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7635330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46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碎片记忆“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研究 以四川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何莹琨,罗静茹,周学红,陈亮,摘要:“传统巷院”空间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存于城市中的微小的“碎片”化空 间,承载着城市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极有价值的“传统巷院” 空间因其分布较散、范围小、保护难度大、地方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正逐渐被蚕食。现阶段,极有必要在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明确“传统巷院”空间的保护措施和管控要求,完善保护内容和层次,更好地保护历 史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记忆。本文以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践为例,在充分研究西昌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

2、传统巷院”空间保护价值并构建“传统巷院”空间保护层次,以保护“碎片化” 传统空间、城市历史记忆和邻里文化为核心,对“传统巷院”空间进行有机保护与适度更新利用,为更好 地保护和传承古城传统格局和文化提供经验借鉴。,关键词:“传统巷院”空间,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碎片,城市记忆,1“传统巷院”空间的内涵,“传统巷院”空间,是指由传统巷道串联起来的传统院落等传统空间,是被房屋、围墙、 栅栏或植物等要素围合形成的半开放或半私密的空间。它们散落在城镇中,属于微小的历史 文化空间“碎片”。“传统巷院”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传统巷道与传统民居院落形 成的传统空间;二是传统巷道与公共建筑院落形成的传

3、统空间;三是传统巷道与古井、古树 等历史环境要素形成的传统空间(见图 1)。在传统城镇空间中,街道决定了城镇的基本骨 架和空间格局。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院落一般沿街而建,并随着人口增加不断聚集,逐渐 形成顺应地形的巷道,作为街道的补充和延续。这种看似随机的空间形成过程,却蕴含了长,久以来古人的传统美学观念、宗法制度和风水理念 作为邻里几户人共有的公共活动空间,甚至还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如安徽的六尺巷、 成都的崇德里等 。巷和院无论在传统城镇空间的形成过程,还是在居民生活中都是密不可,1,。巷串联起多个或私密或开放的院落,,2,分的,巷院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4、。,1张晶.陕北地区小城镇街、巷、院空间特色研究“金延安”项目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应金华.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碎片”应当拾起J.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讯,2016.,图 1a 传统巷道与传统民 图 1b 传统巷道与清 图 1c 传统巷道与西昌胡家井、萧家井落形成的传统空,居院落形成的传统空间 资料来源:西昌市地志办 空间 资料图片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真寺院落形成的传统,间,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 西昌“传统巷院”空间保护价值及现状,2.1 西昌古城格局分析,西昌是四川西南部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西汉设越巂郡以来,在各朝代都是当时一级或 二级行政单位的驻所,管辖区域主要为今凉山

5、彝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区域,是四川西南地区的 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重镇,也是少数民族和汉民族迁,徙融合的重要节点 。 3,西昌古城位于北山缓坡之上,具有“群山环抱、一面开口”的易守难攻军事选址特点, 及“坐北朝南、两河相护、朝山面水”的传统堪舆选址特征。受地形地貌所限西昌古城内用 地并不宽裕(见图 2 )。,图 2 西昌古城选址特色,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过唐巂州城、宋元大理宁远城、明代建昌卫城、清代宁远府城和民国西昌城五个时期,的演变后,西昌古城形成了“扇形城廓,十字为轴,直街曲巷”的空间格局 。明代古城近 4,似方形,后因水溢之灾,东南角几经修复

6、至清代城郭变为扇形,北高南低;现状古城以南北 街、东西仓府街为十字骨架,其余二十多条街巷依山就势形成交通网络,完整保留了历史上 “九街十八巷”的街巷格局;古城东南部以民居大院为主的院落空间保存较为完好,形成了,3范瑛.论清代西昌城市空间形制及其特征J.民族学刊,2012,3(04):69-76+95-96. 4阮晨.西昌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探索J.四川建筑,2009,29(S1):86-89.,非常丰富的“传统巷院”空间,展示着西昌独特的历史空间肌理。,图 4 西昌“传统巷院”空间 资料来源:西昌市地志办资料图片,图 3 西昌古城民国街巷图,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2“传统巷院”空

7、间价值研究,2.2.1“传统巷院”空间是西昌古城传统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即为传统的“九街十八巷”街巷格局(见 图 3),在此格局中,形成了丰富多变的“传统巷院”空间(见图 4)。由于历史原因,西昌 古城内“传统巷院”空间中的建筑破损较为严重,而传统街巷和院落空间基本延续了明清格 局,保持了原有的走向、布局和历史信息,大部分“传统巷院”空间保持了原有尺度,街巷 保持原有宽度。因此,“传统巷院”空间是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感受西昌古城历史空间肌理的重要载体。,2.2.2“传统巷院”空间承载了西昌传统地域文化和城市历史记忆,西昌地处川

8、滇要塞,历史上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轮流执政,多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形 成了西昌人民热爱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的习俗,“传统巷院”空间成为当地居民传统生活文 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巷院”空间不仅是联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载体,承载着城市记忆, 也反映了传统的邻里文化精神,是西昌古城传统空间格局的一大特色。,西昌古城位于北山缓坡之上、东西两河环绕城周,是典型的传统风水选址,但用地不宽 裕导致民居和院落普遍偏小,加之西昌日照强烈、时间长、海拔较高,居民形成了夏季在门 前纳凉消暑、冬季在门前晒太阳取暖的生活习惯。同时巷院空间在传统节庆活动和婚丧嫁娶 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弥补了西昌院落空间较小和公共空间不足的遗憾

