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7634762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3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发展研究,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高琪,摘要:鼓浪屿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带动了商业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岛上的自然 环境及历史文化。本文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通过对龙头路现状空间的调研,发现在城发展的进程中,龙 头路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古今对比,评价其发展状态,以期为龙头路下一阶段的历史 街区保护规划提出意见与建议。,关键词:鼓浪屿龙头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脉,空间格局,商业业态,1 引言,1.1 背景,旅游的发展对历史街区来说是一种保护与发扬,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破坏。龙头路作 为鼓浪屿的商业中心,热闹繁华,商业氛围浓厚,并因其得天

2、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去鼓浪 屿旅游的必达之地,同时也是鼓浪屿最喧闹的一张名片。,1.2 龙头路简介,龙头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西南角的鼓浪屿上,处于九龙江出海口的厦门湾,东北 侧与厦门岛由宽 600 米的鹭江所隔,其西侧与海沧区嵩屿码头隔海相望。鼓浪屿占地约 1.91 平方千米,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目前可乘船通过三个码头(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厦门轮渡 码头(厦门岛)、嵩鼓码头(海沧区)进入鼓浪屿。龙头路便位于鼓浪屿靠近厦门岛的东 侧区域。龙头路作为历史街道,东侧通往钢琴码头,西侧紧邻古老的岩仔脚传统聚落,是 20 世纪 20 年代集中开发的商业街区。1924 年,华侨黄奕住、李昭北、郭春秧等人

3、投入巨资, 建设龙头路、日兴街、锦祥街等商业街区。,本次研究选取龙头路和福州路段部分繁华特色道路,总长约 750 米。龙头路垂直于海岸 线,从钢琴码头进入主街区,街道被建设为较为规整密集的网络,形态曲折多变,建筑以沿 街小型二层底商建筑为主,日兴街一带形成骑楼为主体的商业街,具有较高的建筑密度,这 是鼓浪屿最具市井生活气息的区域(图 1)。,图 1 龙头路区位图(来源:自绘),2 龙头路历史演进,2.1 鼓浪屿发展的五个阶段,2.1.1 自然生长时期 17 世纪-1840,自宋末元初开始,便有渔民上岛居住,到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厦门和鼓浪屿, 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阶段,以闽南文

4、化为主的本土传统文化在鼓浪屿形成了深厚的积 淀。此时的龙头路还未形成。,2.1.2 外来文化传入时期1840-1903,1841 年英国侵占鼓浪屿后,由于岛上气候、卫生、安全条件优于厦门,来自众多西方 国家的人们先后进入鼓浪屿,将不同类型的文化集中地传播到小岛上。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 外国人的建设活动逐渐蓬勃起来,以“燕尾山、笔架山、鸡母山、旗仔尾山”为界,外国人 的主要建设集中在这条界线以东靠近厦门的方向,方便坐船往来于厦、鼓之间。早期的外国 居民主要在厦门任职,他们建设的居住建筑选址在山顶、山坡或临海视野朝向和景观较好的 位置,围绕着教堂、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形成了建筑密度较低的

5、住宅区。1895 年日本 侵占台湾,以台湾首富林维源、林尔嘉父子为代表的闽南籍台湾富绅返回大陆,定居鼓浪屿。 同时,一些返乡的闽南华侨也受鼓浪屿居住环境的吸引,开始入住鼓浪屿,龙头路的建设在 此时便开始酝酿。,2.1.3 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时期1903-1941,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鼓浪屿已沦为“公共租界”。之后是鼓浪屿近代公共社 区的发展完善时期,也是龙头路的建设时期。在经历了几次台风灾害之后,外国人开始适应 这里的环境,将住区建设逐渐向山间缓坡、谷地纵深发展,岛上中西文化之间的地理界限日 渐模糊。同时,越来越多的返乡华侨、闽南富绅定居鼓浪屿。20 世纪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

6、, 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东南亚地区经济及社会秩序,大批闽南籍华侨返乡,鼓浪屿城市,建设的主要驱动力由外国人逐渐转为返乡华侨。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岛上陆续建设了干线 道路间细分区块的联系道路,路网不断加密。龙头路、安海路、泉州路片区此时都已发展起 来,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区域。,2.1.4 日本独侵时期1941-1945,伴随 1941 年日本侵占鼓浪屿,鼓浪屿作为一个汇聚多元文化的多国共治公共社区的历 史被终结。,2.1.5 多元文化再次生长时期1945-1949 1945 年日军受降,中方收回了鼓浪屿。这之后,鼓浪屿原有的多元文化繁荣状态出现 了一定程度的复苏。,2.1.6 小结

