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7635284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1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利益博弈下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公共空间为例 李爱莉,侯旭娇,雷会霞,摘要:在提倡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城市释放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及感知信息,探索多元主体 需求下的有弹性、有创意、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已成了城市健康发展的必需。本文以碑 林博物馆东入口空间为切入点,针对突出多元价值,完善多方参与、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社会包容与 和谐等多方面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发展要求,引用社会学中的博弈概念,协调处于不同认知站点的人群对 于公共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价值利益诉求。从公共空间的视觉品质、听觉品质、感知品质三方面入手,建 立基于高品质公共空间的价值认知及

2、信息场理论认识的公共空间评价标准,构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 以求体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多元价值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共享需求。,关键词:公共空间,空间品质,多元利益,碑林博物馆,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需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公共空间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需搭载的“共享”概念是指要实 现公共空间更好的共有与享用,具体指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上运用共享模式的逻辑, 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不同时段人群、不同活动的了解,实现空间的合理共有与享用,以此 来应对信息化时代快速变化带来的人们对物质文化层面的更高品质的需求。,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不应仅集中于探索

3、物质层面的空间合理与否,还应关注空间的属性特 征及空间与社会公众的关系,通过探索可协调多元主体利益的空间利用模式,实现空间价值 的最大化发挥。基于以上认知,在分析碑林博物馆东入口空间特质、空间问题的基础上,提 出针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建立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路径,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品 质评价及体系完善均具有一定价值意义。,1 对象概况,1.1 对象简介,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收藏有近千年来大量书法名家的名碑名字,从北宋元祐二年至今的 九百余年历史中承担着延续中国书法文化的重任。本文的研究对象西安市碑林博物馆东入口 空间位于明城墙内,文昌门北侧十字路交叉口以西,南为顺城巷,东为柏树林路,由于依

4、附 于碑林博物馆这一西安市重要的城市文化地标,使空间具有了文化属性,成为一处主题化突 出的空间场域。作为碑林博物馆的接续空间,其不仅承担着与城市和周边地区合理衔接和过 渡的职能,还发挥着延续与扩大该区域文化氛围的作用。,1.2 对象特质,1.2.1 具多重功能,碑林博物馆是西安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也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景点,受关注度 高,故来此参观游赏的旅游者众多,东入口空间发挥旅游服务的职能,具有集散作用,保障 人群在其上的通行与疏散。同时该空间中具有多个文化活力吸引点,除碑林博物馆外还有空 间北侧的青少年宫以及字画一条街的咸宁学巷,作为博物馆的外延空间以及北侧咸宁学巷的 扩展空间 ,东

5、入口特殊的书法文化属性要求其承载一定的主题文化活动,延续特定的文化 氛围。除此之外,其作为一处公共空间,也辐射影响周边地区,满足附近居民来此日常活动 的需求。所以,这一空间同时具有旅游服务、文化激发以及日常休闲服务三重功能,多样的 功能使得该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空间设计以及品质提升方面存在不同于一般性公共空 间的设计思路以及评价准则。,1.2.2 存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当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样化,进而对公共空间以 及公共活动场所也提出了多样化和差别化的要求。由于对象空间在功能上具有的多重属性使 这一空间吸聚了多样化的利益主体,从而使该空间上的不同主体需求矛盾

6、更加复杂。不同主 体对空间有不同需求,使用者与经营者关注的是该空间的文化价值、使用价值以及商业价值, 而政府与城市管理者则更多关注该空间的展示价值,进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益博弈。空间 中店铺的经营者与字画小商贩追逐商业利润最大化,会在该区域产生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 行为,同时该行为也会吸引一部分游客、字画爱好者以及想在该空间寻求文化体验的市民驻 足观看交流,这就与更多关注空间整洁度与美观度的政府与管理者所制定的关于城市治理的 准则与方法产生一定冲突,从而在该空间形成多元主体利益之间以及该空间要整洁还是要活 力的博弈。,管理者 市容市貌、行政绩效、街区整洁,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是表达其政绩的重要手