9、。“传统巷院”空间成 为邻里生活的舞台,市民可以在此操持家务或小憩,也可以进行邻里社交和游戏等,展现出 城市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此外,西昌古城的巷院内还有清真寺、十多处古井,人们在宗教活 动和取水时进行社交活动,围绕公共建筑和水井等环境要素形成的“传统巷院”空间也成为 社会生活的重要承载地(见图 5 )。,图 5 西昌“传统巷院”空间,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牧马 ren”,2.3“传统巷院”空间保护现状,2.3.1 空间肌理破坏,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西昌古城原本连续的“传统巷院”空间被阻断甚至消失, “传统巷院”空间破碎化、古城肌理遭到破坏。古城西部原有道路被拓宽,“传统巷院”空 间被大

10、量的现代建筑侵占,仅剩一些碎片散落其中。古城东部基本保留了传统格局,但一些 院落被拆除重建为现代建筑,挤占了原有的“传统巷院”空间(见图 6);原本以院落为家 庭单位的住宅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家庭居住,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人口密度大、空间局促, 巷院半公共空间被人为分割占用。,图 6 现代建筑侵蚀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图 7 功能环境衰败,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3.2 功能环境衰败,西昌古城内的“传统巷院”空间原本以生活、休闲和社交等功能为主,环境优美、尺度 宜人,但如今由于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落后和缺乏公共空间等问题,原住民逐渐搬离,许多 宅院空置或出租,留下的居民中相当一大部分为老年人、外来务

11、工人员和低收入人群,根本 无力维修房屋、改善环境,古城在社会空间上“边缘化”、“老龄化”,曾经承担了众多社 会生活功能的“传统巷院”空间逐渐变得冷清,功能和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败(见图 7)。 2.3.3 保护管理缺位,目前西昌名城保护重点主要集中于文物古迹与建筑风貌保护,缺乏专门针对“传统巷 院”空间的保护内容。特别是对于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和文物部门来说,建筑、环境要素等有 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实体要素更具可操作性,而对于巷院这样的非法定保护类空间,目前处 于保护管理缺位状况,缺乏与古城的社会空间结构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具体管理措施。,3“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实践,3.1 细化空间层次,多维分类

12、保护,在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为更好地保护西昌历史文化资源,课题组以历史 文化资源现状调查为基础,规划探索构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巷院”空间-文物 古迹与历史建筑四个古城保护层次,多维度对西昌古城进行综合保护。,根据巷院的位置和重要性,结合保护范围的划定,我们将“传统巷院”空间划分为严格 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三类(见图 8):将位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的巷院、已登记为 不可移动文物的院落、本次规划推荐为历史建筑的院落作为严格保护巷院,分别按照街区核 心区、文物及历史建筑的保护控制要求进行保护;将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的巷院 作为重点保护巷院,按照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控制要

13、求进行保护;将位于环境协调区的巷院 作为一般保护巷院,严格保护巷院空间不被侵占,保护周边建筑肌理形态不变、尺度不变。,图 8 “传统巷院”空间保护规划图,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分类保护可以将巷院保护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结合起 来,提高保护管理的可操作性。,3.2 梳理“传统巷院”空间,织补传统空间肌理 通过调研认真梳理散落在古城各处的“碎片化” 的“传统巷院”空间,并尽可能将这些空间串联起 来(见图 9)。对历史城区实行城市修补,提出保护 整治要求,拆除搭建、加建建筑,禁止侵占公共空 间,新建建筑需维持原有空间肌理形态,对一些影 响古城肌理、不符合风貌

14、要求的现代建筑进行改造 或拆除,增加开放空间。保持巷院原有的空间尺度, 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性质、高度、体量、色彩及形 式,铺装、树木及反映居民生活的特色庭院、特色空 间环境等应予以保留。,图 9 西昌“传统巷院”空间肌理图,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3.3 疏解古城人口,净化空间功能,针对西昌历史城区内人口密度大、空间局促的现 状,规划通过一定的疏解方式,将古城人口密度由原 本的 400 人/公顷降至 160 人/公顷。规划提出历史城 区以遗产保护、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商业服务、居 住为主要功能,提出疏散州市级行政办公、大专院校、 工业、军事用地,置换为商业、商住、文化设施用地, 强

15、化古城文化功能(见图 10)。同时,实行城市修补, 见缝插绿、增加开放空间,构建“传统巷院”空间慢 游网络。,图 10 西昌历史城区用地功能调整图,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还对“传统巷院”的空间进行功能净化,禁止个人侵占在巷院空间堆放杂物或搭建 灶台,改为以居住、展示、体验、旅游等功能为主;结合历史城区的功能调整和用地置换等 措施,改善历史城区人口结构,恢复重建和谐共荣的邻里空间。,3.4 有机更新利用,延续市井文化,更新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解决“传统巷院”空间功能衰败的问题,激发活力、延续 文脉,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根据历史城区功能分区,有必要对不同片区实行 分

16、模式更新利用(见图 11)。文创旅游片区引入旅游服务、文化展演等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相关的功能,植入非遗传习所、精品民宿、精品美食等设施,通过壁画、铺装、绿植、小品,和城市家具等的装点,使“传统巷院”空间 成为历史城区旅游接待、体验、展示功能的 重要载体之一,为游客提供感知古城魅力的 公共开放空间。居住生活片区,通过建筑风 貌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和公共空间打造等方式,将“传统巷院”空 间重筑为可以承载邻里交往、儿童玩耍、民 族节庆、婚丧嫁娶等活动的社区公共空间, 成为“社区客厅”,丰富公共生活、提高社 区活力、延续市井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图 11 西昌“传统巷院”空间展示利用规划图 资料来源: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4 结论,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巷院”空间的保护极具有理论价值 和实践意义。“传统巷院”空间保护的层次与内容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利于从“基因文化” 角度探索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更有利于在“碎片化”记忆的现代城 市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历史文名城保护的层次,将这些有价值的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