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7641538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4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校园里的动物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中 , 教材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备受关注的大型动物转移到了比较熟知的 小动物。本课就是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目光聚焦到最熟悉的学校和身边的动物上, 主要通过寻访活动了解校园里有哪些小动物,通过找一找、 画一画、说一说的方 式,体悟小动物的多样性和与环境的适应性。 本课的聚焦板块运用回忆的方法,一起来说说秋天的校园里会有哪些动物, 并提出观察方法和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探索板块,主要是像科学家那样带上工 具去寻访和观察校园里的动物, 并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运用画画的方法进行记 录。研讨环节中, 引导学生交流与反馈观察到的校园动物,并注重动物与环境的 相适应性。 【

2、学情分析 】 以校园作为探究活动的场地, 学生已经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有过亲历, 并且在探究校园植物的过程中无意间接触到了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甚至表现出 比研究植物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已有经验的保障下,学生 对于校园动物的寻访和探究, 一定会改变他们原有对于校园动物那些零碎的、不 成结构的认知,从以前只对校园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转移到对校园动物 结构特点与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 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 动物的生存依赖 于环境。 2. 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 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

3、的 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生能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校园动物的知识和经验判断。 2. 学生能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观察所得。 科学态度目标 一下动物 单元教学设计 1. 学生能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 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校园动物的观察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在寻访校园动物的过程中能初步感受校园动物的多样性,能保护身边的 动物,初步具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 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 同的动物。 难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 动物的生存

4、 依赖于环境。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 小组:棉签、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 分钟) 材料准备: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 1. 你认识这些小动物吗?(播放ppt )它们会在我们校园里出现吗? 我们的校园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预设:学生会不分季节性和环境差别, 举例一些在现阶段本校园中无法找到的小动物,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2. 板书或贴画小动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或用简笔画形式画出学生举例 的小动物,以便在实地观察后进行验证。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来科学地寻找和观察我们

5、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地寻访(预设20 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 4 根棉签、 2 个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1. 提问:校园里这么多的小动物,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并观察呢? 这个环节可以分成先后四个层次来进行讨论,为下面的探究环节做好准备。 (1)用什么方法观察? 比如“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如何记录”“一些难以接近的小动物如何观察” 等。 (2)用什么工具观察?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本插图予以提示,并引导和强调使用适当工具(放大镜) 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去哪里观察? 大树上、草丛中、花坛里、石块下确定观察的场所,能让一年级学生在 观察时直奔现场,从而避免随便看看,结果什么小动

6、物也看不到。 (4)如何保证安全? 其一是观察者自身的安全(危险的场所和危险的动物)。 其二是要保障小动物的安全(珍视生命和保护环境)。 方法一: 可以让学生以小动物的口吻来说一说。 比如: 假如我是只小蚂蚁 方法二: 可以从提供的工具棉签进行展开, 用柔软的物体去触碰小动物。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每人分发到棉签、 放大镜等工具, 拿上笔和空白卡片 列队出发,提高观察活动的正规感,像科学家那样去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物。 三、研讨:寻访发现(预设12 分钟) 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学生已经画好的小动物卡片 1. 教师张贴班级记录表,学生将自己画的动物卡片贴到场景图中相应的位 置上。 2.

7、提问:你们组找到了哪些动物?分别是在哪里找到的?它们在做什么? 把研讨的第一个问题中的三个小问题连起来回答和交流,注意句式的表达。 3. 我们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小动物?(统计指向校园动物的多样性。) 4. 举例一种小动物, 提问:你觉得这种小动物有可能还会在校园的什么地方 生活着 ?(让学生初步感知校园同种小动物数量的多少和基本的生活环境。) 5. 哪些预测的小动物果然找到了, 哪些小动物没有找到,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呢?(引导学生对于季节性、生活环境、观察方法等方面的反思。) 四、拓展:兴趣延伸(预设3 分钟) 1. 关于这些校园小动物,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 小结。 【板书设计】 2.

8、校园里的动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 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发现的校园动物画下来,不用画得很像, 只要显示主要 特征就行。 2. 找到什么动物才能画什么动物, 不能为了显得比别人多而画上没有发现的 动物。 3. 可以在每个格子的右下角标上发现同种动物的数量。 4. 最下面的填空是统计一共发现了几种动物,指向动物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教师读题) 1. 蚯蚓一般会在()生活。 A.大树上 B. 花丛中 C.泥土下 2. 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小洞,我们可以() 。 A.把小洞挖开 B. 用手指伸进小洞里赶小动物出来 C. 等在洞口看是否 有小动物出现 3. 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 。 A用手直接捉住 B.用棉签轻轻触碰小动物,用放大镜放大后观察 C掏开小动物的家,看看里面还有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