7、段,管理者&各主体 利益之争,经营者、小商贩,商业利益、维持生计,02,依赖于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追逐利润最大化,03,市民,生活方式、交流需求、休闲活动,04,对所生活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利益需求,包括住房、 公共设施、生态环境,游客、书画爱好者,交流探讨、参观体验、观念进步,参观体验感、获得感,城市可感知与可记忆,1.3 问题探析,对象空间具有多重功能以及属性,本应在此吸引多样人群、产生多样活动、引发思想 碰撞,但应然与实然存在较大反差,现实状况是空间中几乎没有文化活动以及人的交往。 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1.3.1 文化要素表征不足,研究对象具有很强文化属性,但在物质空

8、间及非物质层面的活动上都未能体现该文化空 间场所属性。研究对象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空间,其文化特性不仅仅应当只通过博物馆建筑 外立面来表征其文化属性,相对应的空间中设施的配置应结合空间文化特色赋予一定的能体 现该处空间独特性的元素,而对象空间中对于城市家具的处理缺乏表征文化的特色,其次也 缺乏专门化的空间附属设施配置。,从文化类活动来看,不论是文化活动的内容多样性还是可参与性与影响性都不能够与对 象空间本身的文化属性以及空间知名度影响力相匹配。从调研情况来看,对象空间中游客的 比例占到四分之三,而游客来此活动的主要目的除了参观碑林博物馆中的古字画、碑刻之外, 还存在感受当地文化氛围,进行文化活动

9、的需求。但是目前空间存在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博 弈,公共空间在城市治理的角度下较多的表现市容市貌的整洁,不同主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很 好的协调与满足,故而公共空间在活动上的供给与公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存在脱节。,周一到周五人群比例情况,周末人群比例情况,公众对空间活动的需求,空间现状存在活动情况,1.3.2 空间实用性不够,除却研究对象空间特殊的文化属性之外,该空间在应对游客服务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休 闲服务方面也有可提升的余地。在交通上,由于对象空间存在多样化的吸引点,人行流线 较为多样,但是在通往咸宁学巷的道路上不时有车辆穿行与停放的情况,另外再加上东入 口空间自行车、电动车的随意停放造,成了空间的无

10、序混乱以及空间品质的,降低。在设施配置方面,对象空间中,现有的坐憩设施较少,不足以支撑该,区域能承载的活动人群的需求。此外,,该空间照明设施缺乏,在夜间难以支,撑公众活动的需求。,2 理论探索与具体对象结合 图 1 空间交通分析图 下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建构,针对以上研究对象的空间特质以及问题表现,本文将基于对高品质公共空间的价值认 知以及信息场理论理解,针对研究对象搭建空间评价标准,建立共识导向型的公共空间品 质提升路径,以求实现社会包容与和谐等多方面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发展要求,协调处于 不同认知站点的人群对于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价值利益诉求。,2.1 理论探索,2.1.1 高品质公共空间价值

11、认知,在多元利益视角下,关系到公共空间品质的因素是多样的,其应当合理协调各方利益, 满足公众交往的需求,权衡“整洁”与“活力”的利弊,合理引导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 活动进行有效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整洁”基于视觉品质感知,视觉位于其他感觉上,主导人们的认知,其完成的是对空间的表面感知。视觉品质主导 下的视线通畅与视景、空间尺度、设施配置、城市家具、建筑界面协调等因素要满足特定空 间特征,才可满足人们对于空间基本的整洁要求。, “活力”基于听觉品质与文化品质感知,通过公众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多源数据的搜集,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评价语言,整理在视 觉基础上个体经主观

