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33419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鲁教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知识拓展,单位:招远市毕郭镇毕郭初级中学,授课人:王丽明,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既是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终结,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起点,还是国际共运史的重大挫折,不仅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演变有重大影响,也是我们理解当代国际关系演变的出发点,也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2、但教材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讲解中,对其改革的内容中是稍微一提,重点讲解其政治改革造成的结果。由于对其改革原因和内容没有详细讲解,这使学生在理解时存较大困难,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因此,这就要求在课前要广泛搜集相关方面的资料。,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与苏联解体。通过对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阅读和比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通过苏联改革与解体,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多渠道感知历史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需要不断的改革来完善。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教材分

3、析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理由:苏联的改革首先是从赫鲁晓夫改革开始的,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历史进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突破策略:a、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b、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并结合讲解。 c、思考讨论: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2、难点:苏联解体。 理由:苏联原有模式极其僵化,戈尔巴乔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勿勿进行政治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结果一步步把苏联推向解体。但教材对其改革内容涉及较少,这使学生难以理解改革与解体的关系。 突破策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展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4、教法分析,1、主要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意识教学法,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感悟历史。 2、本课是分赫鲁晓夫改革和苏联解体(包含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两目编写,为使学生正确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关系,我将打破教材编写,按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来进行讲述。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充学生知识面,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点。,学法分析,1、初三学生依旧对感性知识感兴趣,可通过适当的史实、图片、资料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初三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喜欢质疑,具有一定的学科思维与学习能

5、力,应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 3、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和启示要做适当的启发与分析。 4、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分析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评价斯大林模式?,分析,弊端显著,失败,思想混乱, 政治失控,3、小结:,4、随堂练习:,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二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

6、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

7、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a、斯大林模式弊端显著,改革势在必行。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c、1953年斯大林逝世。 d、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引发国际浪潮和东欧政局动荡。,2、内容:,3、结果:,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局部调整,最终失败。 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4、失败原因:,第一: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

8、济体制小修小补, 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分析:,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关于个人崇拜: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的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哪一幕。后来苏联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

9、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达到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 15次。,经济改革:例如工业改革,利用利润和奖金,推动企业的发展。但管理制度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历史上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内容:,3、结果:,4、失败原因:,补充了解,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补充分析,从根本上否

10、定了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导致八一九事件发生。,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没有坚持实事求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民族关系方面: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

11、,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国际关系方面: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济改革成不成功?,但是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

12、求扫除障碍。,政治改革:,补充知识点: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同志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加速战略” 即“加速发展机械行业、赶超美国”。,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和中国四项基本原则比较,1、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内容,影响,四项基本原则,造成思想混乱,民族矛盾重生,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2、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放弃了党的绝对领导,3、同年(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一系列文件对“人道的、民

13、主的社会主义”作了全面阐述,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造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不断举行游行,新成立的政治多如牛毛,政局失控。,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八一九事件,1、时间:1991年8月19日,2、目的:使国家结束分裂,摆脱危机。,3、结果:失败。,4、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实际上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苏联解体,3、苏联解体的原因。,1、苏

14、联解体的含义。,4、苏联解体的影响。,a、苏联分裂成为多个国家。 b、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2、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5、苏联解体的启示。,分析,分析,a、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b、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c、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苏联到独联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15、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苏联解体的影响,1、苏联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表明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苏联解体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严重影响,面临更大的困难。 3、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随堂练习,3、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早形成冲击的是 A 勃列日涅夫改革 B 赫鲁晓夫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东欧剧变,1、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

16、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4、1991年,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 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B 世界局势日趋紧张 C 两极格局彻底结束 D 霸权主义主导世界,5、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这句话中: a、改死了是指: b、从实质上看,苏联发生了什么变化?,苏联解体。,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说出你的感想。,知识拓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