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3656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内容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基本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

2、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发展要求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说明 教学时可紧密联系生活体验、社会经验,抓住某个领域,从微观着手,实现见微知著;进行宏观分析,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第二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交通工具: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了解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展。认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体会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感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时可以结合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来加深对历史的感悟。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基本要求 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了解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感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大众传媒的力量。 发展要求 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明 本课简述了大众传媒的更新情况,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学中可以与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各种媒体联系起来,以加深对大众传媒变化的了解与体验。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3课时教学。 1教

4、学本专题时建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感悟社会生活的变迁。 2本专题的教学可以从衣、食、住三个方面勾勒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社会百余年间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如此巨变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也可通过社会调查、对话辩论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进行交流。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思

5、辨热情,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不断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提高能力,并实现情感的升华。 4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来。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因此可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如讲交通工具时,可以铁路作为范例,介绍其传人过程,并分析其传入后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一)服饰变化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男装:长袍马褂(近代男子通常服饰,20世纪上

6、半叶仍然流行)、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中山装(孙中山创制,中西合璧,几十年中是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9新式旗袍合身适体、短跑窄袖,中西合璧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成真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色调。个人崇拜色彩浓厚。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征:与世界接

7、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服饰丰富多彩。4.近现代服饰变化特点:服饰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多样化;中西方服装并存。A、西方列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建立工厂,开设商店、银行、各种洋货涌入,并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B、中国社会政治体制和思潮变化的影响。C、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D、新式服装适体、潇洒、方便、简洁。(二)饮食结构的变化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1)

8、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2)影响: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三)住宅的变化1、传统建筑: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是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有正室居住,西侧为卑,有偏房居住,

9、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 2、鸦片战争后在租界出现西式住房3、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上海南京路、厦门中山路等建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二、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一)婚姻风俗的变化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以后,尤其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的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真题17.(2011浙江文综)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

10、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思路点拨】本题从社会史的角度考查婚姻习俗的演变。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 【精讲精析】选A。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二)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农村中更多的还是传统的丧礼。新中国成立后,

11、殡葬风俗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三)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A、变化: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大城市的知识分子主张改变传统的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主张婚姻仪式简约文明;但在广大的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更是坚若磐石。社交礼仪、称呼、节庆等方面都有变化。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握手、鞠躬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用礼节。断发: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不缠足:维新派人士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

12、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礼仪: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B、原因:、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追求文明、民主的生活方式。、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使中国人思想观念逐渐进步和开放。、西方民主思想观念的传播。三、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等政治变革的推动3、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摄入开展 4、外因:国

13、外外来文化的涌入,特别是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5、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 6、还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7、近代教育的推动四、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看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材料: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律师兴,讼师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第二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的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近代以来,各类由机械牵引的新式

14、交通工具的出现、运用,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上海在1924年出现公共汽车运行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中国城市没有地铁的历史。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中国民航事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期建立了覆盖大半个中的航空网。二、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展(1)电报: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