12、加工对空间做出的评价,可反映人们对于所使用空间在听觉品质方面的 的评价高低。,在满足视觉品质与听觉品质的基础上,才可满足公众更深层次的活动需求。对于具有文 化特质的公共空间,通过对文化活力因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品牌文化活动的助力,可加强 公众对于空间的文化感知。, 共识导向,共识导向即意味着公共空间对于公众的作用机制为对话机制与影响机制,以求达成空间 公共性价值的共识目标。公共活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被引向一种相互理解的状态。空 间不仅仅发挥展示作用,同样也作为容器包容不同主体在其上的活动以及交往的需求,不同 主体可以无差别的使用公共空间,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会通过合理化的引导得到最大化的满

13、足。,2.1.2 信息场认识,信息场主要是创新利用不同形式的信息源,如现场调研、访问、微博、大众点评等信息, 通过提取关键词后按视觉、听觉、感知将各信息分类,综合得到的整体信息集合。,2.2 理论探索下的对象空间品质评价,2.2.1 视觉信息,视线通畅与视景,通过分析场地与周边可傍元素视线关系,发现该空间需保证各元素间的视线通畅。考虑 场地外观察对象与周边元素的整体关系,从环境视觉品质与彰显地块特色两方面进行评价,,图 2 空间视线分析图,图 3 空间内、外视景,发现研究对象在展现城市形象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与周边元素共同发挥西安城市韵 味与特色。,可达性与定向,可达性是基于使用者行为倾

14、向,为潜在使用者自主选择路线提供可能。定向是人在空间 中的本能,同时也是建立空间印象的基础,对于外来人熟悉空间,了解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 价值。,安全隐患,通过观察发现,道路交通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博物馆外入口空间上的人群大致有游客、 附近居民、市民、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周末到少年宫上课的学生以及家长,人流高峰期主 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8:00am,l2:00am,6:00pm)以及周末学生上下课时间,负责接待 旅游的巴士车、轿车、出租车大都停于碑林博物馆东门口,再转头离开或是停于门口沿街, 人、车流线之间出现了冲突点。考虑到公共空间安全及空间品质,应处理好停车及车辆允许 进入空间的限定,以为人们

15、提供适宜的公共活动场所。,环境卫生,博物馆东入口空间全天制都有保洁人员清理,但入口空间界线外围的咸宁学巷深处则是 无人清理,这种界线分明的公共环卫管制方式不能保证视线范围内视觉高品质。,服务设施,空间中设施类型主要有卫生设施(垃圾箱)、照明设施(路灯)、交通设施(停车区指示 牌)、景观设施(石狮、照壁),存在环境设施数量有限,形式普通,缺乏独特性的问题。在 路灯设施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够保障夜间照明的基本功能,更谈不上满足照明的景观性,这 在一定层面不利于地块活力营造。,广告牌,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而各类广告牌是利用公共资源获 取私人利益,影响到空间形象品质的同时也折

16、射出一定与公共权利相关的问题。,界面建筑协调,界面建筑协调主要是形态的视觉协调,形态包括形式、色彩、风格、材料等。涉及界面 建筑顶部、中部、底部的立面造型,开窗形状的相似性、立面材料、色彩的相似性,建筑高 度一致性。,图 3 空间内部建筑色彩、风格、材料样图 通过分析对象内部建筑色彩、风格、材料,整理风格等视觉信息,发现其可与碑林博物 馆协调,在建筑色彩、风格、用材等方面能够做到统一,保证了视线范围内空间风格的整体 协调。,2.2.2 听觉信息,从积极声音、消极声音与中性声音三方面评判公众对于该地块的主观评价。通过访谈, 游客大部分是以一种积极的声音来评价研究对象,认为空间文化氛围浓厚,以一种欣喜的态 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市民、原住民、经营者则多数以消极声音为主,少部分表示在此生 活、活动体验很好。消极声音主要为公众想活动于此,但空间管制的限制对于部分市民及小 商小贩活动的不支持。在与部分小商小贩的交谈中了解到其并非仅仅是进行交易字画满足生 存,同时他们也扮演了文化传承的作用,以一种高于普通小贩的角色在空间中发挥着他们的 价值。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