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区域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空间框架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区域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空间框架初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区域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空间框架初探1,郑伊辰,于涛方,吴唯佳,孟祥懿,摘要: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重文物本体、城池街区保护,轻文化景观、区域整体保护的现象 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以市域保护框架为代表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其重要性 和紧迫性。本文即是对名城保护框架的探索性论述,在研究既有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和做法的基础上, 建立涵盖“虚实点、粗细线、广狭面”的全空间层次、全要素保护体系,完善“大历史观”、“大区域观” 的规划统筹视野,形成具有名城特色、又有一定学理推广价值的操作流程。在学理研讨基础上,本文以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为案例,探讨京津冀协同、雄安新
2、区设立的大背景下,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 框架体系建构,深化保护体系的可实施性。,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市域,保定市,1 绪论,1.1 研究背景,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简称“名城”)而言,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整体历史格局,是 名城的“源起”和“底图”;当今通行的名城保护规划,也会区分市域、中心城区和古城区 三个空间层次进行论述。但在我国现存保护体系中,重文物、街区和城池保护,轻文化景观、 区域整体保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古城区有着技术体系相对严密的保护条例和修编办法;区域 (市域)保护框架有则有矣,其学理依据和可实施性仍不够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以市域
3、保护框架为代表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其 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主导动能“由二转三”,城市化进程由“增 长极驱动”的园区经济,转向了“点轴式”、“多中心”甚至“经济网格”的土地经济。投 资的“全域推进”渐成趋势。在文旅领域,体现为以全域旅游为代表的新理念相继涌现,区 域文化遗产的价值被深刻开掘,文化成为地方营销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 种种变化,给区域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与深刻的挑战。 1.2 研究目标,本文希望:结合时代变革和认知的进步,厘清区域保护的空间策略,建立起学理基础更 为深厚、可实施性更强的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力促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由消极保护向积极
4、、 多方式保护与利用转变,以适应时代变化。,1.3 研究内容与难点,区域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意义上的“名城保护”相比,有其时空两方面的独特性。,1 本研究受以下基金项目资助: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BGL203);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资助项 目(2014z09104)。,空间上,区域层面的文化遗产分布尺度大、层次多、异质性强,因此需要在“大区域观”之 下综合考虑。时间上,这种异质性还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需要高屋建 瓴的历史观点。在“大区域观”、“大历史观”的规划统筹视野下,建构起统揽全域、逻辑 清晰、特色鲜明的区域历史文化保护框架,是本次研究的中心任务。,存在以下三
5、个层面的研究重难点:将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全面转化,建立统观全 域的保护网格(矩阵);在此基础上,形成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的,“点-线-面“的框架 体系;提出与空间框架相适应的历史文化一揽子保护策略。,1.4 研究程序与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研究与实践综述:考察国内学界研究及规划实践,得出通 行思路;空间逻辑框架建构:生成自洽、普适、重点突出的区域遗产保护框架“虚实 点、粗细线、广狭面”;保定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实证:遵循区域历史梳理、区域 地理分析、保护框架生成、重点段落营造和政策措施跟进五个分步骤。 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史图相照”的历史地理分析方法,建立整体认识。史开掘文献: 研
6、究官修正史、地方志书、文物名录等资料;图综合运用 GIS 数据,分析市域高程水系, 完善空间格局认知。,2 研究与实践综述,2.1 国内关于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学理研究进展,国内同仁很早就注意到了传统意义上名城保护体系在市域层面的相对不足。既有的学理 研究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名城保护规划区域策略的反思性评估;二是对建立区域(市 域)整体保护框架的展望性探索;三是对完善区域保护体系的政策性设计与思考。 第一方面研究,随既有名城保护规划的落地而逐步推进,聚焦于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较 多,明确了区域历史保护是名城保护的“基底”,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关注(张成、叶斌、 苏玲,2011;沈俊超,201
7、6)。,第二方面的研究展现出很多思维亮点,在强化区域文物点保护的基础上,研究者结合国 外保护与利用实践,提出了以流域、商道等为依托的线性整体保护,以及文化遗产区域、文 化景观区、文化精华区等面状保护思路,为实践深化提供了参考(周学红,2012;邱跃、杜 立群,2013;张兵,2015;陈培阳,2016)。,第三方面的研究,明确了现有政策体系中区域层面的相对缺失,提供了深入实施区域保 护的政策措施设想,初步阐明了政策实施主客体、保护内涵与实施效度(杨潇、张毅,2013; 陈培阳,2016;邵甬、胡力骏、赵洁,2016)。,2.2 名城保护规划市域部分既有框架“点线面”的技术思路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8、保护规划的市域层级框架,大体遵循“点、线、面”的技术思路。不 同名城的情况有所差异,可能在某一空间层次上有所强调或虚化:,点,即各级各类文物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域现状图。这一项是市域历史文化保 护框架的“标配”和基础;,线,是初步将点状要素集合起来进行保护的概念框架,在不同实践中,有文化带、文化 景观路线、精华路线、旅游探访路线等名称。“线”走向的依托,主要有流域水系(如扬州 的大运河、赣州的章贡二水)以及驿路干道(如华北太行山前大道)两方面。 面,是将空间聚合程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保护的方式,兼顾本体与周遭环境、 文化景观等“泛化”要素。计有文化景观区域、文化圈、文化保护区等概