7、,龙头路自从修建后便一直处于自发建设状态,是鼓浪屿的居民生活贸易中心,直到进入 21 世纪,随着原住民的迁出和旅游浪潮的到来,龙头路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基础设施陈 旧落后,市场占道严重,招牌混乱,供电线路未整合,建筑物密集,街巷狭窄,消防通道严 重不畅,由于未经系统规划整理,有的老别墅被遮掩,有的风貌建筑已破败,整个街风貌特 色不足。针对以上的那些不尽如人意的街道现状,厦门市政府曾经在数年前对龙头路进行了 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规划整治建设,如今的龙头路,由于在两个码头之间,交通便利,业态丰 富,几乎充当着游客的集散中心(图 2)。,图 2 龙头路发展演变(来源:微信公众号鼓浪屿),2.2 龙头路遗

8、产分布,街道内部有遗产核心要素、风貌建筑保护区域、国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龙头路周边历 史文化要素较多,路内部只有中南银行(1919 年回国定居鼓浪屿的印尼华侨黄奕住于 1921 年成立)旧址和鼓浪屿电话公司(华侨黄奕住先后收买厦鼓两地的电话公司成立“商办厦门 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由于周边要素视线也不能到达,所以对龙头路在景观方面影响 较小,作为游客参观部分历史建筑的必经之路(图 3)。,图 3 龙头路遗产分布(来源:自绘),3 龙头路街道空间现状,3.1 空间肌理,龙头路空间肌理变化丰富,由码头的广场空间进入龙头路,垂直海岸线向内部延伸,形 成一道主街,周边街巷均垂直通往龙头路,使其与周

9、边街巷呈经典的鱼骨状衔接分布。两侧 建筑较为整齐的围合出了街道空间,且以线性空间为主,其中穿插放大的交通节点,通过转 角广场,直到街心花园,成为龙头路最主要的空间节点。短短的 750 米街道中,共有六个转 折点和四个放大空间,平均不到 100 米便有空间上的变化,街道氛围活跃,富有节奏感。其 空间领域划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铺地和高差。例如街心花园通过铺地样式的变换,并辅以 树池花坛划分出广场和道路;入口广场和转角广场均通过高差将大面积铺地变为丰富的游客 休憩空间;店铺的室内外划分大部分也是通过高差来完成(图 4)。,图 4 龙头路空间肌理(来源:自绘),3.2 空间尺度,龙头路两侧建筑几乎均为

10、二层商业建筑,取平均层高 3 米进行高宽比测算。高宽比越小 的地方越喧闹繁华,聚人气,较大的地方则相对稀疏。例如小吃街部分数值小于 1,街道行 人密度较大,街道商业气氛浓厚,而开阔地区景观环境相对更好。同时选取龙头路最繁华地 段进行店面与街宽 W/D 测算,数值越小商业氛围越浓厚丰富。繁华的地区约为 1,商业氛围 的确更为浓厚,相对冷清地区店铺尺度较长,约为 3(图 5)。,图 5 龙头路空间尺度(来源:自绘),3.3 业态构成,由于商业街的定位,龙头路沿街店铺多以餐馆、小吃为主,掺杂着部分闽南特产专卖店、,饮品店和珠宝店等,整体业态极为丰富,且专为游客服务,加上其区位优势,是鼓浪屿人群 密度

11、最大的街区。沿街店铺一般一层为商铺、二层为居住或民宿,并有少量当地居民在自家 二层楼梯口入口处摆摊售卖小吃(图 6)。,图 6 业态分布(来源:自绘),3.4 建筑特征,3.4.1 外廊建筑骑楼,在入口处,为两种不同风格的骑楼出现在街道的两侧,一侧为欧式圆形柱子,一侧为较 为现代的方形柱子,两侧风格不同,但各自都有匀称的美感,作为灰空间,过渡了室内与室 外,丰富了街道。,3.4.2 厦门装饰风格建筑,厦门装饰风格建筑是孕育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鼓浪屿华侨洋楼建筑发展的土壤,伴 随着 20 世纪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返乡华侨在鼓浪屿建设高潮而发展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 的近代建筑风格,

