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7641527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40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上 小学科学 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工具和机械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 或 方便 的装置叫作机械 。 螺丝刀 、钉锤 、 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 单机械 。 2、像 撬棍 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支撑 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 格数 等于 右边的钩码数乘以 格数 。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2、费力 。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 和 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 6、使用轮轴时,在轮 上用力,能省力 ,并且轮越大 越 省力 。在 轴 上用力会 费力 。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叫做 动滑轮 。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可以省力 。 10、斜面的 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 ,旋进去就越省力 。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

3、行车运动的作用。 12、大轮带小轮速度快 ,但 费力 。小轮带大轮速度慢,但 省力 。 13、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4、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5、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形状与结构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 )和横放的材料(横梁 )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 比柱子容 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 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 可以 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 ,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

4、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 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 ,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瓦楞纸板通过又折又黏合的方式,改变了纸的形状增加了纸的厚度, 从而使它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6、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 和 向外 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 的力,能 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7、圆顶形 可以看成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 的力。 球形 在各个方向 上都是 拱形 ,物体在球的任意位置用力,力都能向四周分散开来,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锅盖的作用 是

5、为了增大空间不是为了承载压力) 8、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 拱形的肋骨、 贝壳 、乌龟的壳、 鸡蛋 、接近圆形的水果。 9、拱(弧)形结构包括:拱形,圆顶形、球形。 10、骨架式 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11、三角形框架具有 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增加斜杆可以增强 框架的稳定性,使框架 不变形。 12、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3、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空气阻力小、基础牢固。 14、瓶口向下放最容易倒;瓶口向上放不容易倒;瓶口向上,且里面装些水、沙之类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15、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 可以拉住 拱足 ,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6、。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 面的 抗弯曲能力。 16、钢缆 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 ,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钢缆桥可以分为悬索桥和斜 拉桥。 17、钢索桥由哪些部分组成:由桥面、桥塔和钢缆组成。钢缆拉住桥面,桥塔支承钢缆。 18、把桥塔修得高一些的原因是什么? 把桥塔修高一些的原因是为了降低钢缆受到的拉力。 能量单元 1、1820 年, 丹麦 科学家 奥斯特 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 ,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 能打开了大门。 2、用 线圈 和指南针 可以做成 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线圈方向与磁针的方向保持一致。 3、由 线圈 和铁芯 组成的

7、装置叫电磁铁 。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 的, 不要 把它 长时间 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 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 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 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 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 后盖(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 并转换 电流的方向。电刷 接通电流。 9、电动机是用

8、电 产生 动力 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 利用 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 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 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 11、能量有 电能 、热能 、光能 、声能 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 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 、食物 和 一些 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 12、所有的 用电器 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3、电池是把化学能 或光能 转化成了电能。 14、电能 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15、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

9、转化成电能: 16、煤 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 长期 的的 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 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水能 、风能 、 沼气 、 地热 、 核能 等。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1、用 分类 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 不开花植物。 开 花植物分为裸子

10、植物(松、柏、杉、苏铁、银杏等)和被子植物(无花果)。 3、还可以按其它标准给植物分类,但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按生活环境分:水生植物陆生植物 按茎的软硬分: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按生存时间分:一年生植物两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 按人的需要分: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蔬菜水果粮食建材 4、在已经发现的30 万 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 以上。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 、藻类 、苔藓类 和开花植 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是植物。.藻类植物有:(紫菜)(海带)(红藻)(绿藻) 蕨类植物有:(蕨菜)、(鳞毛蕨)、苔藓类植物有:(青苔)、(葫芦藓)。 5、分类 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6、身体中

11、有脊柱 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分为:鱼类动物、两栖类动 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软体类动物、节支类动物、环节类动物等。昆 虫属于节支类动物。 7、动物的 身体构造和 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身体分为头胸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的动物是昆虫 ;例如:蚂蚁、蝗虫、蜜蜂、螳 螂、蜻蜓、蝴蝶等。 9、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例如:鲫鱼、泥鳅、金鱼、鲨鱼等。 10、身体上长羽毛 的动物是鸟类 ;例如:鸡、鸭、鸽子、企鹅、鸵鸟等。 11、直接生小动物,并用 乳汁 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

12、物。例如:老虎、猪、兔、鲸、白鳍豚、海豚、穿山甲、 刺猬等。 12、体表有鳞或甲,用 肺 呼吸, 卵生 的动物是爬行动物。;例如:蛇、乌龟、鳄鱼、蜥蜴、壁虎等。 13、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用肺呼吸的动物是两栖类动物。例如: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蝾螈等。 14、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 多万种 ,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 多万种 ,约占80 。 15、我们每一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 的。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鸡和鸭。同一种生物,不同 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例如:人。 不同的形状特征,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n 个性状 ,可以组合造就n 的平方个不同个体。世界

13、上很难 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其他生物也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 16、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关联的、是相适应的。 植物形态与它所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浮萍的根只有一根而且很细。因为它生活在水里,是浮水植物; 小草和玉米有庞大的根系,因为它们生活在陆地上,既要依靠根到土壤中去吸收水分、养分,还要依靠根来 固定植物; 仙人掌的叶成刺状,是因为它生活在缺水的地方,需要减少水分的蒸发; 仙人掌的茎绿色、肥厚多汁,是因为它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 松树的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香蕉的叶子宽大,是因为它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更有利于蒸发体内的水分,调节植物

14、体的温度。 17、动物与它所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和功能举例: 金鱼身体呈纺锤形,游泳时可以减少水对它的阻力; 鱼身体上有鱼鳍,鱼鳞、有鳃,有利于它在水中生活; 鸽子身体呈纺锤形,飞行时可以减少空气对它的阻力; 鸽子身体上长有羽毛,有翅膀、骨骼中空都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猫的脚上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有利于它捕食; 鸟爪带钩,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有利于捕捉小动物; 鸭脚有蹼,适宜生活在水中; 苍耳种子有刺,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 壁虎的脚上有(吸盘),适合在墙上爬行。 白鹤的脚(又细又长),适合在沼泽中行走。 马蹄(粗壮而厚实),适合在草原上行走。 薄公英种子上有绒毛

15、,很轻,容易随风飘移传播。 18、环境 发生变化了,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身体的形态结构也 会有所不同。 19、沙漠中的黄色青蛙,不同地方生活着不同长相的狐狸,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野猪变成家猪、野鸭变家鸭、 鲫鱼变金鱼、稗子变成杂交水稻、偃麦培育成小麦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2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狐狸,生活愈在寒冷 地区的 个体 就愈较大,体形 就愈接近圆形 , 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 22、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

16、,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 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3、自然选择和 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24、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25、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 ;( 2)供人类 欣赏 ;( 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 4 )人 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 5)可以净化空气 ;( 6 )提供 给动物做食物。 26、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的例子: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 植物为食;青蛙的存在控制着蝗虫的泛滥,使水稻等植物不会被蝗虫灭掉。 27、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8、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 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9、生物多样性条约于 1993年实行,规定每年5 月 22 日 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有180 多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