9、念。划定思路主要 有二:一是将边界明确的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等适当整合,升格为市域文化景观保护区域, 如南京名城规划的市域部分;二是划定文物聚合程度较高的区域为“文化圈”,进行整体的 引导性控制,如泰安、保定等城市的既有框架。,总的来看,名城保护市域层次共通的发展潜力在于:“以开发促保护”的思路仍比较 突出;文物本体之外的区域管控,尚缺乏比“引导”更加有效的实践措施;物质与非物 质遗产保护的“深度整合”仍需具体操作路径。,2.3 见贤思齐北京总规中对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保定新一版市域文化遗 产保护框架的建构颇有参考意义(图 1
10、)。,本次研究对北京新总规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域文化空间结构的归纳 上,充分领会北京总规提出的“文化带”概念,并积极寻找与其对接的可能性;二、在文化 资源协同保护利用上,充分学习北京新总规的线性要素文化景观路线,以及面状要素 文化精华区、文化景观区域,力图活化开发利用;三、在制度的刚性约束和弹性导则的表 述和尺度上,也充分领会北京总规文本精神。,图 1 北京市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规划图,资料来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图 06,3 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的逻辑结构,区域遗产保护空间框架的建构,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在大历史观、大地理观下的区域 文化价值挖
11、掘;构建网格化“全覆盖”的空间逻辑体系;重点剖析“点线面”的保护利 用逻辑结构;进行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和对策分析。,本章重点遵循“虚实点、粗细线、广狭面”的层序,阐释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的 逻辑结构。,3.1 “点”分虚实文保单位;其他要素点,文物点是保护框架的基底。在此将点要素分为实虚两类。实点,指国、省、市、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有着明确的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制度成熟、实施有力; 虚点,指“实点”之外的文物保护要素,如挂牌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未定级文物 等,保护内涵外延不如实点明确,力度虚弱。,在新版框架中,需要兼顾虚实:做足实点保护;努力促进虚点“由虚转实
12、”、整体保护。 3.2 “线”分粗细文化带、文化景观路线,“线”要素能将点要素组织起来,营造整体的文化认同(recognition),同时适应以自 驾游为代表的现代化利用开发。在本体系中,线要素聚合保护的创新性较强,分为粗细两档。 3.2.1 “粗线”文化带,新一版北京总规提出,以西山-永定河、大运河、长城,三条“文化带”带动市域历史 文化保护。,笔者认为,“文化带”不仅是整合现存文化资源的实践性概念,更是表征地域文化的“条 带性”特征的一种学理概念,可由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生成的条带性:高程在一定范围内 的带状地区有着相似的地理特性,因此其能“涵养容纳”的文明成果呈现出一定共通性。例 如,太行
13、山东麓诸水冲积扇连续形成的山前台地带;传播的条带性:文明、文化沿着交通 干线传播,文明成果之间存在线性联系;水系沿线和驿路干道,是区域文明交流浸润的关键 载体;遗产本体的条带性:如,长城防御体系线性的边墙、散点分布的烽燧和长城沿 线布局的军事城堡,共同组成了具有高度整体性的长城文化带。,既然带状要素可作为文明成果存在之“因”、也是线性文化遗产本体的存在状态,我们 更有理由在规划表达中将其积极利用起来,以之为历史文化保护的抓手、文化整体性建构的 辅助概念和后续开发的重要依托。,规划区域文化带体系,要注意与更大区域的内在文化关联性。比如,河北的承德、保定、 邯郸、正定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带框架建构
14、,就应该对接京津冀文化逻辑架构和首都地区 的规划精神,响应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山前文化带和 永定河文化带等。,图 2 京津冀地区文化带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3.2.2 “细线”文化景观路线,指市域层级有一定历史渊源、同时又能将数量较多的文物点要素整体串联保护的路线。 概念表述加入“景观”一词,以强调沿线历史遗迹与人居地景的混合特征。 文化带是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的“脊梁”,而文化景观路线是撑起文化带的“鱼骨”。 从文化生成的角度看,这些路线是市域文化形成、发展与沟通的关键流线,合于古驿道干线; 而从文化开发的角度看,它们串起了沿线的文化遗迹群落,是后续吸引客流的关
15、键线路,也 是文化带“可识别性”建构的关键部分。,3.3 “面”分广狭县际/城市文化景观区域,北京新总规第 64 条提出打造十片文化景观区域,实现“传承历史文脉”与“体现时代 特征”的统一。与文化带概念相比,文化景观区域的学理性相对弱化,整合现有资源、对标,后续开发的实践色彩更加强烈。不仅要保护各级文保点状要素和交通干线的线状要素,更应 该引导区域内建设活动,实现“面”上的景观风貌控制,以反哺“点线”要素的保护;在文 化资源丰富、景观性相对较强的地区,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全域识别和开发。 本框架中的文化景观区域分为广狭两档。,狭面城市文化景观区域,面积为公顷级。系市域中文物遗存较丰、街市肌理格局
16、保 存较好、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又不足以直接申报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区地带; 广面县际文化景观区域,面积为平方千米级。其跨越县级行政边界,兼具文化重要 性与景观价值,力图营造具有鲜明文化识别性的“文化体验区”,和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 3.4 点线面保护要素的拓扑关系构建,点线面要素的拓扑关系如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占地面积上,线状的文化带要素 大于面状的县际文化景观区域,是市域框架建构的骨干和重点;文化景观区域常处于文化 带的交际带,具有多种亚文化特质。,图 3 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框架拓扑关系示意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5 框架的政策对应完善保护利用梯度谱系,在空间逻辑框架基础上,争取建立与空间层次相适应的保护梯度谱系,从刚性保护的法 定内容、到引导民间力量自发维护的导则性内容,每一层次的保护客体对应不尽相同的保护 主体、保护力度和实施监管部门(表 1):,表 1 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梯度谱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4 实证研究:保定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建构,4.1 基础工作:历史地理分析,4.1.1 历史梳理和遗产价值挖掘,保定历史文化呈现出“多源流、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