12、龙头路随处可见花样反复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 3.4.3 洁白古旧,街道建筑色彩间有细微差别,但整体简洁统一,落落大方;由于建筑有一定的历史,尺,度比例按照传统审美协调美观,同时给人沧桑之感。店铺内部基本装饰一新,在保护建筑的 同时不影响居民的使用。,3.5 建筑一二次轮廓线,龙头路街道整体富有地域特色,建筑第一轮廓线优美丰富;由于龙头路为商业街,招牌 成为街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筑的第二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在色彩和风格上有一定的呼 应,但也不乏碰撞,丰富建筑外立面的同时并没有掩盖建筑的第一轮廓线(图 7)。,图 7 建筑一二次轮廓线(来源:自绘) 3.6 街道色彩,白天:以建筑和铺地的白色为主,

13、街道上控几乎没有遮挡,可以方便地看到天空的蓝色; 同时喧闹的环境和诱人的美食给人留下火红的印象。夜晚:以灯光的颜色为主,街道路灯和 店铺内部灯光多为暖黄色,热闹的街市适宜的温度同样可以体现为黄色;灯光所打出的阴影 为黑色,与灯光共同组成也夜晚的街道色彩(图 8)。,图 8 街道色彩(来源:自摄),3.7 景观小品,龙头路绿化主要为入口处大片的绿地空间与街道中点缀的绿化共同组成;步行街道内没,有行道树,只偶尔在一些建筑的外立面装饰时有部分盆栽;在街心用盆花形成街心绿岛,美 观街道,同时引导人流,可谓一举两得;欧式风格的路灯等家具风格给街道增添了异域的情 调,突出华侨风格(图 9)。,图 9 绿化

14、小品(来源:自摄),3.8 记忆空间,3.8.1 入口空间,正对钢琴码头,也就是鼓浪屿的入口空间,由一个不规则广场作为空间主体,广场靠近 龙头路一侧为半圆形台阶,柔美的弧线与大海形成呼应,可集散也可作为文化展示;右侧为 龙头路中最大的绿地公园,公园封闭不可进入,左侧为一排高大的榕树,是闽南文化的代表 之一。,3.8.2 转角广场,位于龙头路中段,大致呈三角形,长约 18 米,宽 16 米,面积较小,由四级台阶来划分 广场空间,中央有一喷水池,喷水池的边缘和台阶成为游人休憩的理想之地,广场周边由饭 店小吃店等商铺围合,人群密集,热闹非凡。,3.8.3 街心花园,长约 52 米,宽约 17 米,作

15、为龙头路最大的开敞空间,拥有许多乔木树池,将整个广场 覆盖于阴影之下,成为龙头路中难得的遮阴绿岛,由于面积较大,且具有特殊性,是地标式 的存在。花园旁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花园应为其配套设施,树池下有下象棋使用的石凳石 桌,但大部分时间为游客提供休憩空间,在花园端头有一小舞台,可进行各种表演活动(图 10)。,图 10 记忆空间(来源:自摄),4 龙头路古今改变,4.1 空间,龙头路在空间尺度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步行较为舒适,且街心花园、小广场的运 用符合其作为接受国外街道空间熏陶的华侨审美。但在商业街购物空间方面,只有小部分街 道保留了外廊式建筑骑楼的形式,大部分街道形式与其他商业街无异。

16、整体色彩突出了 部分空间文化底蕴特征,但不够明显,仍缺少自身特色。,4.2 功能,龙头路因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靠近码头)在过去承担鼓浪屿与厦门本岛之间的商品贸 易集散,多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现状龙头路承担的是作为旅游景区的鼓浪屿商 业核心,更多的是为游客服务的旅游纪念品、特色小吃的售卖。由于岛上目前大部分为游客, 居民较少,其功能的转变符合现状特点。,4.3 文化,龙头路的旅游商业氛围浓厚,且商家多为外地人,原住居民较少,缺少了原有的侨民文 化和小资情调,除了建筑有一些厦门装饰风格以外,似乎与闽南地区其他的商业街无异,甚 至一些小吃的售卖是全国连锁,引进新的商业固然会丰富业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地 方文化,使其成为现代商业街“套路”的产物,只剩建筑的外壳。,4.4 地位,由原来的本地居民使用的商业街变为旅游商业街,由原来华侨和外国移民使用的街道转 变为游客和外地商人集聚地,旅游业的开发使得人们提起鼓浪屿就会想到龙头路,这里成为 了来鼓浪屿游玩的必经之地,而非之前的物资集散地。,5 小结,历史街区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我们在发展时注意到传承与保护,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