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7641771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冀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底世界图片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海底世界图片展,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河北教育出版社)第十一课内容。本课设计的活动是上一课活动的延伸。通过对“海底世界”网页的搜索和整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识。设计本节课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尝试;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培养;注重思维过程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程序:1、

2、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明确目标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3、交流总结,内化发展。4、拓展延伸,问题迁移,发展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1网页保存搜索海底世界的网页时,确定合适的关键词,练习使用上节课学到的搜索技巧。搜索结果页面中列出了所有搜索到的图片缩略图和对缩略图的简单描述,如图像文件的名称和大小等。单击缩略图,将重新打开个一个IE窗口,显示了图片的原始大小,单击原图即可进入图片所在网页;单击缩略图下方的文件名称即可直接打开图片所在网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一张张保存图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保存图片的方法,然后提问:如果搜索到的网页上面有许多图片需要保存,怎么才能更简便快捷地把这些图片保存下来?引入新课

3、“保存网页”的学习。使用IE浏览网页时,看到有用的资料,可以通过“文件另存为”,指定保存位置和名称后,在对话窗口中默认保存为“网页,全部”的HTML文件,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后,网页所在文件夹下就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保存的是网页中的图片等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网页和同名文件夹的关系。2信息的分类整理建立分类文件夹并起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需要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本课设计了让学生通过使用快捷键的方法复制、粘贴图片。教师可让学生分别使用鼠标菜单操作和快捷键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对比这几种方法,总结它们操作各自的优缺点。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性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学科,

4、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讲授应简明、扼要,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观察、拓展学生思维,讲授完后,学生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学生有问题,教师适当点拨,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保存网页的作用和方法 了解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义2、技能目标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学会保存网页的方法,保存有价值的网页3、情感目标体验保存网页带来的方便快捷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使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

5、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学重点:保存网页的方法及对信息的分类整理教学难点:分类整理信息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教学结构和过程环 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 整一、导入二、新授(一)网页保存(二)信息的分类整理三、课堂小结1、生:想了解海底世界。2、上网搜集3、几位同学保存各自喜欢的图片,并说明方法。1、学生观看操作2、个别学生前面操作3、学生上机尝试操作4、学生汇报:(1)上机操作保存网页的方法。(2)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后,就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保存的是网页中的图片等素材。、学生操作、学生汇报整理步骤及过程:()建分类文件夹(

6、)复制、粘贴快捷键鼠标拖动学生总结:学会保存网页、分类整理1、教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2、你们想了解神秘的海底世界吗?你都有哪些办法呢?3、这是老师搜集的一组图片,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喜欢的图片保存下来4、一个网页里的许多图片都需要保存,怎么才能更简便快捷地把这些图片保存下来呢?老师帮大家找到一个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搜集图片,举办一次海底世界图片展。教师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图片展1、“文件”“另存为”,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2、教师指定学生上前操作。并给予评价指导。3、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对演示的学生给予评价。5、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网页和同名文件夹的关系。1、在你保存

7、的网页的文件夹里有那么多美丽的图片,让我们建立海底植物、海龟、海豚、鱼等文件夹,把相应的图片放到里面。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指定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并给予指导评价。、指导学生对比几种方法,总结几种操作各自的优缺点。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2、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搜集、保存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图片,并进行了分类保存,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学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搜索方法搜集资料。如果学生不能说出保存后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则教师指导并讲解,使学生明白它的作用。学生要根据自己搜集图片的特点自建合适的文件夹,不能拘于教师给定的名字。如果学生只掌握一种,

8、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讲解其他。板书设计海底世界图片展、找工具:文件另存为、分类整理课后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最大缺陷是第二部分“分类整理”没有讲解透彻,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备好学生,教学结构有点混乱,以至于这个部分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分类,不知道怎么去分类;、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知识讲的不清楚,重难点之处没有得到提示与重复,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真正与老师互动起来,每一步任务的反馈效果也没有充分利用。 下面我把我这节课的教学想法说一下。我认为信息课,不同于其它课,有充分的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学生本身也对信息课感兴趣,所以课前我做了一个

9、课件,展示海底世界的神秘,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从而为导入新课作铺垫,直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学生复习展示上节课学习的保存图片的方法,引出要保存一个网页上的所有图片有没有简便快捷的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保存网页的方便。我设想让学生自己观察对比找出区别,然后再解决问题。在导入部分,我先让学生复习保存单张图片的方法,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出今天上课的主角“文件另存为”,让学生根据这个工具自己保存网页,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同,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保存网页和保存图片的不同效果,在学生们纷纷举手中调动课堂气氛。这样做是因为学

10、生在自己尝试了之后就会有疑问,而在学生有疑问时,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与解答,这时效果是最好的,而单纯的老师先讲解学生后操作的模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因为学生往往还有点眼高手低,这种心理使学生不乐于听讲,而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所以针对这种心理特征,我用了“学生先尝试遇到疑惑给予指导解答”这种模式来教学,而让学生操作讲解取代老师讲解,使因为学生年龄相仿,他们之间的语言与理解能力更相似,容易理解。之后,我让学生按照刚才说的方法自己动手操作一下,这是纠错阶段。这样第一个任务完成了。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总结,得出: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后,就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保存的是网页中的图片等

11、素材。第二部分内容设计的是分类整理:学生根据保存的图片,自己制定一个标准,按合适的分类进行分配。学生欣赏他人的分类作品,让学生边讲解边操作,其它同学观看听讲,师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想流程,但实际教学中发现有许多问题与突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衔接上不流畅自然,整节课听起来有些环节很突然,这可能是备课不充分,不熟练的缘故,特别是有时自己也有些淤塞,比如在第二环节,备课不太充分,造成没有完成任务。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条件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这一点没有做到,学生后来兴趣大减,课堂活动目标越跑越远,本来我想这个阶段是学生自己发挥的最好阶段,但没有考虑成熟。 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听课老师都给了我许多建议与意见,也提出了疑惑,让我看到更多要改进之处。例如,学生课堂气氛不积极活跃,对学生的反馈处理的太潦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讲课高潮没有体现,等等、,但同时也给了我鼓励,让我明白自己这一节课也有亮点,如导入部分流畅,复习巩固扎实。并且体现了信息技术课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传播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对两个弯的曲线“三步走”:先直线,二拖动,三拖动。 这节公开课已经上完,收获很多,发现的问题也很多,这些就是我以后的努力改正方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