺术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应力求做到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论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一、 填空题1、美的 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质)2、古希腊的 ,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3、美学家 ,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4、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 ,发展并完善了“美在理念”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5、“ ”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美在关系)6、“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车尔尼雪夫斯基)7、 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8、 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9、 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10、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两次“提升”,从物种关系上说,就是日益获得把握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主要为 ;从社会关系上说,则为不断改造阻碍历史前进的现实关系,以利于人类的发展主要为 。(求真、向善)1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所谓“ ”,把宽与长成11.618的长方形,说成是最美的形式。(黄金分割律)12、人类社会与对象世界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 关系、善 关系、美 关系三大类。(认识、功利、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